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力学作图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力学作图,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图题.,作图题,请按下列要求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力学作图 专题训练1.体能测试中,推出去的铅球运动轨迹,请在图中作出铅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作图题.(1)如图所示,重20N的小球被扔出后在空中飞行,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_______。(2)如图所示,悬挂的小球被振动的音叉弹开,请画出小球在图示位置所受的重力和拉力意图________。(3)如图所示,箱子随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起向右匀速行驶,请画出此时箱子受力的示意图________(不计空气阻力)。3.如图所示,若不计水的阻力,请画出潜水艇在水中加速上浮时所受力的示意图(O为力的作用点)4.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为6牛,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物体所受的重力G。5.作图题。(1)如图甲,是小明在学习重力后观察到放在桌面上容器中水面的情形,现在容器底部左端垫一木块如图乙,水没有溢出,请用铅笔在图乙中画水面的大致位置_______。(2)如图丙,手压缩弹簧时,拇指对弹簧的压力为,在图中作出大拇指所受弹力的示意图_______。(3)如图丁,物体正冲上粗糙的斜面,在图中作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_______。6.(1)重为12牛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对地面的压力F。(2)如图所示,这是一名男生奔跑过程中左脚腾空、右脚着地的一瞬间,请画出此刻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A点是作用点)7.如图所示,烧杯内水中的小球正在下沉,不计水的阻力,请做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并做出烧杯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8.如图所示,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9.如图一小球静止在水面上,请作出小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10.请按下列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请画出橡皮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______。(2)画出乙图中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所受力的示意图______。11.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提升重物,杠杆ABO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杠杆所受拉力F的力臂l。12.如图,重为4N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13.斜面上静止的小球,画出小球的重力和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14.如图所示为测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装置:拉动小车向左做加速运动时,画出此时木块受力示意图。15.分析向右加速运动的小球的受力情况16.(1)如图所示,木块沿着斜面向上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示意图和木块对斜面的压力N的示意图。(2)如图所示,重为40N的物体被60N的压力压在墙面上静止不动,请用力的示意图作出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的力,并标明力的符号、大小和单位。17.作图题:(1)如图所示,天花板上用细线吊着一个小球,画出细线对天花板的拉力______;(2)小球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画出小球在A位置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_____;(3)如图所示,在图中画出人走路时脚底A点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______。18.按要求作图:(1)如图(1),小球静止,作出小球所受各力的示意图______;(2)如图(2),带电小球A悬停于带同种电荷的球M正上方,请作出A受力的示意图______;(3)如图(3)所示,当小车处于某一运动状态时,水杯内的水面出现这一情景(水杯在桌上没滑动),画出水杯(水和杯的整体)所受力的示意图______。
参考答案:1.【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铅球重心(球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2. 【解析】(1)小球在飞行中受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小球的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大小为20N,如图所示: (2)小球被振动的音叉弹开,同时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沿绳向上,二力的作用点画在小球的重心上。如图所示:(3)箱子放在水平向右匀速行驶的汽车上,所以箱子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可以将力的作用点选在箱子的中央,画带箭头的线段表示重力和支持力,如图:3.【解析】潜水艇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由于潜水艇在加速上浮,所以浮力大于重力,如图所示:4.【解析】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大小为G=6N,选取标度为3N,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使线段的长度为标度的2倍,并标出重力的符号和大小,如图所示:5. 【解析】(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具有流动性,所以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平的,水面如图所示:(2)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作用在拇指上,方向水平向右,故画出弹簧对拇指的弹力示意图,如图所示:(3)物体向上运动,所以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6.(1) ;(2)【解析】(1)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12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选取标度为6N,过压力的作用点,沿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使线段长度为标度的2倍,如图所示:(2)向右奔跑的男生,与地面接触的这只脚有向左滑动的趋势,因此鞋底受到地面对它向右的摩擦力,作用点在鞋底与地面的接触点(A点),支持力的作用点也在A点,方向竖直向上。过A点分别沿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明字母f和F,如图所示:7.【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因为小球下沉说明浮力小于重力,故从小球的重心分别做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线段和竖直向上带箭头的线段,向下的线段要比向上的线段长,即分别为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在斜面上靠近接触面的位置做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带箭头的线段即为斜面受到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8.【解析】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由于木块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故木块还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9.【解析】由于小球漂浮在水中,故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上,作图时要注意两条线段长度应相等,示意图如下10. 【解析】(1过橡皮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和沿绳子指向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重力和拉力,用符号G和F表示,如下图 (2)在斜面上匀速下滑的物块受重力G、支持力F和摩擦力f的作用,其中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于物体的下表面向上,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如下图11.【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物的重心画一条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即为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绳子对杠杆的拉力作用在B点,拉力的方向斜向右上方,过支点O作这条拉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拉力F的力臂L。如图12.【解析】由于小球漂浮在水面上,所以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小球的重力作用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所以,过重心作竖直向上并标出大小为4N,即浮力F浮,如下图13.【解析】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过压力的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如下图14.【解析】拉动小车向左加速运动时,木块静止不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测力计的拉力和小车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从木块的重心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画出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从木块的重心沿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画出拉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5.【解析】向右加速运动的小球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从小球的重心沿竖直向下和沿绳子向上分别画出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6.(1)(2) 【解析】(1)木块A沿着静止斜面向上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下,作用点可标在木块A的重心上,木块对斜面压力垂直斜面向下,作用在木块与斜面接触处,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2)由图知,物体静止,所以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受到压力和墙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f=G=40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17. 【解析】(1)细线对天花板的拉力作用在天花板上,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如下图所示:(3)人在走路时,后脚向后蹬地,脚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所以地面对脚有向前的摩擦力,如下图所示:18.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到,小球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作用,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绳子对小球的拉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沿绳子的方向,竖直墙壁对小球的弹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水平向左;这三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2)从图中可以看到,带电小球A处于静止,受到重力作用,作用点在小球A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由于小球A和球M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则小球A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作用点在小球A的重心;这两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3)从图中可以看到,水杯内的水往左倾,说明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而水杯内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往左倾,把水和杯作为一个整体,它受到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桌面对它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桌面对它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这三个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力学作图+专题训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作图,请按要求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力学作图,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力学作图+,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作图,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