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3章 章末复习 学案 高中物理新鲁科版必修第三册(2022年)

    第3章 章末复习 学案 高中物理新鲁科版必修第三册(2022年)第1页
    第3章 章末复习 学案 高中物理新鲁科版必修第三册(2022年)第2页
    第3章 章末复习 学案 高中物理新鲁科版必修第三册(2022年)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3章 章末复习 学案 高中物理新鲁科版必修第三册(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第3章 章末复习 学案 高中物理新鲁科版必修第三册(2022年),共12页。
    章末复习[基本概念和规律]一、电流1.电流: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2.电流的三个表达式 公式适用范围字母含义定义式I一切电路q是通过整个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不是单位面积上的电量;异种电荷反向通过某截面时,所形成的电流是同向的,则q|q1||q2|微观式InqSv一切电路n: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q: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S:导体横截面积v:定向移动的速率决定式I金属、电解液U:导体两端的电压R:导体本身的电阻二、电阻和电阻率1.电阻的决定式和定义式 RρR性质电阻定律的表达式导体电阻的定义式意义说明了电阻的决定因素——导体自身属性提供了测定电阻的方法,并不说明电阻由UI决定适用金属、电解液任何纯电阻导体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1)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超导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为零,成为超导体.3.电阻率和电阻的区别(1)电阻率ρ反映材料的导电性能,仅由材料和温度决定;而电阻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由导体的材料、温度、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2)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不一定大;电阻大的导体,电阻率也不一定大.三、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II1I2II1I2电压UU1U2UU1U2电阻RR1R2Rn功率分配I2P1R1P2R2PnRnU2关于电阻串联、并联的几个结论(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增加(或减少)电阻个数时,总电阻变大(或变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电路中任意一条支路的电阻,增加(或减少)支路条数,总电阻变小(或变大)(2).无论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或变小)时,总电阻变大(或变小)(3).两并联支路电阻值的和不变,当一个支路的阻值减小到和另一支路的阻值相等时,两支路的并联总电阻最大.如图所示,由于RABR1RaPR2RPb时,RAB最大,即当Pa→b时,RAB是先增大后减小.上述结论成立的条件是:0≤|R1R2|R3.R1R2≥R3,则当Pa→b时,RAB将一直减小;R2R1≥R3,则当Pa→b时,RAB将一直增大.四、小量程电流表G(表头)的改装 改装为电压表(量程为U)改装为大量程的电流表(量程为I)原理串联电阻分压并联电阻分流改装原理图分压或分流电阻UIg(RgR)RRgIgRg(IIg)RR改装后电表内阻RVRgR>RgRA<Rg五、电功和电热 1.电功和电热 纯电阻电路非纯电阻电路能量转化通过电流做功把电能全部转化为电热通过电流做功,除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外,还有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欧姆定律服从欧姆定律:不服从欧姆定律:IU>IRI<电功与电WQW>Q热的关系UItI2RttUIt>I2Rt元件举例电阻、电炉丝、白炽灯电动机、电解槽、日光灯(1)    对非纯电阻电路而言,电功只能用WUIt计算,电热只能用QI2Rt计算,且PP其他P,即UIP其他I2r. (2)    无论电阻怎样连接,每一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总等于各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和.[实验:测定金属电阻率]1、长度的测量1).刻度尺:常用于测量的刻度尺有钢板尺、钢卷尺、木直尺等,分度值为1 mm,量程不等.测量时要估读到毫米下一位.2).螺旋测微器:取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测微螺杆旋转一周时前进或后退0.5 mm,将螺旋分成5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直线位移变化0.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是0.01 mm.测量时要估读到千分位,故而得名千分尺3).游标卡尺:在同样长度的主尺和游标尺上分成不同的等份,利用它们每一等份长度上的差异,来读出较精确的测量数据.如50分度游标卡尺上50个分度只有49 mm,故游标上每个分度比主尺上每个分度短 mm0.02 mm,将这种差异称为精度,故它的测量精度为0.02 mm.根据游标上的分度格数,常把游标卡尺分为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种,它们的精度分别为0.1 mm0.05 mm0.02 mm.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2、伏安法测电阻1)测量电路——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内接法外接法电路图误差原因电流表分压UUxUA电压表分流IIxIV电阻测量值RRxRA>Rx测量值大于真实值R<Rx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误差校正RxRA(RA已知)Rx(RV已知)适用条件RARx,测大电阻RVRx,测小电阻 (2)调节电路——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接法 限流接法分压接法电路图P初位置ba电压调节范围≤Ux≤E0≤Ux≤E电流调节范围≤Ix0≤Ix相对优点电路结构简单,耗能较低待测电阻Rx两端电压或电流能从零开始调节,调节范围最大3、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原理把金属丝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伏安法测量其电阻R;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计算出其横截面积S;根据电阻定律R得,金属丝的电阻率ρ.1.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B.  Cρnev  D.2(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极之间电压恒定.闭合电键,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  )AU先变大后变小BI先变小后变大CUI比值先变大后变小DU变化量与I变化量比值等于R33(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B.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D.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电表的改装解题秘籍改装后电压表的分压电阻R=(n-1)Rg,电压表量程越大,其分压电阻越大,电压表内阻越大。通常在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都认为电压表内电阻无穷大;改装后电流表的分流电阻R=Rg/(n-1),电流表量程越大,其分流电阻越小,电流表内阻越小。通常在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都认为电流表内电阻为零。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时应使所测电流、电压的最大值不超过电表的量程;同时为减小误差,最好选用能使电表指针发生较大偏转的量程。4.某辆以蓄电池为驱动能源的环保汽车,总质量m3×103 kg。当它在水平路面上以v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蓄电池的输出电流I50 A,输出电压U200 V。在此行驶状态下,该环保汽车能够将蓄电池输出功率的90%转化为用于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P(g10 m/s2)(1)求汽车所受阻力;(2)若该环保汽车的驱动电机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其中R10.1 ΩR21 950 Ω,求电动机M的热功率。      非纯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1.抓住两个关键量:确定电动机的电压UM和电流IM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若能求出UMIM,就能确定电动机的电功率PUMIM,热功率PrIr和输出功率PPPr.2.坚持躲着求解UMIM.首先通过对其他纯电阻电路、电源的内电路等,利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计算,确定相应的电压或电流.然后利用闭合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间接确定非纯电阻电路的工作电压UM和电流IM.1.某同学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圆柱体工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 cm,高度为________ mm.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1.游标卡尺的读数(1)以游标尺零刻线位置为准,在主尺上读取整毫米数L.(2)若游标尺上第n条刻线与主尺上某一刻线(不管是第几条刻线)对齐,则由游标尺上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为nΔL,式中ΔL为该游标卡尺的精度(0.1 mm0.05 mm0.02 mm)(3)总的读数为(LnΔL)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1)先从固定刻度上读出露出的刻度值.注意:固定刻度上有整毫米和半毫米两行刻度线,若半毫米刻度线未露出,则只读其整毫米部分;若半毫米刻度线已露出,则连半毫米读出.(2)在可动刻度上读出半毫米以下部分,并估读一位.(3)总的读数=固定刻度示数(整毫米数+半毫米数)+可动刻度示数(含估读)×0.01 mm,注意单位为mm.2.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两极之间电压恒定)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Q2的比值为(  )A.      B.      C.      D.3.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1 mA,内阻为500 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A.串联一个10 kΩ的电阻 B.并联一个10 kΩ的电阻C.串联一个9.5 kΩ的电阻 D.并联一个9.5 kΩ的电阻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恒流源可为电路提供恒定电流I0R为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某同学利用该电路研究滑动变阻器RL消耗的电功率.改变RL的阻值,记录多组电流、电压的数值,得到如图乙所示的U­I关系图线. 回答下列问题:(1)滑动触头向下移动时,电压表示数        (增大减小”)(2)I0             A.(3)RL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W(保留1位有效数字)5.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 kΩ 的电阻Rx,现备有下列器材:A.电流表(量程100 μA,内阻约2 kΩ)B.电流表(量程500 μA,内阻约300 Ω)C.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100 kΩ)D.电压表(量程50 V,内阻约500 kΩ)E.直流电源(20 V,允许最大电流1 A)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Ω,额定功率1 W)G.电键和导线若干.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在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U、流过的电流I时,为减小系统误差,需要考虑电流表的内、外接法.为减小偶然误差,可多次测量取平均,所以还需考虑滑动变阻器的分压、限流接法.除伏安法测电阻外,描绘小灯泡的I­U曲线、测量用电器的功率等问题,都要用到以上设计方法.伏安法测电阻电路的选择方法1.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1)计算法看倍数关系:根据题给数据估算.若>,或R>RVRA,应采用内接法;若<,或R<RVRA,应采用外接法.(2)试触法看相对变化:按图接好电路,用电压表的一根接头P先后与ab处试触.若电流表相对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分流作用较大,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若电压表相对变化明显,说明电流表分压作用较大,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滑动变阻器分压、限流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各有优缺点,两种接法均能满足实验要求时,一般选限流接法.负载RL较小、变阻器总阻值较大时(RL的几倍),一般用限流接法.但以下三种情况必须采用分压接法:(1)要使待测元件的电压(或电流)从零(或很小值)开始连续调节,只有分压电路才能满足.(2)如果实验所提供的电压表、电流表或电阻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或电压)较小,采用限流接法时,无论怎样调节,电路中的实际电流(或电压)都会超过允许的最大电流(或电压),为了保护电表或电阻元件免受损坏,必须采用分压接法.(3)若所用的变阻器阻值远小于待测电阻阻值,采用限流接法时,即使变阻器触头从一端滑至另一端,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化也很小,这不利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或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应选择变阻器的分压接法..                        参考答案1.【解析】 由电流微观表达式可知IneSv.由电阻公式可知Rρ,则两端电压UIRρnevL,棒内电场视为匀强电场,EρnevC正确.2.【解析】 由题图可知,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由于电源内阻不计,则电压表的示数总是不变,A错误.滑片滑动过程中,电阻R1的阻值先变大后变小,电压不变,所以电流表示数先变小后变大,BC正确.由于电压表示数没有变化,所以U变化量与I变化量比值等于0D错误.3.解析:选BC.由电表的改装原理可知,电流表应是GR并联,改装后加在G两端的最大电压UgIgRg不变,所以并联电阻R越大,IIgIR越小,即量程越小,B正确,A错误;对于电压表应是GR串联,改装后量程UIgRgIgR,可知R越大,量程越大,C正确,D错误.4.【解析】 (1)蓄电池输出功率PUI200×50 W104 W90%PFv解得:汽车所受阻力fF900 N(2)电动机M两端电压U′UIR1195 VR2中电流I2U′/R20.1 A电动机输入电流I′II249.9 A电动机输入功率PU′I′9 730.5 W输出功率P90%P9 000 W电动机M的热功率PPP730.5 W答案 (1)900 N (2)730.5 W1.【解析】 游标卡尺读数=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12 mm4×0.05 mm12.20 mm1.220 cm.螺旋测微器读数=固定刻度+可动刻度:6.5 mm36.0×0.01 mm6.860 mm.【答案】 1.220 6.8602.【解析】 当S断开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可知RRIUCIRE,故Q1EC.S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一个电阻被短接),可知RRIUCI′RE,故Q2EC.C正确.3.解析:选C 把一个电流表改装成一个电压表,要串联一个电阻,可知BD错误。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Ig时,电流表表头两端的电压UgIgRg1×103×500 V0.5 V串联电阻R分担的电压URUUg10 V0.5 V9.5 V所以串联电阻的阻值R9.5 kΩC正确,A错误。4.【解析】 (1)当滑动触头向下移动时,RL减小,但因为是恒流源,因此I0保持不变.根据I0,可知U减小.(2)RL0时,IL增大为I0,此时U0I01.00 A.(3)由图象可知,UU0kI2020IPUI20I20I2,当I0.5 A时,最大功率PmaxUI5 W.5.【解析】 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ImA800 μA,故电流表选B.电源的电压为20 V,若选量程为50 V的电压表,测量误差过大,同时考虑待测电阻的最大电压Um500×106×25×103 V12.5 V,故电压表选C.(1)由题给数据可知,≈834.相对而言,待测电阻比电流表的内阻大很多,为减小系统误差,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2)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比待测电阻小很多,若采用限流接法,阻值Rx两端的电压或电流调节范围很小,且都超过电表的量程,为了便于调节和保证电表的安全,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答案】 B C (1)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 (2)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