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2.4光和颜色 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2.4光和颜色 教案第1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2.4光和颜色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科学第4节 光和颜色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4节 光和颜色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光源,
    2.了解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学会光线的画法;
    4.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了解光速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实验来展示科学现象、分析实验现象、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教具
    PPT课件、蜡烛、火柴、激光灯、玻璃砖、水、牛奶、烧杯、玻璃水槽、镜、白纸、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
    引入:在投影的光下做不同形状的手影动物。
    问:手影动物是怎么形成的?
    预设:由于有光的照射,光从哪里来?——投影机
    问:还有哪些会发光的物体可以完成手影表演?
    师:可以将这些都称为光源。尝试得出光源的定义?
    (1)光源
    活动: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分析它们之间各自发光的特点,并思考,哪些属于光源?
    定义:我们把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我们经常说皎洁的月光,月亮是不是光源?光彩夺目的钻石是不是?为什么?
    可我们明明看到了月亮钻石了,我们不是说看见物体必须有光从这个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吗?(能反射光)
    所以月亮钻石包括桌子、椅子也不是光源,我们却能看到它,因为它能反射光,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
    问:光是如何从光源传到我们的眼睛里的?
    (2)光的传播
    问:我们在哪里可以看见光?
    预:空气、水中、固体中。
    师:你能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光在这些物质中是怎么传播的?
    演示1: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线(不明显)
    演示2:光在水中传播的路线(不明显,看不清)
    演示3:光在玻璃中传播的路线(明显可见的一条光亮的通路)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光路变得更明显?在弥散的粉笔灰的灰尘中观察光路。
    师:在水中我们也看不见光传播的路径,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往水中加点牛奶
    得出初步结论:光在物质中是按直线传播的。
    演示4:光在不均匀的糖水中传播的路线(不呈一条直线,有弯曲)
    补充更正结论
    结论: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按直线传播的。
    师: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我们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板图示范光线的画法)
    注意,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而画出的带箭头的直线,是表示光的传播的一种方法,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科学模型法)
    能否举出光的直线传播的一些实例?并加以解释?
    影子的形成、树林里的一缕缕阳光、军训时排队必须看齐前面同学的后脑勺、日食、月食的形成、
    隧道挖掘机的激光、射击运动员射击时瞄准(以我国射击运动员朱启南射击瞄准时为例)
    (超级链接)日食、月食的成因
    师:课前演示的手影的形成原因是否相同?改变手离光源的距离,观察影子的大小变化。
    如何用光线画图来演示?
    我们在学校里还经常看到树叶的影子,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树叶的影子呢?
    (图片展示)
    发现问题:树叶间的间隙不是圆形但是在地面上却会呈现出圆形的光斑?(图片展示)
    活动:小孔成像实验演示
    结论:所成像的形状只与物体相似,与孔的形状无关。
    蜡烛实验验证小孔成像所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
    (3)光速
    师: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光,但还有一种光代表着危险的信号——闪电发出的光。
    思考: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雷声?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并填空:
    光在 中传播速度最大,其值为 ,合 。
    并要求学生了解:光在空气中:约3×108米/秒;在水中:真空中速度的3/4;玻璃中:真空中速度的2/3
    (生)算一算: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路程?(速度以真空计算)
    1光年 = 9.46 ×1012千米
    (展示图片)光速、声速与火箭的速度的比较
    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的小孔成像原理图(可四人一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及原理
    课堂练习:
    1. 打雷时,为什么先见闪电后闻雷声?
    【分析】实际上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由于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光速是3×108米/秒,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仅为340米/秒,所以打雷时,先看见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2. 短距离赛跑时,计时员为什么见到发令枪冒烟时就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的形式_____。
    才计时?
    【分析】发令员发令时,枪声和烟同时发生并在空中传播。运动员与发令员相距很近,可以认为在发令的同时起跑。记时员在终点,由于光速远大于声速,可以认为发令的同时记时员看到了冒烟,记时员听到声音要稍后些。
    3. 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 ( )
    参考答案:D
    A. 影子的形成 B. 小孔成像
    C. 看不见高墙后面的物体 D. 闪电后才听到雷声
    4.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参考答案:A
    A、太阳 B、月亮 C、蜡烛 D、眼睛

    相关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4节 光和颜色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4节 光和颜色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看不见的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光和颜色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光和颜色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光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第4节 光和颜色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4节 光和颜色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看不见的光,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