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中考真题 第五类 传统文化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中考真题 第五类 传统文化,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类传统文化一、(2021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2分)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1)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a)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b)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2)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c)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d)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3)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4)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1.选文第一段围绕“意境”展开论述,下列内容没有论述到的一项是(3分)()A.意境的创造B.意境的鲜明C.意境的演变D.意境的独创2.“写恋爱故事,就不一定非把隔壁卖豆腐的王二也写上去;画虾,可以一笔水都不画,能表现出水的感受就行。”如果把这句话放在选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3分)()A.(1)处B.(2)处C.(3)处D.(4)处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画的独特之处在于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强调表现事物的精神实质。B.选文写到不同风景有不同的特色,意在说明不同风景会带给人不同的印象和感受。C.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境的。D.如果没有意匠,诗人和画家就找不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4.选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能给我们写作以启示,对此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a):不停地写作,不断地表现,才能把握写作对象的精神实质。B.(b):把握事物的精神实质,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写出好文章。C.(c):有了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才能有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打动人。D.(d):总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没有个性和独创性。二、(2021百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性善和仁政罗汉①纵观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最重要的就是“性善”“仁政”学说。②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大家熟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也是表达性善的经典名句,体现了人人所具有“性善”的本能。③孟子的“仁政”学说,继承孔子的“德治”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的疾苦摆在国家和君王的前面。孟子认为,这是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施行仁政,必然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国家也可长治久安。在《孟子》一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孟子语重心长地劝说君王:“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可惜他周游列国,从未得到任何君王的真正采纳。④不过,儒家的治国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唐太宗李世民听取“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忠告,安抚百姓,发展生产,和周边少数民族联合,才实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历史上其他的繁荣盛世,如“光武中兴”“康乾盛世”等,莫不得益于统治者施行仁政;相反,残暴无道的君王,等待他的命运只有灭亡。⑤“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依据。“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正像他所说的那样:“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之心,古代圣王正因为有此之心,才能体恤百姓,施行仁政。⑥“性善”与“仁政”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性善是基础,仁政是推恩。只有二者融为一体,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政治才能清明顺遂,国家才会富强昌盛。(摘编自《青年文摘》,有删改)1.下列关于孟子“性善论”的主张,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恻隐之心,人皆有之”B.“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C.“仁者无敌,王请勿疑”D.“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②段运用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论述孟子“性善论”主张更有说服力。B.第④段以“贞观之治”“光武中兴”“康乾盛世”等为例,论证施行“仁政” 的重要。C.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增强语言气势。D.文章开头引出论题,结尾揭示中心论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3.下列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所写的颁奖词, 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是“仁、义、礼、智”的最好诠释者,是“四心”的忠实守护者。B.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C.他用一生来发扬儒家学说“民贵君轻”,用一颗“仁心”来感动中国。D.在他的游说中, 宣扬“仁政”“王道”;在他的人生里,永不支持的是霸道。 第五类传统文化一、1.(3分)C【解析】根据文中“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可知,其论述了“意境的创造”;根据文中“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可知,其论述了“意境的鲜明”;根据文中“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可知,其论述了“意境的独创”。“意境的演变”在第一段中未有涉及。2.(3分)D【解析】细读第三段,本段话强调苦心经营意匠的重要性。“写恋爱故事,就不一定非把隔壁卖豆腐的王二也写上去;画虾,可以一笔水都不画,能表现出水的感受就行”是通过举例论证强调意匠的重要性,和第(4)处强调的内容一致。3.(3分)C【解析】根据文章第二段结尾的内容可知,齐白石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并非“意境”。4.(3分)A【解析】根据(a)中的句子“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可知,A项中的表述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相反。二、1.(2分)C【解析】C项“仁者无敌,王请勿疑”的意思是“仁者是无敌的,希望大王不要对此怀疑”是对仁政的肯定,并不是谈“性善论”。2.(2分)A【解析】第②段中没有运用比喻论证。3.(2分)B【解析】B项中“仲尼”指的是孔子,不是孟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02 议论文阅读之论据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考点归纳及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共9页。
这是一份考点01 议论文阅读之论点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考点归纳及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共9页。
这是一份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中考真题 第六类 家国情怀,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