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苏科版七年级全册1 信息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苏科版七年级全册1 信息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信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课型新授课教材苏科版上册第1单元第1节:信息与信息技术(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2)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三个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4、创新与行为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难点: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教学方法体验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资源1、教学演示课件2、实践活动提示图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导入10'1、教师自我介绍,并根据事先了解的情况确定一名课代表2、布置上课的基本要求:1)课本需要循环使用,请各位同学爱惜,不要在书上写字或作标记2)每人准备一个小本子作记录,上课时要带支笔3)到机房上课需要自己准备布鞋套两个4)预备铃响后全班在机房门前走廊按广播操队型排队,然后依次穿好鞋套进入机房5)教师进行讲解时不要对设备进行操作6)按要求操作计算机,不干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3、本课程的考核方法1)每节课有3分钟打字练习(10%)2)课堂笔记(20%)3)课堂作业(40%)4)期末考试(30%)课堂纪律与考勤根据情况±5分学习态度根据情况±5分师生互相认识 认真听讲 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本学期的学习确定一个基本目标 1-1信息25'1、事物及其运动是信息之源利用课件举例说明信息的来源是各种事物及其运动例:树木的年轮——指示其年龄交通信号灯——指示是否允许通行学校示意图——指示学校的位置实践学习:三种液体的鉴别教师讲解要求:已经知道有三瓶液体是酒、酱油和盐水,要根据这三种液体的特征区分出每一瓶分别是什么液体。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介绍一种液体的鉴别方法,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展示填好的表格。认真观看课件,体验例子中事物的变化为什么能表现为一定的信息 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来解释如何鉴别这三种液体 2、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1)简单的信息可以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获取2)复杂的信息需要借助各种工具来获取探究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气温信息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获取气温信息的各种途径,找出一种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天气信息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再现生活中需要了解气温的各种场景,比如为适应气温变化而适时增减衣服,只要去室外感受一下温度即可,不必用温度计,更不必上网查询;为方便外出旅游要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则必须通过天气预报等。最后总结信息来源多样性的特点以及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分析获取天气信息的各种途径,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3、信息的基本特征实践体验:拷贝不走样教师发动学生选出五名同学,根据教师提供的文字提示完成对某一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表演,看看最后一名同学是否能够准确得出答案。课堂讨论:信息的存储与传递为什么会出现失真?如果传递信息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传递方式和传递效果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总结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失真性、加工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和讨论 学生进行根据板书中显示的内容体会信息的几大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总结5'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示学生思考: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我们怎样根据需要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认真思考并与同组学生讨论板书设计1、布置上课的基本要求2、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一、信息1、事物及其运动是信息之源实践学习:三种液体的鉴别2、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3、信息的基本特征实践学习:拷贝不走样作业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我们怎样根据需要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后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全册1 信息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苏科版七年级全册第1章 走进信息世界第1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1 信息精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过程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全册1 信息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背景分析,新课讲授,课常小结,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