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高考作文题目押题热点新闻素材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压缩语段 学案课件
展开
语言表达——压缩语段导学案 2022.4.14 息高高二语文组:杨维月一、教学目标: 理解压缩语段的方法,学会动态语境进行比较。二、考纲说明: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语言文字应用—表达应用明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E级。三、真题回顾 四、典例剖析下面是5月21日某报刊发的一则消息,请概括其主要信息。(5分,不超过60字)5月27日至28日,“志愿服务国际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届时,来自世界五大洲和近30个国家及联合国有关方面的160多名代表将出席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团中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的。据了解,会议以“新世纪的志愿服务:认知、支持、发展”为主题,旨在借助国际志愿者年形成的社会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识,促进各国政府和公众进一步认可志愿者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积极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全球志愿服务事业的向前发展。 60 方法归纳: 五、错题回顾:(2019课标全国II,21;4.2校考)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5分)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50 错因总结:六、牛刀再试: 1、(2020课标全国I,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70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11分)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水果的甜度① ,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水果中的“糖类”,主要包括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其中② ,蔗糖的甜度次之,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次之,淀粉则基本没有甜味。有的水果,如西瓜,由于所含果糖的比例较大,甜度远高于含糖量更高但以葡萄糖为主的水果,如猕猴桃。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以使其甜度不那么明显,例如山楂的含糖量比草莓高得多,但吃起来没有草莓甜,就是③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类人群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太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克。(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没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