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中政治新教材 必修2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每课一结(四)学案
展开每课一结(四)
1.(2018·海南高考)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①中并没有提及企业的性质,因此无法判断其分配形式,排除;公有制经济中职工收入中的工资和奖金属于按劳分配,福利和社会保障不属于按劳分配,②排除;③④正确。
2.(2020·全国Ⅰ)信息时代,数据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 )
①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造力
②数据是最具流动性的基础性资源
③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
④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数据之所以被列为生产要素之一,是因为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即其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说法正确,但并不能表现出数据在经济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则不能作为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的原因,排除。
3.(2020·天津三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实施这些举措( )
①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②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④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①错误。上述措施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④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分配,居民收入的增加会增加社会总需求,而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③不符合题意。
4.(2020·福建省期末)为加快解决民生问题,尽早补齐社会保障短板,某省正加紧编织一张覆盖全省3 000多万人口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正确的是( )
A.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抑制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提高→改善人民生活
B.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C.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调节过高收入→抑制盲目消费→稳定物价
D.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发展生产
答案 B
解析 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B说法正确。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与抑制通货膨胀之间没有直接关系,A说法错误。调节过高收入并不能抑制盲目消费和稳定物价,C说法错误。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社会总需求而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D说法错误。
5.(2020·辽宁高一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全面而深刻的制度变革,实现了从部分覆盖走向全民福祉的发展目标。但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 )
①大幅提高社会保障给付水平
②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差距
③通过社会慈善捐款,增加社保基金
④做到权责清晰,明确各方权利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社会保障水平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不能“大幅提高”,①错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差距,做到权责清晰,明确各方权利责任,②④正确。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而“社会慈善捐款”的主体则是社会各界,③不符合题意。
完善三次分配制度建设,提高税收调节效率
热点素材
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有所反弹,收入差距也有一定的扩大迹象。分地区看,尽管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持续改善,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我国应持续改善收入分配机制:初次分配机制方面,应建立最低工资标准等机制来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做大蛋糕的同时优化分配结构;在二次分配方面,应突出税收的收入调节功能,平滑初次分配的收入差距,一方面对高收入者增税以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对企业减税以促进财富创造;在三次分配方面,应积极鼓励慈善事业发展,营造鼓励个人自愿捐助和投身慈善活动的有利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适当对慈善组织施以税收优惠,同时积极营造健康的社会道德观,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收入分配格局。
知识链接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3.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
4.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5.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创新演练
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相对于市场根据要素贡献进行初次分配和政府体现国家意志进行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参与的财富流动。由此可见,第三次分配( )
①体现了向善、为公、乐施等社会主流价值
②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能克服市场机制带来的弊端
③是对初次分配的有益补充,能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④是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②错误,第三次分配并不能克服市场机制分配所带来的弊端;③错误,第三次分配涉及的主要是社会公益事业,初次分配会影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第三次分配并不能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2.第三次分配就像一只共享的“温柔之手”,建立在自愿性的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需要( )
A.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B.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劳动观
C.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D.提升最低工资标准
答案 B
解析 A不符合题意,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自愿性的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并不是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B符合题意,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需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劳动观。C、D不符合题意,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升最低工资标准没有直接关系。
3.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第三次分配( )
①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手段,能克服市场机制分配所带来的弊端
②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③是对分配制度的有益完善,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
④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能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第三次分配并不能克服市场机制分配所带来的弊端;②③正确,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对分配制度的有益完善,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④不符合题意,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属于初次分配,不是第三次分配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