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解析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125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解析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125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解析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125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时练习
展开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选择题
1.现有“100 mL”“200 mL”和“500 mL”的量筒各一个,分度值分别是“1 mL”“1 mL”和“2 mL”,若要求一次量出100 g酒精的体积,且准确程度较高,则应该用
A.“100 mL”的量筒
B.“200 mL”的量筒
C.“500 mL”的量筒
D.任何一个都行
【答案】B
2.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金属块的质量为39.4 g
B.金属块的体积为5 L
C.金属块的密度为7.8×103 kg/m3
D.金属块的密度为7.88 g/cm3
【答案】C
【解析】A.由图甲可知,物体的质量m=20 g+10 g+5 g+4 g=39 g,故A错误。B.由图乙可知,物体的质量V=30 mL–25 mL=5 mL,故B错误。C.由密度公式可得,金属块的密度
,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3.用天平和量筒测铁块密度,若要使误差较小,应该
A.先测铁块体积再测质量
B.先测铁块质量再测体积
C.先测量筒中水的体积和铁块体积
D.先测量筒中水的质量
【答案】B
4.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答案】A
【解析】由于在本实验中,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减去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就等于取出油的质量,这与空烧杯的质量是多少没有关系,所以不需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这个实验同样也能进行,故选A。
5.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①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②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③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实验;④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实验;⑤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故选C。
二、填空题
6.在实验室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为____________。
【答案】托盘天平 量筒或量杯
【解析】托盘天平是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物体质量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7.在测小石块体积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
【答案】10 mL
8.小强想测量一个底面积为10 cm2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高,如图甲所示,则木块高_______cm。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线,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木块质量为_______g,密度为_______kg/m3。
【答案】2.50 中央刻线 14 0.56×103
【解析】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所以木块高2.50 cm。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线,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线;由图乙可知,物体的质量m=10 g+4 g=14 g;根据密度公式可得,木块的密度
。
9.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是由纯铜制成的,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14 g和2 cm3,并算出它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小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由纯铜制成的。
【答案】7 不是
10.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 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 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g,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答案】30 3×103
【解析】小石块的质量m石=320 g–290 g=30 g。由题可知,小石块放入瓶中溢出水的质量m溢=300 g–290 g=10 g,小石块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所以V石=V溢=,石块的密度
。
11.小明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_g;放入金属块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0mL,放入金属块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密度_________kg/m3。
【答案】32.4 3.24×103
【解析】由甲图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m=20 g+10 g+2.4 g=32.4 g;由乙图可知,放入金属块后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60 mL,则金属块的体积为V=60 mL–50 mL=10 mL=10 cm3,金属块的密度为:。
12.小明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_kg/m3,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其质量是_______g。
【答案】2×103 40
13.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玉镯的质量是___________。用量杯测得玉镯的体积是20 cm3,则玉镯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答案】60.4 g 3.02×103
【解析】天平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 g,每一个小格代表0.2 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0.4 g;玉镯的质量:m=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50 g+10 g+0.4 g=60.4 g,玉镯的体积:V=20 cm3;玉镯的密度:=3.02 g/cm3=3.02×103 kg/m3。
14.为了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小明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石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小石块质量为___________g,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所测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答案】26.6 10 2.66×103
15.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_________mL,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mL;C图中量筒剩余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mL,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cm3(1 mL=1 cm3)。
【答案】200 10 130 70
【解析】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200 mL,量筒每100 mL分10个小格,每个小格10 mL,所以它的分度值是10 mL;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处相平,C图中量筒剩余水的体积是130 mL。矿石浸没在水中,加水到标记;取出矿石,将量筒中的水倒入杯中至标记,所以从量筒中倒入烧杯的水的体积等于矿石的体积。矿石的体积V石=V总–V剩=200 mL-130 mL=70 mL=70 cm3。
三、实验题
16.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步骤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1)取一只烧杯,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托盘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包括其中的液体)的质量为76.4 g
(2)另取一只100 mL的量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如图a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3)再用托盘天平测量此时烧杯(包括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b所示,托盘天平的读数为______g;则该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_kg/m3。
【答案】(2)60 (3)28.2 803.3
17.如图甲,是仪征捺山地质公园的“玄武石”,其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该类石头的密度为2.8~3.3 g/cm3。小明想准确测出这块石头的密度。
甲 乙 丙
(1)如图乙,该石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他将该石头放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计算得到该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2)该石头密度的测量值偏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2.4 2.62 (2)小 体积偏大
【解析】(1)由图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石头的质量m=50 g+2.4 g=52.4 g;由图丙,知,石头的体积V=80 mL–60 mL=20 mL=20 cm3,所以该石头的密度。
(2)由于石块蜂窝状结构,里面有气体,使得所测体积偏大,导致该石头密度的测量值偏小。
18.小亮做“测量襄阳某品牌酒密度”的实验。
(1)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项操作: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酒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酒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酒的质量。
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多余的一步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由图可知待测酒的体积是___________cm3,密度是___________kg/m3。
【答案】(1)A (2)40 0.92×103
19.小明在课外探究活动中要测量5角硬币的密度,她选取了16枚相同的5角硬币,天平、砝码、量筒。
(1)小明先调节好天平,左盘放入16枚相同的5角硬币,指针指向分度盘右边,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___,最终天平平衡后,所用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16枚硬币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把16枚硬币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浸没后水面由30 cm3上涨到38 cm3。计算出硬币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3)小芳看到小明的实验后问道:“你为什么不用1枚硬币做呢,找16枚硬币多麻烦啊?”小明回答道,“这是为了___________”。
【答案】(1)取出最小砝码,移动游码 59.6 (2)7.45 (3)减小误差
20.小明家乡种植的杏树今年获得了丰收,他想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颗新鲜杏的密度,进行了下列操作: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为使天平横梁平衡,他应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______;
(2)将鲜杏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鲜杏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为了能将鲜杏放入量筒,小明选取了容积为200 mL的量筒,他先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再将这个鲜杏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请你帮他计算鲜杏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4)小明继续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碰倒摔碎了,他又选取了小烧杯、溢水杯、容积为50 mL的量筒测量鲜杏的体积,他的做法如下,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a.先将溢水杯中盛满水,再将鲜杏轻轻放入溢水杯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中;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记录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
你认为小明按上述做法所测出鲜杏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平衡螺母 (2)21.2 (3)1.06×103 (4)b.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 偏大 向量筒中倒水时,会有少水附着在烧杯壁上,因此测量的鲜杏的体积偏小
初中人教版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a href="/wl/tb_c7687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时训练</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量筒的使用,测量固体密度,测量液体密度,测量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7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测试题</a>,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量筒的使用,测量液体的密度,测量固体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7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当堂检测题</a>,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