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下册发声练习教案及反思
展开本节音乐课是人音2011课标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四课中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内容。安排了发声练习、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民族吹管乐器“笙”的学习。各个知识点都是相互联系的,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可以结合歌曲《嘀哩嘀哩》和《春天举行音乐会》来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避免枯燥的练习。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掌握了基本的节奏知识和音准概念,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的知识看似简单,但对于充满童真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从兴趣入手,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并能在演唱等实践活动中正确表现及运用。
认识民族吹管乐器“笙”,了解其演奏姿势,并通过民乐合奏曲《杨柳青》的片段欣赏,记住笙清晰、透亮的音色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提高音乐知识素养,激发起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更加热爱音乐学习。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八分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电子琴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随琴唱一唱音阶
发声练习
师:同学们的声音非常好听,老师这里有一条非常短小的旋律,相信同学们会唱的更好。课件出示旋律。
5 5 5 | 3 3 3 | 1 3 5 3 | 1 — |
di li li di li li di li di li li
要求:1、先慢速引导学生唱准各个音,之后再加入母音的演唱。
2、待学生唱准唱会后,做C-F之间的移调练习。
三、学习十六分音符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唱的这么好,那你能说出这些小音符的名字吗?
(在发声练习的旋律上进行指认,根据形状找学生说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名称及时值,进一步加深对基础音符形状及时值的认识。)
2、学习新知:十六分音符
师:一首动听的歌曲,一段优美的旋律,都是由这些小音符构成的,别看它们小小的,可它们的本事可大了,学好小音符可以使我们的歌声更加美妙,老师今天为大家又带来了一个新的小音符,想不想认识它?
生:想。
师:课件出示十六分音符的形状,告诉学生其名称及时值,并与八分音符(前八分后十六X X X 、前十六后八分X X X)组合在一起进行学习。
3、节奏听辨练习:
师:(课件展示)老师这里有两条节奏,请大家认真听老师拍击的是哪一条?
X X X X X
X X X X X
4、结合歌曲《嘀哩嘀哩》中的相关乐句学习巩固前十六后八分节奏。
5、结合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中的相关乐句学习巩固前八分后十六节奏。
四、八分休止符的学习
师:除了这两种节奏之外,老师还带来了两句旋律,下面我要唱一唱,请同学们认真的听,有没有什么不同。
师:分别范唱或范奏有八分休止符和没八分休止符的两句旋律。
5 4 3 5 | 4 3 2 4 | 3 0 2 0 | 1 — ||
春 笋 是 个 春 笋 是 个 指 挥 家
5 4 3 5 | 4 3 2 4 | 3 2 | 1 — ||
春 笋 是 个 春 笋 是 个 指 挥 家
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听辨出有八分休止符和没八分休止符对旋律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引出八分休止符的学习。
师:课件展示,0 叫八分休止符,和八分音符一样都唱成半拍,只不过是八分休止符的半拍是没有声音的,要做到音断而气不断,加在歌曲里边可以使歌曲更加活泼而有生气。
生:练习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演唱方法,由“XX XX”过渡到“XX 0X,XX X0,X0 0X”的学习。
认识民族吹管乐器“笙”
师:这节课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乐器,想知道是什么乐器吗?
(意图: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增进学习效果。)
生:想。
师:课件展示“笙”的图片,并做简单地介绍,让学生认识“笙”。
师:“笙”民族管乐器,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和吸都能发出声音,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师:播放乐曲《杨柳青》片段,请学生了解“笙”的音色。
教学总结:
师:今天这节音乐课你都学到了哪些音乐知识?
生:自由的说一说。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其实会唱歌并不难,只要是我们把这些小音符牢牢的掌握好,就一定会拥有美妙的歌声,非常期待下一次的音乐课中我们更加精彩的合作,再见吧!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民族乐器分类(一)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民族乐器分类(一)一等奖教学设计,共4页。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民族乐器分类(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民族乐器分类(二)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教师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民族乐器分类(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民族乐器分类(一)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教师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