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0.4 平移(15)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9401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0.4 平移(15) 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9401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4 平移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4 平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动手操作,运用新知,巩固新知,动手操作 ,创新设计,归纳小结,分享收获,布置作业,课后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4平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10.4平移》是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第四节的内容,图形的变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块重要的内容, 平移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也是本套教材中引进的第一个图形变换.将“平 移”安排在本章最后一节, 一方面是考虑将其作为平行线的一个应用,另一方面考虑引入平移变换, 可以尽早渗透图形变换的思想,使学生尽早接触利用平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图形的变换和相关的应用打下基 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生活中具体物体的平移,经历平移图形的操作,理解平移的性质。
2、 会用平移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图形平移基本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的欣赏意识。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平移的概念和平移的性质,能按要求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
平移特征的探索与理解。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1、观看视频:商场的电梯、推拉抽屉、推窗户、医院和大厦里的移门
问这些物体的运动给人什么感觉? 并引入课题――平移2、举出生活中平移的例子3、回忆本章作平行线时的操作方法, 从物体的平移转移到平面图形的平移。并归纳平移的概念和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概念。 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种图形的变换叫做平移 。(强调概念中的要素。) 平移时,原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原图形上的一点A平移后成为点A’,这样的两点叫做对应点,线段AB和线段A’B’叫做对应线段,∠A和∠A’叫做对应角。4、练一练二、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多媒体演示P133中的操作,让学生独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1.在一张硬纸板上剪下一个四边形.2.用剪得的四边形纸片,先在上画四边形ABCD,再把直尺靠紧DC边,将四边形纸片沿着直尺移动到另一位置,画出纸片移动后的四边形A’B’C’D’. 让学生先猜想:通过动手操作并交流讨论探究,教师巡视3.连接AA’、BB’、CC’、DD’,这些线段的位置、大小有怎样的关系?4.对应线段和对应角有怎样的关系? 探索发现 ,验证猜想,两学生上台板演结论师生总结平移的性质:1. 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连接对应点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共线)且相等3.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三、动手操作,运用新知作平移图形1.将AB平移,使A移到A1。2.继续探究:如果是三角形ABC呢?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学生上台展示,师生总结作平移图形方法:一 找、二画、三连、四答四、巩固新知多媒体展示,个别提问欣赏并说出下列各商标图案哪些是利用平移来设计的?由△ABC平移而得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能由△AOB平移而得的图形是哪个?如图,三角形ABC中,BC=7cm,若三角形ABC沿射线BC方向向右平移2cm得到三角形 A′B′C′ , B′C= cm. 如图是一块长方形的草地, 长为21米.宽为15米 在草地上有两条宽为1米的小道,长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长满青草.求长草部分的面积为 米 变式:如图是一块长方形的草地, 长为21米.宽为15米.在草地上有一条宽为1米的小道,长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长满青草. 长草部分的面积为 米 五、动手操作 ,创新设计 1、图片欣赏:看看每一个图形是由什么图形拼合而成?是怎样拼合的? 2、利用平移知识设计出图案,当堂展示。六、归纳小结,分享收获1.看到了生活中存在的平移现象; 2.知道了平移的性质; 3.学会了如何画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得到的图形。七、布置作业,课后提升1.习题10.4中第1、2、3题;2. 完成课后教学活动,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完成板书设计 10.4 平移1、平移 平移的条件:方向和距离 2、平移的性质3、作平移图形 教后反思:本节课以观看生活平移现象引入,再转到平面图形平移引入平移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平移的现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验证猜想,总结发现,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再通过利用平移知识设计图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不够到位,部分学生对画平移图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探究平移图形各对应点连线关系时学生不知如何下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10.4 平移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4 平移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学过程,情景导入,新知探究,知识梳理,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4 平移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思考,引入新课,总结分享收获,自我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