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教案及反思
展开绿色植物的呼吸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能说出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
2. 能说出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消耗氧气。
能力目标:1. 通过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的实验,得出植物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能力。
2 通过设计植物的呼吸实验,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1 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认同科学研究的严谨和实事求是
2 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运用实验法设计并完成植物呼吸时气体成分变化的实验
难点 1 .植物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分析
2..植物呼吸需要氧气的实验分析
三 教学准备
1提前一昼夜准备好两个分别新鲜的和烫过的蔬菜分别装入两个不漏气的黑色塑料袋中,插入软管扎紧袋口,并用止水夹夹紧软管。
2 澄清石灰水,一个打气筒,一根洁净的玻璃管。大小试管、吸管、澄清的石灰水、萌发的黄豆种子和已被烫死的黄豆种子,澄清石灰水,小试管,细绳
3 多媒体课件
四 教学过程
导 入
引出课题
植物呼吸作用需要氧气
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植物呼吸放出能量
小结
反馈
开放式结束
作业
板书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只小白鼠A生活在密闭的玻璃钟罩里,另一只小白鼠B生活在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钟罩内 问题: 1这两只小白鼠哪一只先死去? 2能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一下原因吗? 进一步用课件展示小白鼠生活的环境 【讲述】有一个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中装置,结果,他发现B装置中的小白鼠不久就死了,而且寿命比A装置中的还短。 讨论:这是为什么?
【讲述】不仅人和动物有呼吸现象,植物也有呼吸现象。 植物的呼吸 ( 板书) 一、呼吸的现象(板书标题) 实验一 植物呼吸需要氧气 【讲述】:氧气可以助燃,缺氧气会使燃烧的火柴或蜡烛熄灭 讨论:如果以“植物呼吸需要氧气吗”为问题设计探究实验: (1)选择什么材料做实验好?一棵树,一株小草或是植物的某些器官如种子。 (2)选择在开放的空间(如教室)做实验好,还是在密闭的容器里(如广口瓶)做实验好?为什么? (3)怎样才能检测O2含量的变化? 【讲述】 老师给大家这样的材料:两个大小一样的玻璃瓶、萌发的种子、蜡烛、和打火机,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吗?
请同学汇报实验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最后确定实验方案 出示准备好的演示实验装置并讲述:将萌发的种子放入密闭的广口瓶中,与另一个空广口瓶同时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
请一名同学完成演示实验 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
出示问题:思考并讨论 1为什么放萌发种子的瓶中燃着蜡烛熄灭,而空瓶中蜡烛依旧燃烧? 2此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师生分析得出: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实验二 植物的呼吸放出二氧化碳 【讲述】: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含量越高越浑浊。
【讲述】植物有没有呼出二氧化碳呢? 老师给大家这样的材料:两个同样的广口瓶,萌发的黄豆种子和已被烫死的黄豆种子,澄清石灰水,小试管,细绳 请同学以“植物呼吸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吗”为问题设计探究实验 请同学们汇报实验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最后确定实验方案 出示准备好的演示实验装置并讲述:取两个同样的广口瓶,把将要萌发的黄豆种子和已被烫死的黄豆种子装入瓶中,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小试管用细绳吊进大瓶中,塞上瓶塞,半小时后观察现象。 观看现象,进行讨论:
1 为什么放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石灰水变混浊,而另一个瓶中的没有变化?
2 ,此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师生分析得出:活的植物细胞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实验三 植物呼吸放出能量 【讲述】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植物可以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前面我们也学过动物和其他生物,只要是活的生物体,细胞内就一直在进行着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与细胞的能量供应关系密切.那么植物呼吸过程会不会放出能量呢? 学生设计探究实验 植物呼吸放出能量 同学们汇报实验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最后确定实验方案 出示准备好的演示实验装置并讲述 师生分析得出:活的植物细胞呼吸作用放出能量 总结公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迁移深化:问题:活的植物可以进行呼吸,那么干死的植物是否也进行呼吸呢? 【讲述】 将100克新鲜的和烫过的蔬菜(沸水烫2—3分钟)分别装入两个不漏气的黑色塑料袋中,插入软管扎紧袋口,并用止水夹夹紧软管。 思考:黑色塑料袋内有的装有新鲜蔬菜,有的装有烫熟的蔬菜,你们怎样辨别? 教师备好了澄清的石灰水
[提问]:你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我们的推理一致吗? [讨论]: 实验用的塑料袋为什么是黑色?用白色的塑料袋可以吗? 【讲述】: 植物体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1 植物呼吸需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 活的植物细胞有呼吸现象。
习题检测
植物为什么会放出二氧化碳?为什么要不断地吸收氧气?呼吸有什么意义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三级跳练习册 |
观看, 思考并回答问题
A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倾听,思考并回答问题 1 植物停止光合作用,并吸入了氧气,导致B内氧气减少较快
,
学生进行讨论 1 种子
2 密闭的容器
3 氧气可助燃,缺氧气会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汇报
一名学生把燃烧的蜡烛分别伸入放有萌发的种子和空的广口瓶中,其余学生观察现象
放有萌发种子的瓶中燃着的蜡烛熄灭
学生讨论
种子呼吸消耗了氧气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汇报
萌发的活的黄豆种子所在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呼吸放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混浊。烫死的黄豆种子细胞已死亡,没有了呼吸作用,所以不放出二氧化碳
学生讨论
倾听,思考
两位同学分别取一袋蔬菜,将软管分别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移开止水夹,轻轻地挤压塑料袋。 观察实验现象,对比
打开塑料袋观察蔬菜,验证了刚才的推理。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小结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互相补充,
学生回答
倾听 思考
课后完成 |
引起注意
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问题
以问题引领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明确氧气的作用
讨论中相互交流,充分发表见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实验,证实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
明确二氧化碳的特性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此实验,可以进一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训练
设置疑问,调动学生的 的学习热情。
通过小组学生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总结与归纳的能力
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设问,让同学们带着疑问结束本节课,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巩固所学知识 | |
植物的呼吸现象
|
教学反思: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a href="/sw/tb_c7719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共3页。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实验探究,分析整理,知识提升,联系实际,深化知识,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