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识,做好新课铺垫,新课,概括比的基本性质,区别化简比和求比值,沟通联系,深化认识,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比的基本性质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比值、认识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过程。2、能力目标:了解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关系,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黄金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
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学具
多媒体
课时数
1
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12:18=(12÷6):(18÷6)= 2:3 =(×12):(×12) =10:9 1.8:0.09=(1.8×100):(0.09×100) = 180:9=20:1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复习旧知识,做好新课铺垫
1、提问:①什么叫做比?
②除法、分数、比之间有么联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被除数÷除数==前项:后项
2、观察下面的每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吗?
第一组:12÷4=3
(12×3)÷(4×3)=3 商不变
(12÷2)÷(4÷2)=3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在新课之前,让学生回忆旧知,使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过渡到了新课,使学生很清楚地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第二组:=3
==3 分数值不变
==3
根据交流情况适时板书
被除数÷除数==前项:后项
商不变性质 分数基本性质
二、新课,概括比的基本性质。
1、再观察一组题目
下面是小冬在实验里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记录表。
填写下表,并把比值相等的比填入等式。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第一瓶
4
5
第二瓶
16
20
第三瓶
50
50
第四瓶
40
50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 ):( )=( ):( )=( ):( ) }比值不变
提问:观察上面的等式,联系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引导发现: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板书)
上面的乘以或除以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0除外)
3、上面三个相等的比哪个更简单一些?
三、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2:18 (2) (3)1.8:0.09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后板书。 板书后追问
学生独立填写后。
学生观察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比较后发现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你能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吗?
当问题出现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交流,因为学生有了对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所以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化简比。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12:18=(12÷6):(18÷6) 为什么要同时除以 =2:3 6?
=(×12):(×12) 为什么要同时=10:9 乘以12?
1.8:0.09=(1.8×100):(0.09×100) 为什么=180:9 要同时乘100?
=20:1
小结: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根据比的基本的性质,直到比的前项和后项互质为止。
四、区别化简比和求比值。
五、沟通联系,深化认识。
1、指导完成“练一练”
做第1题。学生独立填完后,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做第2题。学生黑板上板演,集体订正时说出做每道题的理由。
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你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怎么样?
1、让学生讨论。
2、全班交流,得出结论:比值就是求“商”,得到的是一个数,可以写成分数、小数,有时也能写成整数。而化简比则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可以写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但是不能写成带分数,小数或整数。
作 业 设 计
判断。
化简比和求比值是一样的。( )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
把1克糖溶于100克水中,糖和水的比是1:100.( )
最简整数比的前项、后项一定是互质数。( )
求下面个比的比值。
25:75 6:9 5:4
11:9 2.4:0.8 8:14
把下面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6:8 27:54 2/5:5/6
7.5:15 55:11 0.12:0.4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开始,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由于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因此教学新课时对这些知识做了一些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并运用这两条性质,为下一步的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学生理解起来也不困难,但是利用比的基本性质的时候,他们把最简单的整数比(尤其是假分数形式时)和比值混淆起来了。上节课时我特别强调过比和比值的区别,部分学生还是没分清楚。我想我应该出点习题先进行专项训练,然后再出些对比练习,把知识落实下去。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比、分数、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自己完全可以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所以这节课我利用知识迁移,让学生猜测、验证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的。我认为小组活动非常有必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猜想、举出充分的例子来说明他们猜想的正确性。因为有“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基础,所以学生的猜测较容易,验证的方法各有不同,这里完全放手,让学生大胆去猜,但并非单纯的模仿,自己举例验证猜测的正确性,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4 比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尝试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比的基本性质运用,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