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第一章《声现象》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如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 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
C.建筑师利用了声音的折射原理 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
3.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可用来研究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4.如图所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 Hz,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500 Hz.当它们从你的身后飞过时,你
A.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 B.只能听到蜜蜂的声音
C.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能听到 D.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听不到
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6.地下自来水管爆裂,检漏工人常用木棍或金属棒“听漏”(如图所示),用木棍或金属棒的目的是
A.增大声源振动的频率 B.使声音沿固体传播改变音色
C.让声音沿固体传播,听到的声音更响 D.使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增大,增大响度
7.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主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8.如图所示是蚊子和老牛的一段对话,下列对这段对话的描述正确的是
A.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
B.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
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
D.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
9.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子时,两个杯子就会发出相同的声音。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不能发出声音
B.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能发出声音,产生了共鸣
C.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甲的音调较低
D.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乙的音调较低
10.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11.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
A.山谷中有磁场,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
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
C.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
D.山谷中有不同的声音传播介质,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我们到学校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和反馈信息的过程,人类接受信息的一个最重要来源是声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B.我们不能够直接听到超声波
C.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D.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14.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15.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6.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 331 | 煤油 | 1324 |
空气(15℃) | 340 | 水(常温) | 1500 |
空气(25℃) | 346 | 海水(25℃) | 1531 |
17.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哪些问题?请你写出一个:____________。
18.小提琴声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动(如图所示),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的。这一振动的传递过程说明____和____都能传声。
19.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来判断的;有的学校在走廊里悬挂“禁止大声喧哗”的警示牌,目的是在声音的____处减弱噪声。
20.如图,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 ;其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
21.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瓷编钟_______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瓷二胡还是瓷笛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22.一天,王皓放学回家,刚进家门时听到电视里传来:“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他一听便知是达州青年歌手黄英在唱。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他奶奶称赞黄英的声音很尖,这是指她唱歌时发声的______高。
23.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___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____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____处减弱噪声。
24.如图是小岩自制的小乐器,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又在小盒的两端各放一支笔,用来拉紧橡皮筋,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 发出声音,如果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 不同,所发出声音的 也不同。
25.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说——《太空漫游记》.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26.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______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27.下列实验或实例,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往鼓面上撤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用手按住鼓面,泡沫屑停止跳动,鼓声消失.说明 。
(2)用手机甲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乙,能看到手机乙显示手机甲的号码,却听不到手机乙响铃.说明 。
28.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① | 钢 | 20 | 0.3 |
② | 钢 |
| 0.7 |
③ | 钢 | 40 | 0.5 |
④ | 尼龙丝 | 30 | 0.5 |
⑤ | 尼龙丝 | 40 | 0.5 |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
29.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过程结论 | 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1)①重敲256 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 (2)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 ③换用512 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 |
30.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
探究内容 |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 “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 3cm |
|
做法 |
|
|
观察内容 |
|
|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 D 3. B 4. B 5.C 6. A 7. A 8. C 9. C 10.C
11.C 12.D 13.C 14.C 15.C
16.小 温度
17.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空气可以传声、声音具有能量等)
18.固体 气体
19.音色 产生(声源)
20.小 空气
21.振动 音色
22. 音色 音调
23.振动 音色 声源
24.振动 频率 音调
25.听到空中传来的雷声 真空不能传声
26.液体 9
27.(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8.(1)③⑤ (2)④⑤ (3)20
29.振动 振幅 振动 频率
30.
| 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 探究“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 |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
| 3cm |
做法 | 击拍塑料膜 | 轻拍、重拍塑料膜 |
观察内容 | 烛焰是否摆动 | 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
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 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与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