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卷)-历史(考试版)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卷)-历史(考试版)第1页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卷)-历史(考试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卷)-历史(考试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卷)-历史(考试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伦敦新闻画报》中的中国报道,改变人类生活的革命,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伦敦新闻画报》自1842年创刊以来,不乏刊登有关中国的报道。以下为该画报在1873年的两幅关于中国的配图及报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报道原文:《京报》只是在宫廷内外供人传阅的小报,其内容只包括政府的告示和法令。……每天都在宫内刊印和出版。本报画家在靠近皇宫的一条街上正好遇见分发《京报》的官差。他把盛着《京报》的褡裢放在左肩上……。由于缺乏一家有效率的报社,使得中国人甚至对于在自己国家发生的事也一无所知。中国南方的叛乱已经持续好多年了,但在北京没有人知道有关叛乱的任何消息。
    图二注释:招幌文字“伦敦钮乎斯”即《伦敦新闻画报》的音译名。
    (1)《伦敦新闻画报》创刊的同一年,中英之间签订了(2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如图报道中提到的“南方的叛乱”最有可能是(2分)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 C.孙中山中华革命党 D.北伐军
    (3)从两幅图片及文字报道看,《京报》和《伦敦新闻画报》有哪些不同的特点?(2分)
    (4)仅凭上面的两幅图片和新闻报道,能否说明《伦敦新闻画报》在当时的北京比《京报》更受民众欢迎?为什么?(6分)
    (5)若补充该画报的以下两幅图片,能否足以证明上一题的观点?简述你的判断理由。(5分)
    (6)综合上述材料,判断以下推论的正误。(正确的涂写“正确”,错误的涂写“错误”)(5分)
    ①《伦敦新闻画报》从某些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的点滴信息。
    ②其作为英方刊物,站在殖民国家的立场,对某些问题的表述不免失真、看法不免偏颇。
    ③画报这一报道形式只是截取了某一视角看问题,也有绘画者的主观看法杂糅其中。
    ④从以上材料可见《伦敦新闻画报》促进了中国近代媒体的形成和发展。
    ⑤以上材料还可管窥当时中国服饰、航运、市政等诸多历史信息
    二、改变人类生活的革命(17分)
    19世纪的人类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各种新生事物——轮船、汽车、飞机……
    材料一:
    “每年都有几近荒诞不经的新颖事物出现”的这个“卓越不凡的国家”……自1821年第一艘轮船在多佛尔和加来之间开始航行以来,行旅往来已经舒适得多了。“即令遇到逆风,”只要风力不太强的话,渡海现在只需要三、四小时……从伦敦驶往荷兰的轮船,甚至驶往汉堡和哥德堡的轮船,在1828 年以来就已经把大部分邮件和客运吸取去了。
    ——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
    (1)从材料一看,这个“卓越不凡的国家”正经历着什么重大事件?期间出现了哪些“新颖事物”?(6分)
    材料二: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充满了来自传声筒的噪声干扰。
    ——约翰·尤内夫《近代西方的崛起》
    (2)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哪些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分)
    (3) 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6分)
    三、工业文明的兴盛 (28分)
    材料一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7页
    (1)完成以下展板内容。(10分)

    材料二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笔下的工业革命。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19世纪30年代考察了工业革命中的英国曼彻斯特(棉纺织业中心)后,留下精彩评论:“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着人们城市 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这里人性获得了最为充分也最为野蛮的发展;这里创造了文明的奇迹,文明之人却几乎论回野蛮人的境地以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
    (2)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时期的曼彻斯特有什么印象?用文中的关键词说明理由。 (4分)
    (3)结合已有知识,谈谈你对作者“精彩评论”的看法。(6分)

    材料三:
    1962年,科学家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里预言了一个没有鸟鸣的世界,引发了当代环境保护运动。
    (4)试以“人与环境”为主题,叙述人类在工业进程中所付出的代价。(8分)
    四、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30分)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是东西方国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某校课题组以此展开探究。
    (1)围绕东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题组梳理了以下内容:(4分)
    问题:将上列左侧文本框中的制度或法案与右侧文本框中的朝代或国家一一对应。(涂写字母)
    ① ;② ;③ ;④ 。
    课题组就下述亚里士多德对基层治理的描写,开始进一步探究。
    ⑤结合材料及所学,课题组就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基层治理模式相似点,可能达成的共识是:(2分)
    A.议会表决 B.自我管理 C.放任自流 D.君主独断
    (2)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为应对灾害,国库中常备储粮。聚焦“库粮”,课题组注意到如下两则材料:
    问题:帮助课题组提炼两则材料所反映的相同社会特征。(2分)
    (3)课题组在深入聚焦社会赈济后,发现了两段带有冲突、耐人寻味的文献记载:
    问题:就开皇十四年旱灾中隋文帝所为,《资治通鉴》与《贞观政要》记载有何明显不同?(4分)
    学者普遍认为《贞观政要》所述不实。说说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不实的理由。(2分)
    (4)除了关注古代东西方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外,课题组又注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欧洲国家建成了“福利国家”,并找到下列一组数据:
    问题: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谈谈你对古往今来东西方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发展历程的认识。(16分)
    中国妇女阅读《伦敦新闻画报》(1858年,广州)
    上海的舢板(1873年,上海)
    注:舢板船上的洋人在看船内招贴的
    《伦敦新闻画报》剪报

    相关试卷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新高考卷)-历史(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新高考卷)-历史(考试版),共4页。

    2021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新高考卷)-历史(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新高考卷)-历史(考试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古代制度与文化,两种货币的不同命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6(新高考卷)-历史(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6(新高考卷)-历史(考试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明的进程,近代商贸与社会生活,科举的兴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