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2)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2) 教案第1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2)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与情景,复习导入,实验探究1,实验探究2,实验探究3,实验探究4,交流共享,实验探究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鲁教2011课标版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三学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从而引出二氧化碳的用途。教材以制取二氧化碳为线索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展开学习,教材首先介绍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过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继而引出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循序渐进说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等化学性质。本节课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教材介绍了干冰用作制冷剂的原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奥秘等,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学情分析二氧化碳是中学化学中继氧气之后的又一种重要气体。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但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由于在氧气的学习中已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来掌握。然而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科学探究意识较为缺乏,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深思的习惯。所以本课题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在探索和创新中对二氧化碳进行系统的学习。  知识技能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过程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能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识方法。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教学准备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15个、玻璃片15个、软塑料瓶6个、盛水的烧杯6个、紫色石蕊染的干燥的纸花、醋酸喷雾瓶6个、水喷雾瓶6个、吹风机、火柴、空烧杯、金属梯架、2支一寸长的蜡烛、石蕊溶液、酒精灯、试管、澄清的石灰水、吸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使用及意图问题与情景教学活动一【复习导入】通过设计新颖的题目复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活动二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探究1用正确的方法闻二氧化碳的气味,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   【实验探究2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实验探究3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二氧化碳的其他性质。     【实验探究4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反应,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交流共享】光合作用,简单介绍光合作用的原理,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个反应的异同。【实验探究5复习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并播放小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检验原理。   一位学生上电子白板做题,其余学生检查做的对不对,并进行改正。 一位学生闻气味,并说明什么味道,其他学生观察颜色和状态。  小组合作探究,并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最终得出结论。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小组合作按实验步骤开始试验,并记录每一步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观察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分析异同得出结论   回答和补充回答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并思考检验原理是什么。 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在多媒体资源的帮助下使问题更加清晰  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掌握新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增强探究意识,培养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敏锐的洞察力,并找出细微的差别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探究型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温故而知新,新旧知识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便于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用希沃白板书写和拖动功能,让实验装置图更加清晰明了。 白板出示明确的方法和步骤,使操作简单明了。  白板形象展示瓶子变瘪,便于学生跟自己的实验结果作对比。    展示实验现象,出示实验结论,使知识点更加深刻。   运用白板书写功能摘出关键字,分析现象,突破重难点。    将复杂的光合作用物质交换以图片形式形象展示,让原理呈现的更加一目了然。 运用白板视频编辑和播放的功能,使脑海中学生自己做过的实验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总结】通过以上探究我们知道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教学活动三过渡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呢   展示干冰图片,让学生猜是什么?说出其升华的意义,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灯火实验】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局部环境中含量过高时会导致缺氧窒息。        简单介绍溶洞的形成原理。     总结并填写实验记录单,一位同学上白板 学生自己说出二氧化碳最常见的用途,并分析是由哪种性质决定的。 回答冰或者干冰并猜它的成分   解释其用途,并说明原理。 分析原因,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虽无毒,但是不能供给呼吸。观察溶洞中美轮美奂的七彩石,并思考它的形成是否与二氧化碳有关。巩固知识点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自主判断的能力     培养学生将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意识。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表格展示,简单明了。  白板展示最常见的几点用途。     白板动画再现干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图片。   插入视频,呈现如何进行灯火实验。 白板展示溶洞形成的图片。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加以巩固。       课题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二、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能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和水反应:CO2 + H2O == H2CO33光合作用(4)和石灰水反应:CO2 + Ca(OH)2 == CaCO3↓+ H2O3、用途多媒体环境为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不仅可以创设探究情境,提供丰富的主题资源,改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各种需求,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表达思想、观点提供交流工具,本节课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有利的空间,同时,也收获了许多精心设计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开放的作业,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自由、共振的平台,让学生敢表达、会表达;给学生自主、自我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敢张扬、能张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 

    相关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共3页。

    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