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_2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_2 教案01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_2 教案02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_2 教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第十九章 生态系统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第十九章 生态系统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辨证观点的教育;

    2.通过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3.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和了解各种生物的作用,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培养对生物现象探究的兴趣

    点评 老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知识要求逐层递进,注重对不同学习者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目标的阐述清晰、具体、不空洞,不仅符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而且便于教学中进行形成性评价。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讨论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

    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难点: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云霄一中高二实验班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及自学能力较强;

    2.学生喜欢观察,喜欢交流,有一定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生态系统的结构有很浅的认识;

    1. 学生在以前运用过实地观察、分析并进行表述,但观察不够科学、语言表述能力不是很强。

    点评朱老师主要从认知特征、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行为特征水平等方面详细、明确地列出学习者的特征。

    教学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先行组织者策略、演示法、谈话法等多种策略组合运用即教学模式

    (1)指导学生预习。课前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池塘生态系统,并画出抽象的概念模型。在课堂中相互交流、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理解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利用设备展示,加强对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的理解,并利用推理的方式归纳其知识网络。

    (3)指导学生联想。教学中结合资料,通过举一反三的口头诱导,激发学生围绕食物链展开丰富的联想,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等谚语中的生态学原理。通过知识迁移理解:群落中各种群之间的营养联系其主要形式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从而建立起食物链”“消费级”“营养级食物网的立体框架。并通过图解和题例当堂巩固。

    (4)指导学生识图。本小节知识考查多以图解的形式出现,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指导学生分析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别,为后面的内容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评 老师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先行组织者策略、演示法、谈话法等多种策略组合运用教学模式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选择恰当,优化组合;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能较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预习、联想、识图,教学策略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恰当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五章第一节

    (2)学校附近考察池塘生态系统

    (3)本节课是计算机教室实施的。

    (4)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网络资源资料

    点评多种资源综合的运用,必将有效地促进教和学,发挥积极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第一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相关图片、提问学生。

    什么叫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有哪几大类举例说明。

    各种生态系统有什么相同点

    2.投影图片土壤与生物组织学生思考,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模型。

    1.学生观看图片,讨论回答;

    2.根据自己的理解及认识,用恰当的语言来描述土壤与生物之间关系并建构模型。

    1.制作相关图片;

    2.以情景引入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和建构模型能力。

    第二阶段:新课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创设真实情境,学生自主学习探索。)

    1.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完成相关的考察: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与讨论内容,联系课前调查到的情况,讨论其中的6个问题,展示所拍摄的图片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

    (1)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生物?

    (2)它们各有什么重要的作用为什么缺一不可?

    (3)相互之间关系如何呢?

    3.师生共同总结

    1)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阳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

    (2)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自养生物

    制造有机物是主要成分

    3)消费者

    主要是各种动物和寄生菌类——异养生物

    4)分解者

    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异养生物是必要成分。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1)生产者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2)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受精和种子传播有重要作用。

    3)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点评(1)创设真实情境和问题情景,重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首先,指导学生预习;安排学生分组课前几天在学校附近进行实地考察池塘生态系统,并画出抽象的概念模型 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2)让学生实践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这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上课前两三天,学生分组对学校附近的校园生态系统进行调查。

    2.结合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在讨论之后派代表发言交流,并构建生态系统的模型,相互展示、交流和评判。

    1.采取实地考察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掌握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达成课程目标。

    2.培养学生表达、思维能力,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

    3.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和了解各种生物的作用,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培养对生物现象探究的兴趣

     

    第三阶段: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创设虚拟情境,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总结)

    1.设问: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所蕴含的生物学意义?

    2.教材图 某食物链上的营养级组织学生观察和思考。系统内各组分(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的物质联系如何?引导学生逐一了解营养级的概念,初、次级消费者的概念及其与营养级的关系(列表比较)。

    点评:1.电脑资料内容基本能够辅助教师教和学生学,利用形象的图片、FLASH直观地说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很好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利于学生的理解。

    2.界面设计很美观、生动,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观察、分析食物链思考,回答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讨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逐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及相关的知识。

     

     

    3.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一般的食物链有几个营养级?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其食性如何?说明了什么?

    4.展示课本图片5-5,提出问题:此图中有几条食物链?什么叫食物网?属于三级消费者的动物有哪几个?

    占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有哪些?

    假设由于某种原因青蛙灭绝,试分析食物网上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变化。

    让学生利用课本图为素材用文字绘制食物网。

    1.学生叙述食物网的概念。

    2.学生看图片并讨论,分析食物网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3.学生绘制食物网,并数出其中有几条食物链

    1.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关系,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与能量流动的渠道。

    2.培养学生绘图能力

    第四阶段: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你对生态系统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系统)的理解?人类作为生物圈(最大的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人类应该怎样才能和自然界和谐共处?

    点评:本节课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教师指点、帮助,形成结论,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本节课创设了活跃的、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发展了人格。

    学生讨论回答

    1.开放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真正领会本节的内涵。理解生态系统为什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教学难点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第五阶段:课堂练习,巩固知识,师生共同评价

    1.肉食动物不可能是一条食物链中的第几营养级(      

     A.第五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对水稻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描述是(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

    3.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蓝藻     B.草履虫     C.蘑菇     D.蝗虫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属于(   

    A.生产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消费者和分解者       D.分解者和消费者

    5、下列哪组生物可和无机环境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A.水藻、鸟             B.小鱼、大鱼    

    C.小草、昆虫、细菌     D.水藻、虾

    6.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四个营养级,两个次级消费者        

    B.有三个营养级,一个生产者

    C.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D.有三个营养级,三个消费者

    让学生完成练习作业,通过练习完成情况,从整体上评价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结果。

    点评:教师在诊断性评价中,既掌握了学生对知识的疑惑,又能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出判断,如学生参与学习的情感态度、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等。教师针对学生的疑惑和技能的弱点有目的的分析讲解、实验验证,指导学生克服弱点、攻克疑难。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第十九章 生态系统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第十九章 生态系统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共3页。

    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节 植物的生殖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节 植物的生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