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陕西省商洛市高考一模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
产业梯度系数(IGCij),反映i行业所处产业在j地区的竞争优势。一般认为,若IGCij>1,则表示i行业在j地区处于较高的梯度水平,具有一定的区域行业竞争优势和合作基础;若IGCij<1,则表示i行业在j地区处于较低梯度水平,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相对较弱。下表示意不同年份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梯度系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梯度系数的变化表明( )
A. 省(市)际产业梯度系数差异呈缩小趋势B. 钢铁产业由天津、河北向北京转移
C. 天津钢铁产业的竞争优势上升D. 河北钢铁产业已丧失竞争优势
2. 2016年天津成为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的第一梯度地区,主要得益于天津( )
A. 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制造业的发展B. 较河北更具有土地、劳动力成本等优势
C. 土地、劳动力等成本日益上升D. 能源、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从2005年至2016年,北京与天津之间钢铁产业系数并没有缩小,A错误;北京的钢铁产业系数明显下降,因此钢铁产业并没有由天津、河北向北京转移,B错误;天津钢铁产业梯度系数呈上升趋势,因此天津的钢铁产业的竞争优势上升,C正确;河北的钢铁产业梯度系数有下降,但仍然大于1,因此河北钢铁产业并没有丧失竞争优势,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天津的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钢铁产品原材料,使得天津仍然成为为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的第一梯度地区,A正确;河北比天津更具土地、劳动力成本等优势,B错误;随着经济发展,天津土地、劳动力等成本日益上升,这将导致天津的产业优势降低,C错误;能源、生态环境压力加大,钢铁等传统重污染企业的优势减小,部分企业将不得不开始产业转移,D错误。故选:A。
【点睛】19世纪开始,钢铁工业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靠近大煤田。20世纪初期开始,钢铁工业以铁矿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靠近大铁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钢铁工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钢铁工业区位经历了“移煤就铁”——“移铁就煤” ——移煤铁就市场的变化。钢铁产业越来越看重消费市场。
山竹是一种价格昂贵的水果,被誉为“热带水果皇后”,其树可长到7~25m高,从幼苗到结果至少需要5~6年。我国海南农民规模化种植山竹的意愿较低,其商品化种植规模不足千亩,目前国内销售的山竹多从泰国、印尼等国进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进口山竹相比,海南山竹的竞争优势在于( )
A 品质好B. 上市时间早C. 产量高D. 距市场近
4. 海南农民规模化种植山竹意愿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投资回报慢②国内竞争激烈③采收难度大④寒潮威胁严重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5. 为在短期内提高海南农民规模化种植山竹的意愿,最可行的措施是( )
A. 发展冷藏保鲜技术,扩大销售范围B. 加大深加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C. 套种其他经济作物,增加土地产出率D. 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劳动力投入
【3~5题答案】
【答案】3. D 4. B 5. C
【解析】
【3题详解】
山竹被誉为“热带水果皇后”,我国海南比泰国、印尼等国纬度高,热量不足,品质差,上市时间晚于泰国、印尼等国,AB错误。商品化种植规模不足千亩,说明产量低,C错误。与进口山竹相比,海南山竹的竞争优势在于距中国大陆市场近,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据材料分析,“从幼苗到结果至少需要5~6年”,投资回报慢,①正确。“树可长到7~25m高”,采收难度大,③正确。因此海南农民规模化种植山竹意愿较低,B正确。我国种植面积小,国内竞争较弱,②错误。海南岛纬度较低,寒潮威胁小,④错误。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从幼苗到结果至少需要5~6年”,投资回报慢,为在短期内提高海南农民规模化种植山竹的意愿,最可行的措施是在山竹生长期间,套种其他经济作物,增加土地产出率,C正确。“发展冷藏保鲜技术,扩大销售范围”、“加大深加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劳动力投入”是山竹收获后的措施,不能缓解从幼苗到结果至少需要5~6年投资回报慢的问题,ABD错误。故选C。
【点睛】注意题目中的“从幼苗到结果至少需要5~6年”,投资回报慢,这是影响难民积极性的关键问题。
厚田沙地是亚热带湿润地区发育的典型风沙化土地,其生态环境脆弱,季风盛行时风沙肆虐,侵袭农田和村落。灌丛沙堆是风沙流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拦截形成的风积地貌,蔓荆是厚田沙地的主要灌丛,具有植株分枝多、匍匐生长的特征。左图示意厚田沙地地理位置,右图示意沙堆不同部位沉积物粒度参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推测粗沙与极粗沙占比最大的区域在( )
A. 迎风坡中B. 丘间地C. 背风坡中D. 坡顶
7. 该区域蔓荆灌丛沙堆坡度较缓,其沙堆形态最可能为( )
A. 盾形B. 月牙形C. 线形D. 金字塔形
8. 预测该区域沙堆未来的变化( )
A. 总体高度下降B. 总体保持不变C. 转变为月牙形D. 总体高度上升
【6~8题答案】
【答案】6. B 7. A 8. D
【解析】
【6题详解】
平均粒径从迎风坡底部至背风坡底部呈现为先变细后变粗的趋势,粗沙与极粗沙平均粒径较大,在沙堆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底部分布较多,由右图可知,海拔较低的丘间地对应的分选系数最高,粗沙与极粗沙占比最大,故选B。
【7题详解】
荆是厚田沙地的主要灌丛,具有植株分枝多、匍匐生长的特征,常形成盾状或半球形的沙堆,A正确;月形沙堆是在单一方向的风的作用下形成的,该地季风盛行,B错误;线形沙堆是在两个锐角相交的风交互作用下形成的,C错误;金字塔沙堆是在多风向,且在风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发育起来的一种沙堆,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亚热带湿润环境下沙粒贴近地表以蠕动或跃移为主,蔓荆匍匐生产、直立枝条稀疏的构型更利于沙堆形成,该区域沙堆未来总体高度上升。故选D。
【点睛】沙丘的形态主要取决于气流及其与沙质下垫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受水文、植被、地形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承德市位于40°N左右,地势纵横,山峦跌宕,节能型日光温室在该地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日光温室(下图)主要由前屋面(覆盖透明塑料)、后墙,保温覆盖物(卷帘)等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前屋面采用拱形设计将底角扩大的好处是( )
①增加地面采光面积②便于农民种植劳作③利于清理雨雪④减少建设投资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10. 后墙体为日光温室主要的蓄热保温面,为保证冬季后墙面能接受最多的阳光,后墙面的仰角最适合设置为( )
A. 15°B. 20°C. 25°D. 30°
11. 该地区冬季寒冷且晨雾较多,为保证能更好地接受阳光,前屋面应( )
A. 面向正南略偏东B. 面向正南略偏西C. 面向正北略偏东D. 面向正北略偏西
【9~11题答案】
【答案】9. C 10. D 11. B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可知,拱形设计将底角扩大,不能增加地面采光面积,故①错误;底角扩大,便于农民种植劳作,故②正确;前屋面采用拱形设计,坡度更大,更利于清理雨雪,故③正确;增加建设投资,故④错误。所以选C。
【10题详解】
该地位于40°N,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是在冬至日,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S,正午太阳高度是90°-(40°+23°26')=26°34',后墙体为日光温室主要的蓄热保温面,为保证冬季后墙面能接受最多的阳光,后墙面的仰角应大于26°34'。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所以选D。
【11题详解】
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冬季寒冷且晨雾较多,上午光照少,为保证能更好地接受阳光,前屋面应面向正南略偏西。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所以选B。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一般用H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正午太阳高度(H)=90-|太阳直射点纬度+/-所求地的纬度|,太阳直射点与所在地在同一个半球用减法,在异半球用加法。
二、非选择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休闲渔业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户外活动之一,2019年参与人数达到5010万人,约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6,全年休闲渔业产值超过500亿美元。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部,南部属热带气候,北部属亚热带气候,平均年降雨量达1300mm,年平均气温为20°C。境内地势低平,大部分地区属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平均海拔低于35m,境内有河流17116条,湖泊3万多个,还具有漫长的海岸线。佛罗里达州休闲渔业的发展依托于海岸线,在美国休闲渔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图示意佛罗里达州垂钓点分布特征。
(1)指出佛罗里达州休闲渔业的发展特点。
(2)说明佛罗里达州发展休闲渔业的有利条件。
(3)分析佛罗里达州休闲渔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有利影响。
(4)请为佛罗里达州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12~15题答案】
【答案】(1)以咸水(沿海)休闲渔业主淡水(内陆河湖)休闲渔业为辅。
(2)气候暖湿,适宜开展户外休闲活动;河流、湖泊众多,且海岸线漫长,发展休闲渔业的水城面积广阔;美国民众喜好户外休闲渔业活动,市场广阔;当地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对家庭户外休闲渔业的经济支付能力强。
(3)带动了渔具制造业汽车渔船装备业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居民户外休闲活动的多样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渔具租赁配套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4)制订休闲渔业资源保护规划,防止过度捕捞禁止非法捕捞;培养新型休闲渔业管理队伍,加强对休闲渔业管理者的生态保护教育和业务素养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和经营能力;与行业组织及企业合作开发休闲渔业项目;修复遭破坏的休闲渔业资源环境。
【解析】
【分析】该题以佛罗里达州垂钓店和垂钓产业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4个小题,涉及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特点、形成的地理条件、影响与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佛罗里达州垂钓点主要分布在沿海缓冲区,水体以浅海和沿海湿地为主,水体含盐度高,因此佛罗里达州休闲渔业的发展特点应是以沿海休闲渔业为主,内陆河湖休闲渔业为辅。
【小问2详解】
结合题中材料,休闲垂钓业需要有淡水水域和海域条件,这是发展休闲垂钓业的基础条件,佛罗里达州海岸线漫长,有广阔的垂钓海域。休闲垂钓属于一种高消费的慢生活体验,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佛罗里达州经济发达,拥有广阔的客源市场,且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本区垂钓历史较为悠久,发展休闲垂钓业,俱乐部众多,配套服务设施更为完善。
【小问3详解】
休闲垂钓业是属于第三产业,能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渔具的生产、周边配套的休闲产业等;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劳动力就业,同时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休闲垂钓业的发展也会带动本区的基础设施完善。
【小问4详解】
休闲垂钓业可能会由于垂钓量增多或人类活动增加而造成水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所以应从规划、管理、宣传、环境保护等方面作答,对出现的问题要采取对应改善措施。在规划方面,合理的规划水域的垂钓规模,控制垂钓人数,防止人数增多而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另外要建设人工养殖垂钓点,以防止自然鱼类受垂钓影响而出现大量减少,影响景区正常发展。同时要合理规划垂钓的季节,保障幼鱼更好的成长;在管理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同时景区内应该加强职工的业务培训,培养新型的休闲渔业管理队伍;在宣传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减少垂钓点附近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环境方面,要加强垂钓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海洋污染,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山是皖南山区的最高山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m,处于我国最大丰水带内。在黄山154km2景区内,花岗岩体占107km2,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河流有36源和36峡谷。黄山花岗岩地貌的各种类型的形状和分布都有迹可循,且与演化过程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黄山花岗岩地貌的演化过程,图(a)为几千万年前的黄山地貌(第一阶段);黄山花岗岩体在第三纪后期出露地表,呈穹形山体,四周被围岩山地包围;图(b)为几百万年前的黄山地貌(第二阶段):上新世(距今500万~250万年)呈穹形山体顶部和缓起伏,周边有明显切割并出现花岗岩山峰;图(c)为今日的黄山地貌(第三阶段):第四纪(距今250万年)开始古夷平面被分割,产生峡谷和高峰。
(1)指出地质作用对第一阶段黄山花岗岩穹状山体形成的影响。
(2)简述三个阶段花岗岩山峰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变化。
(3)分析穹状山体周边花岗岩山峰发育的过程。
(4)未来黄山独特的地貌将逐渐被外力侵蚀夷平,推断其是否有“回春”(花岗岩山峰地貌重新出现)的可能,并说明原因。
【13~16题答案】
【答案】(1)地壳运动导致黄山原有沉积岩层断层发育;伴随断层的运动,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花岗岩块体隆升,风化作用对上覆岩层的剥蚀加剧,花岗岩穹状山体出露。
(2)花岗岩山峰由穹状山体四周向中心发展;山峰相对高差增大;由缓丘向高山峡谷发育。
(3)穹状山体的出现使得黄山形成了放射状水系;放射状水系对穹状山体进行溯源侵蚀,边缘出现起伏和缓的花岗岩山峰;在河流侵蚀作用下,花岗岩山峰落差增大,穹状山体被切制,花岗岩山峰向中心发展。
(4)若地壳快速抬升,致使新的花岗岩穹状山体出露地面,在河流溯源侵蚀作用下将再次出现原有地貌特征;若地壳保持稳定或下沉,则难以再次形成。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山花岗岩地貌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黄山花岗岩地貌形成过程及对未来的推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岩浆活动侵入岩层形成花岗岩;结合材料信息,先有沉积岩的沉积,后有岩浆从地下深处向上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经地壳运动抬升使黄山原有沉积岩层发生断裂,利于断层发育;伴随岩体的错位运动,花岗岩块体隆起上升,外力风化作用使上覆岩层不断的被剥蚀,使花岗岩穹状山体出露。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花岗岩山峰由穹形山体四周向中心集聚发展;山峰变高,落差变大;在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下,平缓的丘陵向峡谷和高峰演变。
【小问3详解】
由材料信息“黄山是皖南山区的最高山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m,处于我国最大丰水带内。在黄山154km2景区内,花岗岩体占107km2,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河流有36源和36峡谷”可知,穹状山体的出现,导致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由中心向四周;放射状的流水对穹状山体不断地进行侵蚀,使花岗岩山峰边缘地带起伏和缓;在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下,花岗岩山体落差增大,穹状山体被切割,花岗岩山峰向中心发展。
【小问4详解】
结合前面的分析并推测可知,如果地壳快速抬升,新的花岗岩穹状山体会现次出露并凸出于地表,河流的溯源侵蚀不断地作用于花岗岩山体,使其再次出现原有地貌特征;如果地壳保持稳定或下沉,则不会再次形成现有的地貌。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出游力为客源地居民在经济能力,休假制度等方面参与户外休闲或旅游的能力。下图为厦门市2016年在国内客源市场出游力冷、热点格局分布图。
指出厦门市国内出游力客源市场的主要分布特征及影响厦门客源市场出游力的主要因素。
【14题答案】
【答案】分布特征:空间分异明显,东南地区出游力强西北地区出游力弱。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邻近效应;旅游资源差异:交通成本和休假制度。
【解析】
【分析】本题目以厦门市2016年在国内客源市场出游力冷、热点格局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客源市场的主要分布特征、影响厦门客源市场出游力的主要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据图分析,结合图例分析,厦门市国内出游力客源市场的主要分布特征是空间分异明显,热点、冷点分布差异明显,总体是东南地区出游力强西北地区出游力弱。导致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空间邻近效应或距离景点的远近;旅游资源差异,如雷同、游览价值高低等;因距离导致交通成本大小和休假制度等。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赤潮是由某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海坛海峡位于台湾海峡的西岸中部、闽江口以南,为平潭岛与福清市高山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区,两侧岸线曲折,港湾多,是南下、北上的黄金水道。根据2012~2017年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的《福建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海坛海峡赤潮频发,2011-2016年共发生11次赤潮,其中仅2012年就发生了6次赤潮。下图为海坛海峡2011-2016年赤潮发生面积与次数比例统计图。
指出海坛海峡赤潮发生面积的分布特征,并分析该海峡赤潮频发的原因。
【15题答案】
【答案】分布比较零散,总体分布位置离海岸较近,赤潮海域分布面积所占比重最大。原因:海域较封闭,海水交换作用弱,自净能力较差;与闽江口距离近,且闽江流域经济发达,河水含氮、磷物质多;位于南下北上的黄金水道上,船舶泄漏油污严重。
【解析】
【分析】该题以海坛海峡2011~-2016年赤潮发生面积与次数比例统计图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1个小题,涉及了赤潮的成因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由图可知,海坛海峡赤潮发生面积的分布特征整体上分布不均,在空间上分布零散,大致主要分布在近海岸地区,以苏澳海域最多。赤潮形成的条件主要包括水温、浮游生物、海域封闭情况、人类活动等。海坛海峡纬度较低,海水温度较高,适宜浮游生物生长;由图可知,该海域较为封闭,海水自净能力弱;福建省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类生产、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含氮、磷物质多;且是船只北上南下的主要海上通道,船舶泄漏油污严重等。
年份/省(市)
北京
天津
河北
2005
0.399
0.687
1.580
2010
0.206
1.176
1.274
2016
0.039
1.537
1.207
2023届陕西省咸阳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陕西省咸阳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陕西省镇安中学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陕西省镇安中学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陕西省宝鸡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陕西省宝鸡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