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通市重点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运动会上,各班运动员奋力拼搏,屡创佳绩,赛场上处处弥漫着欢乐的气氛。
B.科学实验需要周密的计划,实验过程也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需要积极的探询。
C.突然,一阵微风拂过平静的湖面,明亮的月光与水中的树影不停地晃动起来,好一幅浮光掠影的画面。
D.在学校举行的古诗词吟诵大会上,李晓华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穿凿(zá) 滔滔不绝 时时而间(jiàn)进 投机取巧
B.狡黠(xiá) 言简意骇 要诀(jué) 不求甚解
C.罅漏(xià) 豁然贯通 歧(qí)途 慷慨无私
D.下自成蹊(xī) 运筹 焚膏继晷(guǐ) 依葫芦画瓢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
A.不法分子无视消费者的利益,只将牟收暴利作为他们的不二法门。
B.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C.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
D.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的一项( )
A.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 《呐喊》中的人物。
B.“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豆蔻枝头二月初”中的“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D.古时,用“令郎”“令爱”尊称对方的儿子,用“令尊”和“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
5.下面情境下,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小明一家为爷爷庆祝七十大寿,儿孙团聚,多日不喝酒的爷爷来了兴致,想要畅饮一番。小明知道爷爷有高血压不能多喝酒,他想劝爷爷少喝一点酒,于是他说:
A.爷爷,您要是觉得酒好,就自己慢慢喝,喝不了的留着以后喝。
B.爷爷,您忘了自己患有高血压吗?可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啊。
C.爷爷,您健康长寿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为了健康,还是少喝一点。
D.爷爷,嗜酒可不是好事情,您作为长辈要给我们做一个好的示范。
6.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阅读,能丰富生活,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为了激发同学们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决定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小组准备围绕“与名著零距离接触”来策划活动,请你设计至少三种不同的活动方式。
2.同学们在研究“中学生的纸质书阅读现状”时,收集到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目前中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的人数与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年龄段人群。随着微博、“抖音”视频、网络直播、在线游戏等自媒体分享平台的全面开放,“低头族”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材料二:有关媒体调查表明,“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文字;不少儿童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在书店里,纯文字书籍基本上无人问津。
材料三:在接受调查中,李杏家长透露,李杏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看过很多像《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鲁滨逊漂流记》之类的书,但自从初中以后,除了教材和教辅,基本不看其它书籍了。“她学习很紧张,回到家除了写作业就是睡觉,根本没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请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你对“开展中学生纸质书阅读活动的可行性”的看法?并说说你这样认为的理由,不少于200字。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运用比喻表达忠贞报国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王伦便起身把盏说道:“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
王伦说这番话用意是什么?这番话给王伦带来什么后果?请简述。
二、阅读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巴山道中除夜①书怀
[唐]崔涂
迢递三巴②路,羁危③万里身。乱山残雪④夜,孤烛⑤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⑥。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⑦新。递:遥远的样子。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后亦多泛指四川。③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羁,寄寓异乡;危,艰危困苦。④残雪:残余的积雪。⑤孤烛:一支烛。这里并非实指,而是说在这除夕之夜,孤烛独照,自己更感到成了离家万里的异乡人了。⑥僮仆:未成年的仆人。亲:亲近。⑦岁华:年华。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三巴路”言路途遥远,“万里身”表地域艰险。
B.颔联中,“夜”点明了时间为除夕,“乱山”“残雪”点明了所处的环境,表现了羁旅之苦。
C.颈联表现了诗人由于长期客居,与亲人骨肉远离,情感渐疏,而与僮仆朝夕相处则越发亲近的无奈现实。
D.尾联中“明日”二字紧扣题中的“除夜”,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异乡的漂泊之苦,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核心是一个“悲”字,表达了诗人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等诸多纷杂的心绪。
B.颔联写山用一“乱”字,写雪用一“残”字,既点明了时令,也写出了诗人纷杂的心态和凄冷的心境。
C.颈联用笔巧妙,明写“僮仆”之亲,暗指“骨肉”疏远,陈述诗人当时处境的寂寞孤独和生活的拮据困窘。
D.全诗语言朴素,抒情细腻,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感人至深。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日啖①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②而驰,其初若不甚疾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③,犹可二百里。褫④鞍甲而不息、不汗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注:①啖:吃。②介:披上战甲。③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④褫(chǐ):解除。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才美不外见 (______)故常奇之 (______)比行百余里 (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解/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B.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C.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D.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4.岳飞认为自己过去两匹马“奇”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甲乙两文作者都借论马来表达对__________的看法,他们都希望___________。
11.春在行走
①“莫辜负了大好春光。”妻一边拉着我往屋外走,一边说着。
②虽然我更向往构筑内心的春天,因为它比自然的春天要长久,且没有零落萧瑟的时候,但感受春时、沐浴春光也确实是一件爽快的事。
③于是揣上相机,骑上电瓶车,在乡村公路上飞驰。春光就像一幅幅画卷在身旁展开。我在行走,春也在行走。
④走进一片桃林。桃花开得恣意,一串串结在枝身梢头,直而不奇崛,瘦而无疲态,让人想起如柳条倒竖。只不过柳条细叶似刀剪,桃枝带花如带妆,一绿一红,一妖娆,一妩媚,各自扮演着春的角色。有的花别出心裁,竟直接开在粗枝上,孤独成春,也是别有风景。
⑤在桃林中流连,四处张望着大好春色。野雉的“咕咕”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循声移步,竟在草丛中发现了踪迹。我端起相机靠近,再靠近,三米、两米、一米,一张、两张、三张……我小心翼翼,生怕野雉察觉,可还是惊飞一树桃花,留下一窝雉蛋。我默默离去,希望小野雉早点破壳窥春,并在春天里留些歌声。
⑥走出桃林,天高地阔,满目苍翠,一派勃勃生机。妻子坐在石上小憩远眺,我却发现旁边的岩石上的一洞春景。一米见方的岩石中间,竟风化出一个斗大的窟窿,如钵斜放,石底可见,可竟有一株植物就在少得可怜的土中,长出了枝蔓,伸出了“钵”外。
⑦种子也许是飞鸟衔落在这里,也许是风从别处刮来,但落到这个绝境之中,确实是它的不幸。可想而知,它不知历尽了多少孤单和艰辛,在等飞扬的尘土,等雨水,等阳光,等春天,最后等来了这“一蔓绿”,终于成了这块岩石的希望。这让人不能不感叹坚守的意义。
⑧活着不只是生存,活着必须有阳光,有春色。我不由得牵挂起在外打工的亲朋,为了生计,他们背井离乡,每年只有春天到来时才有机会与家人团聚。夏天的燥热,秋天的孤寂,冬天的寒冷,这些也许他们都不放在心上,可对老人照顾不周,对子女教育缺乏,是他们心中深深的痛。我还想起了战争和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痛苦,那些痛苦常常像巨大的冰山覆压在人们身上。可他们还得忍耐,因为他们都在等待春天的到来。
⑨一朵黄花和蒲公英并立,我抓住机会按下快门,因为蒲公英随时会乘风飘去,将春的讯息带往各处。这不,刚摄入镜头,蒲公英就无影无踪了。此时我更加笃信春是会行走的。
⑩人在行走,欣赏着不同春色;春在行走,走过了不同时节。我往春天走去,将一切蓬勃尽收眼底,让春光透进日渐颓靡的心房。春向春深走去,丢下一路零落,却是为了下一个更好的春光。
⑪我不知道春行走的路径有多少条,但有一条是肯定的,那就是从一粒种,到一棵芽、一根茎、一片叶、一丛花,尔后零落成泥,循环往复地坚实地走着,走进炎炎夏日,走进缕缕秋风,走进皑皑冬雪,再走出桎梏,走向阳光,走向自由。
⑫春在行走,终会走出头。
1.“春”行走在不同的景物中,请结合全文内容填空。
春行走在
2.按要求完成练习。赏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
可想而知,它不知历尽了多少孤单和艰辛,在等飞扬的尘土,等雨水,等阳光,等春天,最后等来了这“一蔓绿”,终于成了这块岩石的希望。写出第⑧段中两个加点的“春天”的不同意思。
3.结合自身经历或课外阅读体验,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4.这篇文章蕴含着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12.忏悔的水冬瓜梨
罗大佺
⑴父亲打来电话,说村里的拐叔死了,要我回去参加他的葬礼。我二话没说,请了假,急匆匆从千里之外往回赶。
⑵拐叔是村里的老光棍,个子不高,瘸着一条腿。小时候,拐叔对我们很好。
⑶想起拐叔,自然就想起了他家那棵水冬瓜梨树。
⑷那是一个贫穷的年代,农村人连饭都吃不饱。你说现在看到拐叔家的梨子熟了,我们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孩子,能不动心吗?
⑸我脱下胶鞋,往手心里吐了些唾沫星子,“嗖嗖”爬上梨树,摘下一颗梨子,咬了一口,甜透心灵。“给我一个”,方娃叫了起来,“我要一个”,老四也叫了起来,我就分别摘下一个,扔了下去。听到小伙伴的嚷闹声,我摘下一个个梨子,扔到他们的面前,那模样神气极了,仿佛电影里开仓放粮的英雄好汉,忘了自己也是一个“贼”,并不是水冬瓜梨树的主人。后来我干脆双手抱着梨树,使劲摇了起来,水冬瓜梨簌簌地掉下来,满地都是。我正得意间,忽听方娃“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原来他只顾埋头捡梨子,被掉下的一个梨子正好砸到头上。
⑹“你们这群小毛贼,简直太不像话了,大白天的敢来偷梨!”一个炸雷似的声音忽然在身后响起,原来拐叔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我们身后,举起手里的木棍劈头盖脸地打来。
⑺一见拐叔来了,大家“哄”的一声四下逃去。拐叔瘸着一条腿刚要去追,忽然想到了树上还有人,于是转过身子。我吓得一只衣角还挂在树枝上,就赶紧抱着梨树往下滑,脚还没落地,衣服被剐开了一条大口子。
⑻不就摘你几个梨子,犯得着这么凶吗?也许是衣服被刮烂了正没地方出气,也许是害怕拐叔的木棍打痛屁股,也许是想起父母也曾经给他送过好吃的东西,当拐叔举起木棍向我打来的时候,一把抓住他的木棍,使劲一拖,拐叔跌倒在地。当我正想给他几拳头时,拐叔小孩似的大哭起来:“你们吃都不说,为啥摇得满地都是嘛?”我一愣,赶紧一溜烟跑了。
⑼我知道我的祸闯大了,那天不敢回家。晚上父母提着马灯在一个山洞里找到我,把我领了回去。母亲用热水给我洗脸,烫脚,父亲要我以后出去玩注意点,别把衣服撕烂了,那是要花钱买的。躺在床上,我忽然想:父母为啥不责备我偷梨、打拐叔的事呢?
⑽第二年梨子熟了的时候,拐叔背着一背篼水冬瓜梨来到我们这些有小孩的家里,这倒让我们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从此没再去偷过他家梨子。后来上中学,读大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一晃离开家乡二十多年。
⑾回到家乡的时候拐叔还没下葬,村里的人都来帮忙料理后事,父亲是支客师,正指挥村里人做这做那。
⑿拐叔活了八十多岁,无儿无女,父亲要我披麻戴孝地去为他端灵当孝子,我不知父亲何意,但想起拐叔小时候对我们的好,同意下来。
⒀下葬回来,父亲把我叫到堂屋,拿出一袋水冬瓜梨,说是拐叔临走前嘱咐留给我的。我以为拐叔还记着我们去偷他家梨子的事情,脸一下红了起来。不料父亲问我,你知道拐叔的腿是怎样瘸的吗?父亲说那是小时候你母亲背着你去割草,把你放在树林里玩耍,你溜到崖边,不小心掉下去,被半崖上几棵小树挂住,拐叔正在旁边犁地,听到你母亲的呼救声,冲过去趴在崖上救起了你,却不小心蹬翻一块石头摔下崖去,摔瘸了的。也因为这条腿,拐叔后来连媳妇也说不上,打了一辈子光棍。
⒁“原来是这样,那您为啥不早点告诉我呢?”我的心一下沉重起来。
⒂“你拐叔不让说呀。”父亲叹了一口气说,拐叔说他救人是自愿的,娃娃这么小,不能让他以后背负着情感的债务去生活。后来见拐叔孤身一人,我想让你做他的干儿子为他养老送终,可拐叔坚决不同意。“你拐叔是个好人呀,你小时候偷梨、打人的事他也是前几年才告诉我的。”父亲话未说完,撩起衣角拭了拭眼泪。
⒃临离开家乡时,我来到拐叔坟前,摆上供品,点燃香烛,虔诚地给他叩了几个响头。供品就是那青中透黄的水冬瓜梨。
1.文章以“忏悔的水冬瓜梨”为题有什么妙处?
2.请联系全文说说拐叔是怎样一个人?
3.第⒁节中“我的心一下沉重起来”中加点词语“沉重”蕴含着哪些复杂的情感?
4.文章主要写我回家参加拐叔葬礼并回忆儿时偷水冬瓜梨的故事,为什么第⒀和⒂节还要写了父亲告诉我所不知道的“秘密”?
5.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1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杜旌
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
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
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蜚声中外的学者。
④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到过巴黎的人,一定会有这种的感觉,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都听不到大声的喧哗。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神圣。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
⑤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
⑥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刚入贾府,处处小心,事事在意,唯恐“别人家笑话了去”。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环境。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改变自己。
⑦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选自《作文素材》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分析开头第①段文字的作用。
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请将第④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完整。
首先提出分论点: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加以论证,最后得出___________的结论。
5.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初中毕业后,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
三、语言表述
14.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拼搏,拼搏就像暴风雨中的海燕,任雷鸣电闪;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奋进,奋进就像海上行驶的帆船,任浪打风吹。
四、写作
15.作文
有一首歌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 艰苦的劳动里…… 她在精心的耕作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
请把题目“幸福在 ”补充完整,然后写作。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D
【解析】
A弥漫:布满;到处充斥着。此处应用褒义词“洋溢”。B探询:探问,询问。此处应用“探索”。C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此处明显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2、B
【解析】
B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改为:言简意赅。
3、A
【解析】
“不二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别无选择的方法。与语境不符。
【点睛】
成语辨析常设制的考点有是否望文生义、感情色彩是否恰当、与语境是否相符、语意是否重复、使用对象是否正确等。在判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句意,根据句意进行判断。
4、D
【解析】
试题分析:D. “令爱”是称对方女儿的敬词。“令堂”是称对方母亲的敬词。故答案为D。
5、C
【解析】
A项,“就自己慢慢喝”,不礼貌:B项,语气过于生硬,含讽刺意味;D项,语气不够委婉,不礼貌。
6、1.示例:①请作家到班上举办有关“名著阅读”的专题讲座;②举行“阅读名著”分享会;③举办“阅读名著我在线”的手抄报比赛活动。
2.看法:围绕“对开展中学生纸质书阅读活动的可行性不容乐观(堪忧、很难开展)”类似的观点,做具体阐述。
看法产生原因:从阅读工具的改变、自媒体阅读的影响、学生对图像的依赖、纸质阅读水平下降、纸质阅读的时间减少、学业紧张等现状角度进行表述。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设计活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结合主题,然后设计具体可行的活动形式,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设计的活动形式有: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手抄报比赛、黑板报、专家讲座等。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再具体设计。示例:以“名著阅读”为主题的黑板报,“名著阅读”经验分享交流,“名著阅读”为主题的故事会。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观点的确立可以结合材料,从“目前中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的人数与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年龄段人群”,““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她学习很紧张,回到家除了写作业就是睡觉,根本没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等句子我们可以先确立观点:对开展中学生纸质书阅读活动估计很难开展。然后从材料中涉及的问题为理由谈起。要观点鲜明,理由充足。
7、(1)辗转反侧 (2)家书抵万金 (3)独怆然而涕下 (4)英雄末路当磨折 (5)将登太行雪满山 (6)柳暗花明又一村 (7)马作的卢飞快 (8)醉翁之意不在酒 (9)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10)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反”“抵”“怆”“磨折”“威武”“化作”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点睛】
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8、拒绝晃盖等众豪杰在梁山入伙。 被林冲所杀。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此类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题的了解。这是对《水浒传》的考查。王伦的话很委婉,表达了拒绝晃盖等众豪杰在梁山入伙的意思,后来王伦被林冲所杀。
二、阅读
9、1.A
2.C
【解析】
1.A错误,应是:“三巴路”表地域艰险;“万里身”言路途遥远。
2.C错误,明写“情亲”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
10、1. (1)有时 (2)通“现”,表现、显现 (3)对……感到奇怪、以……为怪 (4)等到
2.C
3.(1)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可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良马不以它的力气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
4. 吃得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 人才 优秀人才能够被识别和重用(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一食或尽粟一石”译为: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句中的“或”意思是“有时”。“ 才美不外见”意思是: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见”是通假字,同“现”,意思是表现,显现。“ 故常奇之”: 过去经常认为它们是奇特的。这里的“奇”是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奇特”。“ 比行百余里”意思是: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句中的“比”意思是等到。
2.此题考查的是断句,面对此类试题,首先要疏通文意,结合意思断句。“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的意思是“每天吃几斗豆,喝一斛泉水,然而不是精良的饲料、干净的泉水宁愿饿死也不接受”。结合意思应断句为: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故选C。
3.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句中“且”意思是“犹,尚且”,“等”意思是“一样”。“安”意思是“怎么”。(2)“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句中“称”在这里是意动用法“以……著称(出名)”。两个句子属于正常语序,据此翻译即可。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主旨的感悟。乙文中在最后通过议论写出了马“奇”的原因“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意思是: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这两篇文章中的好马都比喻人才,告诉人们既然是好的人才那就应得到赏识和重用。
译文:
(甲)(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乙)良马不以它的力气为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我有两匹马,过去经常认为它们是奇特的。(每天窥视它)吃几斗豆,喝一斛泉水,然而不是精良的饲料、干净的泉水宁愿饿死也不接受,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像不是很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显出俊逸,从午时到酉时,还能跑两百里;解除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像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
11、1.(1)生息繁衍的野雉中 (2)顽强生长的枝蔓中
2.(1)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株枝蔓生长的不易,表现了它顽强坚守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2)第一个“春天”表示季节;第二个“春天”指美好的未来。
3.春天不断向前,历经时节,终会迎来下一个春天,人也应当像春天一样,无论遇到怎样的坎坷,都要坚定地前行,这样才能获得光明的未来。
4.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喜爱;对自然界中顽强生长的生命的赞美;对始终充满希望、坚强的人们的关爱和赞美;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概括的能力。仔细阅读全文,根据题中“春行走在不同的景物”的提示,梳理有关内容,先找到所示两项描写内容,根据内容的相关性,搜索语句,概括填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本题所引句子是描写景物的,其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和排比,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作答。
点睛:拟人修辞手法作用答题方法是赋予……事物以人的特点,使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排比修辞手法的作用是增强文章气势,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3.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阅读全文,了解作者所写春天中那些事物以及它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理解“春在行走,终会走出头”。可从春天的生命力和人要像春天那样不断追求这些方面来理解作答。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阅读全文,了解任务是如何描写春天之物的,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同时思考作者对人们生活的希望,从这些方面来理解作者的情感。
12、1.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水冬瓜梨以人的感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忏悔之情,突出了作者的感恩之心;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2.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善解人意、珍爱劳动果实
3.因自己导致拐叔跌瘸了腿,打了一辈子光棍而难过和自责;对自己当初偷水冬瓜梨行为的后悔;对还没有进行报恩,拐叔就去世了感到遗憾。
4.插叙父亲告诉我所不知道的“秘密”,交代了父亲让我回家为拐叔端灵当孝子的原因,突出了拐叔乐于助人、善解人意的优秀品质,为下文我用水冬瓜梨作为供品祭拜拐叔做铺垫。
5.结构上照应开头,升华主题,内容上表达了作者的忏悔和自责之情,突出了作者的感恩之心。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对题目的理解,题目的作用一般是:(1)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然后结合本文分析:①“水冬瓜梨”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这篇小说围绕“水冬瓜梨”,叙述了“我”偷梨,拐叔送梨,临终留梨,用梨祭奠等故事。②在“水冬瓜梨”前冠以“忏悔的”,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以“忏悔的水冬瓜梨”为标题,便于塑造拐叔形象,抒发“我”的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如:“拐叔背着一背篼水冬瓜梨来到我们这些有小孩的家里,这倒让我们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可以得出拐叔:善良;“拐叔说他救人是自愿的,娃娃这么小,不能让他以后背负着情感的债务去生活。”可以得出拐叔:乐于助人;当我正想给他几拳头时,拐叔小孩似的大哭起来:“你们吃都不说,为啥摇得满地都是嘛?”可以得出拐叔:珍惜劳动果实。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通读全文,找出我对拐叔直接或间接所做的让我内疚的事情即可。这是我心情沉重的原因。如:因自己导致拐叔跌瘸了腿,打了一辈子光棍而难过和自责;后悔偷梨打拐叔;还没来得及向拐叔报恩等。
4.本题是在考查学生对插叙的理解,其作用为:(1)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络清晰。(4)结构紧凑等。结合本文内容具体分析即可。第⒀和⒂节交代了父亲让我回家为拐叔端灵当孝子的原因,突出了拐叔拐叔见义勇为、不求回报;不计得失、高大无私的优秀品质,为下文我用水冬瓜梨作为供品祭拜拐叔做铺垫。
5.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段落作用的把握。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构上:照应了开头“我回去参加拐叔的葬礼”,内容上,总结全文,深化中心,表达了作者的忏悔和自责之情,突出了作者的感恩之心。
【点睛】
结尾段的作用:内容上: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结构上:首尾呼应,(照应前文、开头、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
13、1.示例一:人要学会适应。
示例二:人要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2.通过写露珠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状态,引出了论题及中心论点—“人要学会适应”,同时作为论据支撑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照应文题。
3.举例论证,用叶嘉莹适应环境成为蜚声中外学者的事例具体论证了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这一分论点(观点)。
4.示例:首先提出分论点: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然后列举在巴黎人们适应安静的环境的事例加以论证。最后得出了适应安静的环境,境界也会得到提升的结论。
5.示例:我们升入新的学校后,要尽快熟悉新的学习环境,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新同学友好相处,带着热情去面对新的生活,不胆怯,不多疑,真正地融入新的环境,从而拥有更加精彩的生活。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有的文章题目就是论点;有的则含在第一段中或最后一段中;少量的在文中;还有的论点则需要结合论题、论据等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时,要在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题目(或论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分析和提炼。
点睛: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
2.试题分析: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解答作用类试题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要结合文章特点。议论文开头段一般有引出论点或者论题的作用;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如果是引用了名人名言,还能起到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即可。
3.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⑤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文章列举了“叶嘉莹适应环境成为蜚声中外学者”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结合分论点或论点分析其作用。
4.试题分析:考查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解答时要结合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在梳理文章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其次”“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思路的词语,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答。注意对事实论据要作简明概括;表述中要分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以谈论主观感受想法为主,一般没有固定答案,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但要注意观点正确。
三、语言表述
14、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 叫紧张 紧张就像夜色里赶路的人,人月出月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此类题要审清题目要求,包括字数、句式、修辞等隐含要求,然后根据要求认真作答。注意前后句句式:“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就像……,任……”示例: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勤奋,勤奋就像大海上拼搏的水手,任日晒雨淋。
四、写作
15、幸福在身边
幸福,真的就存在于我们身边。过去,我曾固执地认为不是,常常沮丧哀叹:我没有遗忘幸福,但幸福却遗忘了我。
不幸,挫折,困难,痛苦,坎坷。我默默地咬着牙坚持,心里却在暗暗抱怨:上帝太不公平,幸福女神总是忘记了履行她那“人人平等”的职责,又偷偷睡懒觉去了。
甚至为了找到所谓的幸福,我翻阅了眼前的一座座大山,不顾那些曾经流下的汗水、滴落的泪水和划开的伤口。直到看到山后的大海,在无意中打开身上的口袋,才哭笑不得地发现幸福就在我的身边。
“天啊,幸福就在我的身边!”我惊喜,蓦然发现:在家的早晨,妈妈亲手热好的牛奶中有幸福;在校的夜晚鸦雀无声,专心致志,从李白到杜牧,从巴金到冰心,优美伤感的字里行间有幸福:在安静书法时,淡淡的墨香,字字斟酌的点撇横竖捺,端正美观的作品中有幸福;孤独无助时,好友一声短短的安慰、一轻轻的抚背中有幸福;尴尬无奈之际,同学那宽容的微笑、理解的问候中有幸福??这太多太多、太重太重、太深太深的幸福,在懵懂的当初怎么就未曾感受到呢?
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对此撇撇嘴地讽刺道:这也算时幸福吗?幸福,应该是功成名就;幸福,应该是腰缠万贯披金戴银;幸福,应该是考取高分,事业学业蒸蒸日上;幸福,应该是华车名宅,潇洒挥霍••••••对,我承认,有些时候,拥有票子、房子、车子和位子是很幸福,但是那些都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而收获来的。那么,没有这一切是不是就不幸福了?难道就要唉声叹气,终日以泪洗面吗?答案是:不。古希腊哲学家就告诉我们:幸福是消极的,只要不痛苦就是一种。不是吗?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没有察觉,正因为它如空气一般让人容易忽视地存在于身边。拥有那温暖的倾斜在身上的阳光也是幸福吗?在冰天雪地中的因纽特人最清楚;拥有三天光明也是幸福吗?因地震在废墟中被黑暗充斥着内心的人会告诉你;拥有明亮的教室与友好的伙伴也是幸福吗?那些失学而孤单痛苦着的儿童们会让你坚信不疑;甚至父母的训斥也是一种幸福??当你离家出手的时候就会明白。
幸福,并非遥远得如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即。能够去欣赏地平线上某个神秘美丽的月光森林,诚然是一种幸福;享受今天盛开在窗台上的茉莉,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解析】
半命题作文让考生感到好写,能写出自己喜欢的文字,这有利于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贴近自己生活的材料讲行写作。此半命题作文适合于各种文体,更利于考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示语简单明白,涵盖的范围广泛,文题也让考生没有陌生感,容易理解,写起来不容易跑题。“幸福在 ”可以自由填写,可以是地方,可以是具体活动,且不做文体要求,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熟悉的事来写,确定好中心思想,进行展开即可。
点睛:半命题作文,学生首先要突破补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补题,使之成为命题作文,然后再按照考场作文的命题作文进行写作创新,力求做到:首先,立意要有突破,不写大众化观点和中心,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中心主旨;其次,选材有所突破,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典型的熟悉的和真实的材料进行写作,能做到贴近生活;再次构思要新,无论从内在技法和外在包装能做到与众不同,独立出众;最后语言要新,善用修辞,能学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024年湖州市重点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湖州市重点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经典,悟人生,综合性学习,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重点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重点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填空,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题目,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重点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重点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完成,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