![2022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3节连通器教案 (1)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930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3节连通器教案 (1)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930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三、连通器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三、连通器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想,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器材,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八章 第三节《连通器》教学设计【教学设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在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素养,我本节设计了较多的学生活动,满足学生强烈的探究、解答生活中一些现象,发现未知规律的欲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猜想、方案设计、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究者、发现者。这种“探究式”的学和教,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学生多了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和时间,因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是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核心素养】 总结思考液体压强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能够从中解释相关现象的原理,比如,船闸、锅炉等等;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连通器,能在实际情况中辨认出连通器。 2.了解用“假想液片法”解释连通器的原理。3.能用连通器原理解释一些简单实际问题。4.了解船闸的工作过程。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认识连通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2.经历用“假想液片”模型推导出连通器原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利用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通过动手制作“人工喷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连通器的事例,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主动应用实践的能力。2. 通过对船闸的学习,特别是对葛洲坝和三峡船闸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连通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难点】 用“假想液片”法分析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时液面总相平。【教学器材】 茶壶 、 自制的可移动U形管、铁架台、红墨水、牛奶、橡皮软管、连通器模型、漏斗、自制教具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了解本节课内容,发现薄弱点,针对性听课 设 初疑 步探 感究 知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小问题: 小明和小红为两个茶壶哪个装水多而争论不休。这两个茶壶底面积完全相同,但一高一矮,究竟哪个装水多呢?(出示教具)想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让我们一起学习“连通器”。学生猜测哪个茶壶装水多,各抒己见。 急切想验证猜想,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 一、连通器让学生观察教材及多媒体的图片,思考以下问题:(1)茶壶的结构有什么特点?(2)在壶盖上为什么要留一小孔?(3)图甲中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的高度有什么关系?图乙所示的茶壶在设计上有什么问题?水可以装满吗?师总结:像茶壶这样的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器具,请同学们观察它们是不是连通器。(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科学动画:连通器特点一”)(二)连通器的原理1.演示实验:(1)把水倒入连通器,待静止后观察。(2)上、下移动其中一个容器,待水面静止后观察。(3)把连通器倾斜放置,观察水面。 提问:要使连通器各器液面相平,应满足什么条件? 2.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原因: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科学窗”,提示学生可以设想U形管最底部有一个“液片”。引导学生按下面的思路分析:液体静止----液片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液片两侧受到的压力相等----液片两侧受到的压强相等-----两管中的液面高度相等。(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连通器原理”) 各小组观察、讨论并回答:(1)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的底部互相连通。(2)留一小孔,是为了与大 气相连通。(3)图甲壶嘴和壶身一样高;图乙壶嘴太低,水不能装满。 学生举例:U形管、盛酒的玻璃器皿、锅炉水位计、过路涵洞、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等 1.学生观察后回答:在连通器中倒入水时,移动其中一个容器或倾斜容器时,各液面始终相平。学生分析讨论:连通器中只装一种液体且液体静止(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2.学生阅读教材,各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表自己的见解。 因为液体静止,所以液片处于静止状态,则液片两 侧所受压力相等,F左=F右。又因为液片两侧的面积相同,可知两侧所受压强相等即P左=P右,又由P=ƿgh可 得h左=h右,即两管中液面相平。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图8-16中的四种装置是如何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请学生上讲台对照大屏幕上的实物图片讲解其工作过程和原理)(2)船闸让学生对照教材图8-17及每幅图片旁的说明文字,思考船从上游通过船闸驶往下游的过程。思考:在此过程中,闸室分别与哪一部分构成连通器?(3)思考:请你说一说船是如何从下游通过船闸驶往上游的。引导学生思考:(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科学动画:连通器的应用”)(1)学生讨论:认识四种装置中哪一部分是连通器,分析它是怎样工作的,会给我 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便利。(2)学生自学教材,各小组讨论并回答:上游与闸室构 成一个连通器,闸室又和下游构成一个连通器。 (3)各小组派代表回答。 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方法?学生自己总结,并用自己 编的一段小快板总结本节所学习到的内容。课堂训练(优教提示:打开优教配套习题名师训练-《连通器》,使用互动答题卡,更快更便捷的掌握学生的情况)布置作业回家观察家庭中还有哪些器具是应用了连通器?并尝试描述它的 工作原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三、连通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连通器定义,连通器原理,连通器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三、连通器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三、连通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