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 课时跟踪练+专题突破练习(含详解)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专项突破《生物变异原因及类型的实验探究》(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专项突破《生物变异原因及类型的实验探究》(含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判断方法,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根据题意确定图中变异的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判断方法
3.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
(1)类型eq \b\lc\{(\a\vs4\al\c1(显性突变:aa→Aa(当代表现),隐性突变:\a\vs4\al(AA→Aa(当代不表现,一旦,表现即为纯合体))))
(2)判定方法。
①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
②让突变体自交,观察子代有无性状分离而判断。
4.根据题意确定图中变异的类型
(1)若为有丝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受精卵等),则只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2)若为减数分裂,则原因是基因突变(间期)或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
(3)如右图所示,若题目中问造成B、b不同的根本原因,应考虑可遗传变异中的最根本来源——基因突变。
(4)若题目中有××分裂××时期提示,如减Ⅰ前期造成的则考虑交叉互换,间期造成的则考虑基因突变。
[例题] 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A(长翅)和a(残翅)与控制体色的基因B(灰身)和b(黑身)位于Ⅱ号常染色体上(如右图所示);控制眼型(圆眼和棒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1)若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分别为W、w,现用纯合长翅灰身红眼雌果蝇与纯合残翅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获得F1,将F1的雌雄果蝇交配获得F2。若用亲本中的隐性个体与F2中长翅灰身红眼果蝇杂交,所得后代中残翅黑身白眼雌果蝇占______。若F2中出现了长翅灰身白眼果蝇,这最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填“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造成的;若F2中出现了长翅黑身红眼果蝇,这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填“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造成的。
(2)现有一群圆眼果蝇中出现了一只棒眼突变体雄果蝇。欲知其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具体操作是:
①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该棒眼突变体雄果蝇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确定棒眼是显性突变;
③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确定棒眼是隐性突变。
解析:(1)纯合长翅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XWXW,纯合残翅黑身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XwY,杂交获得的F1基因型为AaBbXWXw和AaBbXWY。F1的雌雄果蝇交配获得F2,F2中长翅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_B_XWX-。与亲本中的隐性个体aabbXwY杂交,由于翅型和体色都在Ⅱ号染色体上,因此,所得后代中残翅黑身白眼雌果蝇占eq \f(2,3)×eq \f(1,2)×eq \f(1,2)×eq \f(1,4)=eq \f(1,24)。由于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A(长翅)和a(残翅)与控制体色的基因B(灰身)和b(黑身)位于Ⅱ号常染色体上,而控制颜色(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F2中出现了长翅灰身白眼果蝇,最可能是由于基因自由组合造成的;若不考虑眼色遗传,由图示中A基因和B基因及a基因和b基因的位置关系可知,正常情况下,F2只会出现长翅灰身果蝇、残翅黑身果蝇。而F2出现了长翅黑身果蝇,这最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B→b)或交叉互换(在形成四分体时,B所在的染色单体和b所在的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造成的。
(2)①由于控制眼型(圆眼和棒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所以要确定突变是隐性突变还是显性突变,可选择纯合圆眼雌果蝇和该棒眼突变体雄果蝇杂交。②若子代雌果蝇均为棒眼,雄果蝇均为圆眼,说明为显性突变;③若子代无棒眼个体,即雌雄果蝇都是圆眼,说明为隐性突变。
答案:(1)eq \f(1,24) 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2)①圆眼雌果蝇 ②雌果蝇都是棒眼,雄果蝇都是圆眼 ③雌雄果蝇都是圆眼
1.小鼠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正常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F1雌鼠全为弯曲尾,雄鼠全为正常尾。请回答:
(1)控制小鼠尾形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且弯尾性状为________性。
(2)在一次正常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中,F1中出现了一只正常尾雌鼠(T),推测可能是父本产生配子时B基因突变为b或B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断缺失所致,为检验是何种原因所致,某研究小组让这只正常尾雌鼠(T)与弯曲尾雄鼠交配得F1中的雌鼠全为弯曲尾,再让F1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得F2, 若F2幼鼠中雌∶雄=________,则为B基因突变为b基因所致;若F2幼鼠中雌∶雄=________,则为B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断缺失所致。
解析:(1)正常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F1雌鼠全为弯曲尾,雄鼠全为正常尾,后代雌雄表现不一样,且雌性后代与父本表现型相同,雄性后代与母本表现型相同,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正常尾是隐性性状,弯曲尾是显性性状。
(2)F1中出现了一只正常尾雌鼠(T),若是父本产生配子时B基因突变为b,则该小鼠基因型为XbXb,让这只正常尾雌鼠(T)与弯曲尾雄鼠(XBY)交配所得F1中的雌鼠全为弯曲尾(基因型为XBXb),再让F1雌鼠(XBXb)与弯曲尾雄鼠(XBY)交配得F2,F2幼鼠中雌∶雄=1∶1;若是B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断缺失所致,则该小鼠基因型为XbX-,让这只正常尾雌鼠(T)与弯曲尾雄鼠(XBY)交配所得F1中的雌鼠全为弯曲尾(基因型为XBXb、XBX-,且二者各占eq \f(1,2)),再让F1雌鼠与弯曲尾雄鼠(XBY)交配得F2,后代中基因型为:eq \f(1,2)(XBXB、XBXb、XBY、XbY)、eq \f(1,2)(XBXB、XBX-、XBY、X-Y),其中X-Y致死,则F2幼鼠中雌∶雄=4∶3。综上所述,若F2幼鼠中雌∶雄=1∶1,则为B基因突变为b基因所致;若F2幼鼠中雌∶雄=4∶3,则为B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断缺失所致。
答案:(1)X 显 (2)1∶1 4∶3
2.某野生矮茎豌豆种群中发现了几株高茎豌豆,经基因检测,该突变性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方案判定基因突变的类型。
解析:
答案:让突变体自交,若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该突变为显性突变;若自交后代未出现性状分离,该突变为隐性突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热点微练21 有关变异类型的实验探究,共6页。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专项突破《兴奋传导、传递方向及特点的实验探究》(含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本思路,实验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专项突破《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含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