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串联专题课件0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清朝前期》(含答案)
展开一、明朝时期1.政治制度(1)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2)内阁制度形成: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
2.社会经济(1)农业①农耕技术: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②农业著作: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2)手工业①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②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③制瓷: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3)商业①工商业市镇:明朝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②商帮: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势力雄厚,形成了大商帮。③外贸:瓷器外销;明代烧制出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4)经济政策①“重农抑商”政策的继续推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海禁”政策规定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3.思想文化(1)思想方面①王阳明: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思想核心是“致良知”,特别强调“知行合一”。②李贽:否认孔孟学说的权威性,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学说,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主张个性自由发展。(2)科学技术①《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②《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3)文学艺术①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②戏曲:明传奇和昆曲。③绘画:文人画代表作品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二、清时期1.政治制度(1)清朝初年:设内阁、六部,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①背景: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②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③特点:“勤”“速”“密”。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2.社会经济(1)手工业: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丝织业中心;制瓷业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商业:晋商和徽商实力强大;苏州以及盛泽镇、汉口镇等商业市镇兴盛。(3)外贸: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大量外销;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4)经济政策①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思想文化(1)思想①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工商皆本。②顾炎武:提出“众治”主张,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③王夫之: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2)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聊斋志异》等。(3)艺术①绘画和书法: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如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②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发展于同光年间,成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
1.有学者认为,由于明代以后实行分区或分省定额录取进士,各地考上的官员参与“廷议”,许多科举出身者未做官而成为乡里或地方与官府打交道的代言人。据此推知,科举制( )A.避免了考官与考生结党营私现象B.有利于社会重学重教风气的形成C.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D.起到了调动知识精英参政的作用
解析: 材料强调了科举制下士人参与政治的热情,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有关科举制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考上的官员参与‘廷议’”“科举出身者未做官而成为乡里或地方与官府打交道的代言人”,可知无论科举做官,还是科举出身未做官者,都积极参与政治,故D项正确。
2.明代浙江杭州百货所聚,湖州的丝,嘉兴的绢,绍兴的茶酒,处州的瓷器,温州的漆器,金华的火腿等,“皆以地得名”。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B.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艰难C.区域贸易重视地方保护主义D.手工业区域分布相对平衡
解析:根据材料中“湖州的丝,嘉兴的绢,绍兴的茶酒”等,可以看出手工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故A项正确;明代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较快,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地方保护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了浙江一省的生产产品,不能说明手工业区域分布相对平衡,故D项错误。
3.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可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他要求在京满汉大臣、各省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职衔低微的官吏密奏权。密折制度运作特点与以下哪一机构最相近( )A.军机处B.中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密折制度的特点是效率高、保密性强,这与军机处特点相似,故A项正确;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故B项错误;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故C项错误;枢密院负责军事,故D项错误。
4.根据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B.小农经济的影响C.市镇经济的发展D.坊市制度被打破
解析:1820年,清朝经济衰败,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清朝时,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扩大了消费市场,引起城市人口增多,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商业发展带动的,中国古代市场份额是一定的,清朝时市镇经济的发展分割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从事商业的人口向市镇转移,因而大城市的人口比例下降,故C项正确;坊市制度在宋朝时被打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5.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这表明他( )A.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B.肯定“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C.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D.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析:根据材料“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得出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故B项错误;王夫之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不同于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世之有鼎革也”得出王夫之主张改革,但其并没有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D项错误。
6.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 )A.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B.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C.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D.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解析:题干中《水浒传》中的武松是反叛封建礼教的代表,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一定时期的文学总是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价值观,故C项正确;这些小说的内容也有反封建的内容,与民主思想不矛盾,故D项错误。
7.从秦到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繁复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代虽然确立了郡县制这一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但由于它的残暴统治,郡县制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刘邦自然不愿重蹈秦朝短命的覆辙……采用的是……混合体。……在《后汉书·刘焉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灵帝中平五年,朝廷派中央的高级官员——九卿,出任州牧,“镇安方夏”,“州任之重,自此而始”。……自秦代以来的郡县二级制,便变成了州—郡(国)—县三级制。——李晓杰《体国经野——历代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朝)与前朝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色。……元朝行省制度的定型,标志着行省作为常设地方大行政区地位的确立。……就全国范围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设立数目有限的行省,代表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方进行管理,中央再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确实也是一种具有明显优点的统治模式。——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划和地方政府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并说明他采用这一体制的原因。东汉地方上出现的新行政设置“州”与西汉时形成的哪一制度有关?参考答案:混合体:郡国并行制。原因:郡县制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刘邦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辙。制度:刺史制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就全国范围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并说明行省制的优点。参考答案:说明:元朝除行省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二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优点: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参考答案: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都以加强中央集权为根本目的,外在形式变化,但根本性质不变。
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二阶段四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__明朝至清朝前期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二阶段四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__明朝至清朝前期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定位线索化,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第1编 中国古代史 板块1 通史横向整合 第5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第1编 中国古代史 板块1 通史横向整合 第5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7讲明朝的建立和清朝前期的鼎盛与危机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7讲明朝的建立和清朝前期的鼎盛与危机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通史概览脉络理清,高考聚集知识整合,续上表,真题研析考向探究,答案A,答案B,随堂巩固效果落实,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