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挑山工》教学设计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9034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挑山工》教学设计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9034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5 挑山工教案设计
展开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读文方式,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而先登上极顶”的行动中,学习挑山工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地向上攀登的精神。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语境,理解词义及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词语和句子在文中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感悟课文的语言准确性和艺术感染力,为今后学生的习作打下基础。
3. 引导学生能从具体的感性形象中提炼出相关的道理,激发学生从小树立奋斗目标,明确做事要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坚忍不拔,永不停歇。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做事要一心向着目标,努力向着目标奋力攀登的精神。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及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师: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挑山工》这一课。(师板书课题。)
师:通过前面读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是挑山工吗?
生:肩挑重物上山。
师:“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泰山是一座怎样的山?谁知道?
(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回答。)
生1:泰山是五岳之首,很雄伟,我登过泰山。
生2:泰山有“十八盘”,听说很陡的。
生3: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最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观”。
师:在这样雄伟而陡峭的山路上,行走都很难,更别说肩挑重物往上攀登了。可想而知———
生:很难。
师:那么在泰山上做挑山工,他们要走什么样的路线?
(生练读。)
师:路程长了,用的时间应该比游人多,是这样的吗?
(生表示同意。)
师:这就奇怪了,但挑山工却走得比游人都快,为什么呢?用作者冯骥才的话说,这真是个不解之谜。
二、读书释疑
(弄清挑山工速度不慢的原因。)
1.作者的这个疑问是怎么解决的呢?文中作者和挑山工几次相遇?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相遇地点的语句,找到作者对挑山工的描写。
(生边读书,边画出相关语句。)
作者和挑山工第一次相遇是在山下,山下相遇作者是怎样描写挑山工的呢?
(生找到描写挑山工外貌的句子读出来。)
第一次相遇作者对挑山工进行外貌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
2.作者紧紧抓住了做挑山工这个职业的人又矮又黑的鲜明特点,看来描写人物外貌抓住典型特征很重要。
山下相遇,作者和友人很快超过了这个挑山工,不知不觉来到了回马岭,读一读作者此时对挑山工的描写。
大屏幕出示句子:
“他把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生同桌练读、试读。)
3.作者和挑山工第三次相遇是在五松亭,作者刚要歇歇脚,猛然发现有个人在那株姿态奇异的古松下整理挑子,那正是他。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书上有一个词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
你能不能给“惊异”换个词?
4.在和挑山工的对话中,作者解开了心中的谜团,让我们看看作者和挑山工的对话吧!
(出示对话。)
我:“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在我们前头了?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挑山工:“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走的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也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要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我们
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您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生多种形式练读对话。)
挑山工这样肩挑重物,路线曲折地登上高而陡的泰山是一天两天吗?你从哪读到的?
(生读出相关语句。)
5.有一种能力叫概括,老师考考你的概括能力,刚才你理解到的挑山工与游人的不同,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你的理解吗?
预设1:因为挑山工不东看西看,所以登山时节约了很多时间。
预设2:因为心中有目标,所以挑山工不停歇地一直往前走。
三、深化明理,感悟人生
1.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挑山工的?
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
到了回马岭,我们休息,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
爬到五松亭,我们看见有个人在整理挑子,那正是他。
根据事件提示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吧!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我”发现挑山工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我”遇到一位挑山工,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交谈中受到启发。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我”画了一幅画激励自己。
3.默读第一部分,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
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
什么是折尺形?
在纸上画一画挑山工的行走路线吧!
4.思考: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能够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着台阶。
可以省些力气。
担着重物走直线,膝盖会受不了。
按常理来说,挑山工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比游人慢,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
第1、2句把游人和挑山工登山的走法作比较,游人很“随便”,挑山工却步步踩实,不能耽误。前者无时间限制,重玩乐;后者要把握时间,重坚持。第3、4句解释走法不同的原因“一个劲往前走”,这是完成任务、到达成功的最好办法。这段话道出了挑山工速度不慢的两个秘诀:步步踏实,持续前行。
四、点明中心,结束全文
1.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挑山工朴素的话里包含几层意思?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挑山工朴素的回答包含四层意思:一是挑山工和游客走的是同一条道;二是游人落后的原因是走走停停;三是挑山工与游人登山的目的不同;四是挑山工一个劲儿地往前走。说明挑山工为了登上山顶送货,只能脚踏实地、不停地向上攀登。他的话语中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只有踏踏实实、永不停步地去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2.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想一想,作者需要些什么呢?
作者需要挑山工那种看准目标、不怕重压、步步踏实、不断攀登的精神。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步感知,理解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明确任务,认识挑山工,登山方式,感受品质,拓展阅读,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6d7a0b383f1fc30b799c63fb30b9fca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