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14单元第6讲《生态工程》(含详解)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14单元第6讲《生态工程》(含详解)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14单元第6讲《生态工程》(含详解)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14单元第6讲《生态工程》(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14单元第6讲《生态工程》(含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 生态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B. 我国古代农民实施的无废弃物农业所包含的生态学原理是物质的循环再生C. 在林业工程建设时主要考虑的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D. 我国南方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体现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2. (丹阳高级中学)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 (  )A. 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 B. 整体性原则和生态工程C. 循环经济和工程学手段 D. 无污染原则和生态工程3. (新沂模拟)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 整体性原理C. 物种多样性原理D.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4. “1+1>2”体现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 (  )A. 物种多样性原理B. 整体性原理C. 协调与平衡原理D. 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5. (扬州四模)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B.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C. “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是湿地恢复工程的重要方针D. 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原理是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
    6. (南京外国语学校)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生态系统的维持,人的作用非常关键B. 该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C. 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D. 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7. 为了解决目前粮食短缺和环境与资源被破坏的问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 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②④ D. ③④⑤8. “生物圈2的失败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与自然和谐共处非常重要B. 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是无价之宝C. “生物圈2是不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该工程对人类认识自然的研究毫无用处D. 迄今为止人类仍然没有能力去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9. 对过度开发的海边滩涂进行湿地人工恢复的研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研究应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B. 人工恢复湿地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C. 恢复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D. 调查湿地上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需要随机取样10.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和整体性原理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B. 我国南方的桑基鱼塘通过将单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是运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的典型实例C.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是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D.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工程恢复关键在于植被的恢复以及为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二、 多项选择题11.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事例,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有关事例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A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循环再生B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C太湖中水葫芦疯长,破坏水体生态系统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D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反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2. (南京一模)下列关于下图所示人工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生态系统由于饲养猪、鸡延长了食物链,最终使人获得的能量减少B. 蝇蛆和蚯蚓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可促进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C. 合理使用农家肥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增加大气中CO2浓度,利于葡萄和蔬菜增产
    D. 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13.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 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B. 若在果树间间作绿肥类杂草,能导致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增加,可能有效控制果园中某些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对果树的危害C. 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D. 建沼气池处理垃圾、粪便和植物枝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三、 非选择题
    14. (2014·重庆卷)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请分析回答:(1) 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下图所示。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    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       ,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    ;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    加剧。  (2) 通过人工林建设的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15. 某同学为研究农业废弃物及其处理方法,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即将少许干稻草切碎装入一试管中,加塞,管塞中央打孔用一玻管插入,连通气体干馏装置,然后用酒精灯灼烧试管底部,结果发现:装有稻草的试管底部变黑,导管壁有浅黄色粉末,干馏出的气体有刺激气味。请分析回答:(1) 请帮这个同学拟一个实验课题:                    (2) 请推测该实验中,试管底部变黑的原因是稻草中含有大量的    元素,刺激性气味可能是燃烧过程中产生了    (3) 为了避免燃烧产生的    气体对温室效应的影响,现提倡无废弃物农业,该模式遵循了    原理。 (4) 请帮该同学设计使稻草变废为宝、节源增效的无废弃农业处理方法: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1. C 解析 在林业工程建设时主要考虑的是整体性原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除此之外,社会习惯、法律制度等也都对生态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2. A 解析 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3. A 解析 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即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4. D 解析 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1+1>2”5. B 解析 物质可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6. C 解析 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并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7. B 解析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对土壤造成破坏,同时农药对人体也有害;开荒辟地、围湖造田,使草原或森林、湿地被改造,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违背;我们可以合理开发现有的生物资源、寻找新的粮食资源,合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等。8. C 解析 生物圈2实验的失败使我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即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是无价之宝;迄今为止人类仍然没有能力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9. B 解析 湿地人工恢复的研究应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A正确;人工恢复湿地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恢复后该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正确;调查湿地上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需要随机取样,D正确。10. B 解析 桑基鱼塘通过将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运用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11. ABC 解析 无废弃物农业指的是本系统内产生的废弃物,又成为本系统内或另一个系统的原料,因此遵循的是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A正确;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实际上是在增加生物的种类,提高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增强人工林的抵抗力稳定性,B正确;太湖中水葫芦疯长,破坏了当地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正确;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的农民生活问题,否则容易造成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这涉及的是整体性原理,D错误。12. BCD 解析 该生态系统由于饲养猪、鸡延长了食物链,将废弃物再利用,人获得的能量增多;蝇蛆和蚯蚓是分解者,可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农家肥经过分解后可以产生CO2和无机盐,所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大气中CO2浓度,利于葡萄和蔬菜增产;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13. CD 解析 食物链延长不会改变能量的传递效率;建沼气池处理垃圾、粪便和植物枝叶,目的是增加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实现废弃物中能量的利用。14. (1) 分解者 种子或繁殖体 增强 竞争 (2 )整体性(系统论)解析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分解者的功能是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废弃采石场开始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由于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能使群落中植物物种数迅速增加;t1t3植物物种数变多,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群落中的植物物种数增加,相互争夺资源(如阳光、水)和空间越激烈,竞争加剧。(2) 生态系统改善后,考虑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体现了整体性原理。15. (1) 稻草秸秆等废弃物被大量燃烧对环境污染的危害 (2) 碳 二氧化硫 (3) 二氧化碳 物质循环再生 (4) 用于饲养牲畜、用于堆肥或沼气发酵、秸秆等废弃物还田(三种方法写一种即可)解析 (1)(2) 此实验是研究废弃物及其处理方法,也即农村常见的焚烧秸秆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干稻草中含有大量的C,当其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毒气,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3)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其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14单元第4讲《动物细胞工程》(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14单元第4讲《动物细胞工程》(含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14单元第3讲《植物细胞工程》(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14单元第3讲《植物细胞工程》(含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14单元第1讲《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与操作程序》(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14单元第1讲《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与操作程序》(含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