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5.2 速度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5.2 速度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7页。
5.2 速度一.选择题1.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mm的细颗粒物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km/h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s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dm2.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50m跑的过程,得到下列张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 ( ) A. B. C. D.3.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4.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 B. C. D.5.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6.a、b、c三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其中a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b车以速度v出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达到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c车也以速度v出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也是v,三辆汽车运动时间分别为ta、tb和tc,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ta=tb=tc B.ta<tb<tc C.tc>ta>tb D.tc>ta=tb7.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A.v甲=0.6m/s,v乙=0.4m/s B.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C.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4.8m 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8.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C.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D.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9.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50mC.汽车的速度是26.2m/sD.汽车的速度是42.5m/s10.一皮带传动装置如图所示,则大轮上a点的速度和小轮上b点的速度相比有( )A.Va>VbB.Va<VbC.Va=VbD.两轮的速度大小由两轮半径比例决定 二.填空题11.如图是某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m,在5s﹣1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m/s.12.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m,小明匀速跑一圈用时80s,则小明的速度为 m/s.小明以原速与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匀速跑步,当小丽的速度为3m/s时,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是 s.13.为测量水中的声速,人们采取了这种做法:将两只船相距10km停放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船上的人敲响放入水中的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另一只船上的人看见火光时开始计时,当用水中的听音器听见第一声钟声时停止计时,得出这两个时间差为10s,此次测量,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m/s,计算时忽略了火光传播的时间,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比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时间 得多.14.某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6m/s,现在它在水流速度为2m/s的河中逆流行驶,在经过一座桥时掉落了一只空木箱,经过了2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马上调头去寻找漂走的木箱,从此处到追上木箱,船行驶的路程至少为 m.15.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9km/h的速度在市区道路上行驶,进行路面洒水工作,通过2.25km道路所用的时间为 h.洒水车1s行驶的路程是 m.16.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某时刻位置如图所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 ,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17.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速度为80千米/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司机在鸣笛后2秒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 米.18.一个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平均速度为12km/h,若前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10km/h,则后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km/h.19.老鼠离开洞穴沿直线前进,它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当它行进到离洞穴为10cm的甲处时速度为10cm/s,则行进到离洞穴为40cm的乙处时,速度是 cm/s,从甲处到乙处需时 s.20.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闪光灯每隔相等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此时物体运动的位置.如图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甲、乙树枝下落的频闪照片,据此记录,两球均从位置a下落到b处时, 球用时较短 球的速度基本保持不变.若两球均只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则 球所受阻力较大(选填“甲”或“乙”) 三.实验探究题21.水平抛出的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所做的运动我们把它叫做平抛运动.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同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运动,已知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一物体从O点平抛运动的轨迹,以O为原点,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后,测得A、B、C、D的坐标分别为(5,1)、(10,4)、(15,9)、(20,16).(1)小王认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张认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变速运动. 的说法正确;(2)请写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距离y和时间t的关系式y= .22.为探究机动车驾驶员违章驾驶的危害性,招募志愿者进行了如下实验.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 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请你对司机提出一条安全方面的建议: .23.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2)下列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24.思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将实验条件、过程在思维中以理想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为了研究轻重不同的物体咋真空中的下落快慢,科学家曾做过下面的思想实验.将大小相同的金、铅、木三个实心小球,分别同时放入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ρ介质1>ρ介质2>ρ介质3),观察比较三个小球下落的快慢,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落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三个实心小球在同种介质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所需的 得出.(2)在上述实验中,三个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由大到小的介质依次是 .(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时,它们下落快慢的差异将 .25.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2)如图2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26.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m/s.(2)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快/慢)一些较好.(3)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象.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0102030405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345(4)数据分析: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之间近似成 (正比/反比)关系,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 (不变/变化)的.因此,气泡的运动可以看成是 运动. 四.计算题(共3小题)27.我省第一条高铁被誉为“风景最美、颜值最高的高铁”.以下是合福线G1632次列车时刻表,如果你乘坐该次列车从南平北站出发前往八闽第一名山“武夷山”旅游.求:(1)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 (2)从福州至上海需多长时间;(3)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停留时间里程1福州始发站08:00 0km2南平北08:3308:352min121km3建瓯西08:5308:552min174km4武夷山东09:1109:132min225km12上海12:37终点站876km28.如表是北京、苏州之间的列车时刻表,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苏州到北京的时间是多少?火车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北京 苏州苏州 北京单程距离Z85/86次Z85次19:35开次日6:55到Z86次19:10开次日7:10到1380km29.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 30.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车次萍乡北开南昌西到运行距离G134608:3809:40240kmG169208:4910:05240kmG148209:1110:31240km(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2016•呼和浩特)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mm的细颗粒物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km/h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s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dm【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PM2.5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固态可吸入颗粒物.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10m/s=36km/h,与40km/h接近,故此选项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时,1min跳动大约60次,因此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10s,故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3.3m=33dm,故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2016•盐城)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50m跑的过程,得到下列张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 ( ) A. B. C. D.【分析】加速运动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据此对照各图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她在加速起跑阶段,速度越来越大,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对照各图可知,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速度和物体运动,关键是理解加速运动的含义,并掌握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3.(2016•潍坊)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分析】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①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③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④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A错误;B、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2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B正确;C、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所以,如果两车反向运动,则5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故C错误;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 4.(2016•自贡)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 B. C. D.【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s﹣t图象和v﹣t图象.一定要分清楚其本质的不同.【解答】解:如果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因速度不变,s与t成正比,所以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如图C.如果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速度不变,所以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射线,如图B.故选BC.【点评】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通过图象来表示.图象能很直接的反应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图象题,首先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 5.(2016•济宁)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分析】设甲的百米成绩为t,知道甲每次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则甲在时间t内跑100m、乙跑90m,可求出二人的速度;若让甲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0m,乙仍在原起点处与甲同时起跑,因速度不变,可分别求出二人所用时间,然后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甲用的时间为t,则速度为v1=,乙的速度v2==,第2次比赛时,s1′=100m+10m=110m,s2′=100m,因为速度不变,所以甲用的时间:t1′===t,乙用的时间:t2′===t,因为t<t,即t1′<t2′,因此还是甲先到达终点.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明确甲跑100m所用时间和乙跑90m所用时间相同,然后可求出二人速度,这也是此题的突破点,再比较第2次比赛时二人所用的时间就可以了. 6.(2016•大庆)a、b、c三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其中a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b车以速度v出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达到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c车也以速度v出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也是v,三辆汽车运动时间分别为ta、tb和tc,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ta=tb=tc B.ta<tb<tc C.tc>ta>tb D.tc>ta=tb【分析】因为b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都比a大,所以相对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肯定比匀速运动的a大;而c因先减速后加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都以比a小的速度在运动,所以在相等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比a小,据此利用v=比较三辆汽车运动时间的大小.【解答】解:a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由于b先加速后减速,达到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所以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a大,经过相同的路程,它的时间肯定比匀速运动的a小;而c因先减速后加速,达到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a小,所以在相等的路程内它的时间比a大.由此可知,三辆汽车运动时间的大小关系为:tc>ta>tb.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a、b、c三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7.(2016•宿迁)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A.v甲=0.6m/s,v乙=0.4m/s B.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C.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4.8m 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解答】解:A、由图可知,当t=6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3.6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1.2m,则v甲===0.6m/s,v乙===0.2m/s.故A错误;BCD、由图象可看出:经过6s,甲车的路程是3.6m,乙车的路程是1.2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6m﹣1.2m=2.4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6m+1.2m=4.8m.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 8.(2016•泸州)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C.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D.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分析】由位移图象直接兔子和乌龟出发的时刻与位置.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分析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情况.当两个动物的位移相等时,说明到达同一位置.根据v=比较速度大小.【解答】解:A、由图读出,兔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2﹣t3时间内静止不动,t3时刻以后又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兔子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是t4,t4乌龟跑完全程用时间t5,兔子先到达终点.故B错误.C、兔子在t2﹣t3时间内静止不动,乌龟比兔子跑的快.故C错误.D、根据v=可判断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位移图象问题,关键要理解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纵坐标实质表示物体的位置. 9.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50mC.汽车的速度是26.2m/sD.汽车的速度是42.5m/s【分析】信号在空中匀速传播,根据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的时间,由s=vt求出汽车距距测速仪的距离.根据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距离和时间,求出汽车的速度.【解答】解: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s1=v=340×=85m,故A错误.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s2=v•=340×=51m,故B错误.CD、在两次信号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距离 s=s1﹣s2=85m﹣51m=34m34m内汽车用时 t=△t﹣=0.9s﹣0.25s+0.15s=0.8s,所以汽车的速度为 v===42.5m/s,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实际应用问题,考查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理解现代科技装置原理的能力,关键要准确求出汽车行驶的距离和所用时间,从而求得汽车的速度. 10.一皮带传动装置如图所示,则大轮上a点的速度和小轮上b点的速度相比有( )A.Va>VbB.Va<VbC.Va=VbD.两轮的速度大小由两轮半径比例决定【分析】一个皮带传动装置,在传动时,若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则大轮上的a点与小轮上的b点两点间保持相对静止,速度是大小相等的.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如图所示,如果传动时,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则大轮上的点a与小轮上的点b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即点a与点b间保持相对静止,所以点a与点b的速度大小相等.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在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时,大轮上的点a与小轮上的点b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即:速度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11.(2016•兰州)如图是某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0 m,在5s﹣1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0.4 m/s.【分析】先根据图象判断前5s内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确定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根据图象判断物体在5s﹣15s内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图象信息以及速度公式求出物体运动的速度.【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前5s内物体始终静止,因此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0m;根据图象可知5s﹣15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该图象的反向延长线过原点,因此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为2m,因此在5s﹣1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v===0.4m/s.故答案为:0;0.4.【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关键能从图中读出有用信息. 12.(2016•郴州)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m,小明匀速跑一圈用时80s,则小明的速度为 5 m/s.小明以原速与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匀速跑步,当小丽的速度为3m/s时,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是 50 s.【分析】(1)已知跑道的周长和匀速跑一圈用时,利用v=计算其速度;(2)根据小明与小丽所跑的路程之和等于田径跑道的周长,利用速度公式列出等式,即可求得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解答】解:(1)小明的速度为:v小明===5m/s;(2)设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为t′,根据题意可得:v小明t′+v小丽t′=s,代入数据可得:5m/s×t′+3m/s×t′=400m,解得t′=50s.故答案为:5;50.【点评】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关键根据小明与小丽所跑的路程之和等于田径跑道的周长,利用速度公式列出等式. 13.(2016•云南)为测量水中的声速,人们采取了这种做法:将两只船相距10km停放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船上的人敲响放入水中的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另一只船上的人看见火光时开始计时,当用水中的听音器听见第一声钟声时停止计时,得出这两个时间差为10s,此次测量,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000 m/s,计算时忽略了火光传播的时间,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比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时间 小 得多.【分析】敲钟的同时火药爆炸,声和光同时发出,光从一艘船传向另一艘船,光速很大,时间很短,忽略不计,认为人看到火光的同时钟声向人传来,知道时间和路程,可以求出水传播声的速度.光的传播速度最快.【解答】解: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v===100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因此计算时忽略了火光传播的时间,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比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时间小得多.故答案为:1000;小.【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知道光速很大,传播17km的时间可以不计是本题的关键,在解答过程中应注意单位的统一. 14.(2016•德阳)某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6m/s,现在它在水流速度为2m/s的河中逆流行驶,在经过一座桥时掉落了一只空木箱,经过了2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马上调头去寻找漂走的木箱,从此处到追上木箱,船行驶的路程至少为 960 m.【分析】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它在水流速度,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发现木箱丢失后的路程,在这段时间内,木箱也走了2min,由此可求得木箱漂流的路程,然后可知两者相距的路程,然后列方程求得追上木箱的时间,然后可求得船行驶的路程.【解答】解: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6m/s,水流速度为v2=2m/s,因为是逆流行驶,则行驶速度v=v1﹣v2=6m/s﹣2m/s=4m/s,t=2min=120s,由v=可得,发现木箱丢失后船行驶的路程s1=vt=4m/s×120s=480m,此时木箱漂流的路程s2=v2t=2m/s×120s=240m,2min后木箱与船相距是s=s1+s2=480m+240m=720m,设追上木箱的时间为t1,则追木箱的速度v3=6m/s+2m/s=8m/s,则v2t1+720m=v3t1,即2m/s×t1+720m=8m/s×t1,解得t1=120s,则从此处到追上木箱,船行驶的路程s3=v3t1=8m/s×120s=960m.故答案为:960.【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难点是明白在顺水中运动时船的速度等于船速与水流速度之和;在逆水中行驶时,速度等于船速与水速之差,关键是得出关系式:船顺流而下走的路程等于逆流而上的路程加上木箱走的路程. 15.(2016•钦州)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9km/h的速度在市区道路上行驶,进行路面洒水工作,通过2.25km道路所用的时间为 0.25 h.洒水车1s行驶的路程是 2.5 m.【分析】(1)已知洒水车的速度和路程,根据公式v=变形求出通过2.25km道路所用的时间.(2)已知洒水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根据v=变形求出洒水车行驶的路程.【解答】解:(1)v=9km/h,s1=2.2.5km,根据公式v=,可得,通过2.25km道路所用的时间t===0.25h;(2)v=9km/h=9×m/s=2.5m/s,根据公式v=,可得s=vt2=2.5m/s×1s=2.5m.故答案为:0.25;2.5.【点评】此题是速度问题的基本题目,难度较小,只要熟悉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就能解决. 16.(2016•哈尔滨)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某时刻位置如图所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 乙 ,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长 .【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二是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用时长短.【解答】解:由图可知,甲、乙两人同时从起点出发,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距离比甲长,所以乙的速度快.故答案是:乙;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长.【点评】该题考查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难度不大. 17.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速度为80千米/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司机在鸣笛后2秒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 362.2 米.【分析】此题的声源是运动的物体,用公式s=vt分别算出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s1和火车前进的距离s2,鸣笛时火车距隧道口为s,则有2s=s1+s2,利用几何关系将s1、s2代入求出s.【解答】解:v2=80km/h=m/s,由公式s=vt得:列车鸣笛后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1=v1t=340m/s×2s=680m,2s内列车前进的距离为:s2=v2t=m/s×2s=m,∵2s=s1+s2,列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s==≈362.2m.故答案为:362.2.【点评】用公式s=vt求列车和声音在2s传播的距离s1、s2是本题的基础问题,找到鸣笛时的距离s和s1、s2的关系,是解出本题的难点,也是突破口.可画草图,找到模型从而找到几何关系,平时也要多注意培养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18.一个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平均速度为12km/h,若前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10km/h,则后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20 km/h.【分析】先算出以12km/h的速度行驶了整个路程的时间,再算出以10km/h的速度行驶前路程用的时间,可求汽车行驶后路程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汽车后路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设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3S,∵v=,∴汽车行驶全程所用的时间:t==; 行驶前路程用的时间:t1==;走后路程所用的时间:t2=t﹣t1=﹣=;走后路程的平均速度:V2===20km/h.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求出汽车全程用的时间和行驶前路程用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为了简化计算,可设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3S. 19.老鼠离开洞穴沿直线前进,它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当它行进到离洞穴为10cm的甲处时速度为10cm/s,则行进到离洞穴为40cm的乙处时,速度是 2.5 cm/s,从甲处到乙处需时 7.5 s.【分析】根据题意可知,v=k,求出常数k,再根据v=k求出速度;利用图象求出时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v1=k,v2=k,所以行进到离洞穴为40cm的乙处的速度:v2=k===2.5cm/s;做出﹣s图象,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等于时间,由几何知识求出老鼠从甲处到乙处所需的时间,t=(+)(s2﹣s1)=(+)(s2﹣s1)====7.5s.故答案为:2.5;7.5.【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图象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属于难度很大的题目,弄懂题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0.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闪光灯每隔相等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此时物体运动的位置.如图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甲、乙树枝下落的频闪照片,据此记录,两球均从位置a下落到b处时, 甲 球用时较短 乙 球的速度基本保持不变.若两球均只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则 乙 球所受阻力较大(选填“甲”或“乙”)【分析】(1)查出a到b的间隔数,间隔数乘以闪光灯闪光的时间间隔t就是a到b的时间;(2)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3)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若两球都只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然后根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的情况.【解答】解:(1)由图知,甲小球由a到b时间间隔数是3,由a到b小球的运动时间3t;乙小球由a到b时间间隔数是5,由a到b小球的运动时间5t,所以甲用时较短,乙小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2)由图可知,小球乙在相邻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基本相同,故乙球的速度基本保持不变;(3)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都为G,甲处于加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的是平衡力,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乙球受到的阻力较大.故答案为:甲;乙;乙.【点评】物体受合力等于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合力不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变速运动状态.根据频闪照片,分析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否相同,是判断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21.水平抛出的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所做的运动我们把它叫做平抛运动.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同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运动,已知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一物体从O点平抛运动的轨迹,以O为原点,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后,测得A、B、C、D的坐标分别为(5,1)、(10,4)、(15,9)、(20,16).(1)小王认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张认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变速运动. 小张 的说法正确;(2)请写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距离y和时间t的关系式y= kt2 .【分析】(1)首先根据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t=即可判定A、B、C、D四个点之间的时间是相同的;再根据在A、B、C、D四点的纵坐标,利用v=即可比较速度的大小的变化情况.(2)设相邻两点的所用的时间为t,根据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分析数据即可写出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式.【解答】解:(1)因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的是匀速运动;所以在水平方向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一定的;A、B、C、D四点的横坐标分别为5,10,15,20;则根据t=可得:由原点到A点得时间t1=;由A到B点、B点到C点以及C点到D点得时间t2=t3=t4=;即原点、A、B、C、D五个点之间相邻两个点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A、B、C、D四点的纵坐标分别为:1,4,9,16;则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cm,3cm,4cm,7cm;根据v=得:相等时间内路程不一样;故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即小张的说法正确.(2)设相邻两点的所用的时间为t;在竖直方向上,由四点纵坐标可知,当第1t时间内,下落距离为1cm;下落2t,下落距离为4cm;下落3t,下落距离为9cm;由数据规律可知,在竖直方向上竖直距离y与时间t的关系为:y=kt2;故答案为:(1)小张;(2)kt2.【点评】解决此类综合题目要结合运动的分解和平均速度公式进行求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A、B、C、D四点之间任何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是相等的. 22.为探究机动车驾驶员违章驾驶的危害性,招募志愿者进行了如下实验.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 8 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0.7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变慢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请你对司机提出一条安全方面的建议: 请不要酒后驾车,请不要疲劳驾驶等 .【分析】(1)据题目中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的运动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2)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汽车刹车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汽车司机在反应前运动的距离,再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从而得出打电话时,驾驶员刹车反应是变快还是变慢.(3)严谨酒后驾车,遵守交通规则.【解答】解:(1)反应时间是0.4s,此时的速度是72km/h,即20m/s,由v=可得,此时运动的距离:s=vt=20m/s×0.4s=8m,故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8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2)据(1)可知,汽车的司机反应后的距离是s=33m﹣8m=25m,故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即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刹车运动的距离是S1=39m﹣25m=14m,故据v=得,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t===0.7s;故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不要酒后驾车,请不要疲劳驾驶等.故答案为:8;0.7;变慢;请不要酒后驾车,请不要疲劳驾驶等.【点评】本题考查速度、路程等的计算,关键要知道司机有反应时间,汽车有制动时间,可很好的防止车祸的发生,再就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23.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变速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 (2)下列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C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分析】(1)小组拍照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由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速度逐渐变大;(2)小球是在做加速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是逐渐变大的,由此选出图象.【解答】解:(1)相机拍照间隔的时间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逐渐变大,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2)由照片中小球的运动轨迹可知,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图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变速;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2)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分析图象的能力,这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需要掌握. 24.思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将实验条件、过程在思维中以理想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为了研究轻重不同的物体咋真空中的下落快慢,科学家曾做过下面的思想实验.将大小相同的金、铅、木三个实心小球,分别同时放入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ρ介质1>ρ介质2>ρ介质3),观察比较三个小球下落的快慢,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落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三个实心小球在同种介质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所需的 时间 得出.(2)在上述实验中,三个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由大到小的介质依次是 介质1、介质2、介质3 .(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时,它们下落快慢的差异将 为零 .【分析】(1)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小球在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从相同高度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比较下落到相同位置所用时间,比较出下落的快慢;(2)观察三个小球在介质中下落到相同位置时,小球之间相对距离的大小可比较出小球在不同介质中下落快慢的差异;(3)该实验运用推理法:在减小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材料、质量不同的小球下落的速度相等.【解答】解:(1)运用控制变量法,使三个体积相同、不同材料的实心小球在同一介质的相同高度处,同时释放,比较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所用的时间,可以判断三个小球下落的快慢;(2)三个小球在不同介质的相同高度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比较小球之间相对距离的大小,即可比较出小球在不同介质中下落快慢的差异;介质1中小球之间距离大,说明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大;介质3中小球之间距离小,说明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小;因此三个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由大到小的介质一次是介质1、介质2、介质3;(3)比较介质1、介质2、介质3发现,三种介质密度为:ρ介质1>ρ介质2>ρ介质3,密度越小,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越小,当介质不存在,即为真空时,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将消失,即为零.故答案为:(1)时间;(2)介质1、介质2、介质3;(3)为零.【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性实验,内容虽然是高中物理的知识,但本题考查的方法却是初中物理经常用到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25.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先变大后不变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0.16 m/s.(2)如图2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 A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分析】(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直接利用速度公式计算.(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减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分析四个选项中的图象,找出与纸锥运动相符的图象.【解答】解:(1)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在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v===0.16m/s.(2)因为纸锥的下落速度是先变大后保持不变,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要求,故A正确.故答案为:(1)先变大后不变;0.16;(2)A.【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力与图象的含义. 26.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0.08 m/s.(2)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慢 (快/慢)一些较好.(3)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象.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0102030405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345(4)数据分析: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之间近似成 正比 (正比/反比)关系,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 不变 (不变/变化)的.因此,气泡的运动可以看成是 匀速直线 运动.【分析】(1)根据题目中告诉的路程与时间结合速度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得气泡的平均速度.(2)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即可知道哪种情况更便于测量气泡的运动时间和距离.(3)将表一中的数据在s﹣t坐标系中描出各点,连接各点即可得到气泡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4)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一直保持不变,路程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不变的.【解答】解:(1)由题意知,路程S=56cm=0.56m,时间t=7s.则气泡的速度:v=═0.08m/s.(2)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3)将表一中的坐标点(0,0),(10,1),(20,2),(30,3),(40,4.),(50,5)在s﹣t坐标系中逐一描出,连接各点即为气泡运动的s﹣t图象,如下图:(4)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路程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之间近似成正比关系,因此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不变的.又因为气泡的运动的路线是直的,所以可以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0.08;(2)慢;(3)如上图;(4)正比; 不变; 匀速直线.【点评】此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计算时要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另外还涉及到用描点法画s﹣t图象,综合性较强,而且有一定的难度. 27.我省第一条高铁被誉为“风景最美、颜值最高的高铁”.以下是合福线G1632次列车时刻表,如果你乘坐该次列车从南平北站出发前往八闽第一名山“武夷山”旅游.求:(1)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 (2)从福州至上海需多长时间;(3)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停留时间里程1福州始发站08:00 0km2南平北08:3308:352min121km3建瓯西08:5308:552min174km4武夷山东09:1109:132min225km12上海12:37终点站876km【分析】(1)从表中里程该列中找出始发站和终点站对应的里程,二者相减即可得出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2)知道G1632次列车从福州开车的时间和到上海的时间,二者之差即为从福州至上海需要的时间;(3)知道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和时间,根据v=求出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由表可知,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s=876km﹣0km=876km.(2)由表可知,从福州开车的时间t1=08:00,到上海的时间t2=12:37,则从福州至上海所用时间:t=t2﹣t1=12:37﹣08:00=4h37min≈4.62h.(3)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v==≈189.6km/h.答:(1)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为876km; (2)从福州至上海需要的时间为4.62h;(3)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为189.6km/h.【点评】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从列车时刻表中获取路程与正确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 28.如表是北京、苏州之间的列车时刻表,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苏州到北京的时间是多少?火车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北京 苏州苏州 北京单程距离Z85/86次Z85次19:35开次日6:55到Z86次19:10开次日7:10到1380km【分析】(1)用到站时间减开车时间,便可得所用时间;(2)确定苏州到北京的路程和时间,由t=可时间出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由表格中数据知,由苏州到北京开车时间为19:10,到站时间为7:10,所以苏州到北京所用时间:t=24h+7:10﹣19:10=12h;(2)由表格数据知,苏州到北京的路程s=1380km,所以平均速度:v===115km/h.答:苏州到北京的时间是12h;火车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115km/h.【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在利用公式时,要注意路程和时间的对应.能够从表格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29.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分析】(1)判断该车是否超速,先利用v=算该车的行驶速度,再与限制速度比较即可知道;(2)根据已知知道车的速度,根据v=变形公式求出时间.【解答】解(1)由“区间测速”图可得,t=10.41min﹣10.31min=10min==h,v===150km/h,因150km/h>120km/h,故该轿车会被判超速(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由v= 变形可得:t===0.25h.答:(1)该车平均速度为150km/h,会被判超速;(2)货车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是0.25h【点评】解决此类题目注意:解题过程要体现比较过程,才知道是否超速;要认识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意义以即公式变形的使用. 30.(2016•江西)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车次萍乡北开南昌西到运行距离G134608:3809:40240kmG169208:4910:05240kmG148209:1110:31240km(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分析】(1)由交通标志牌可得,到萍乡北站的路程和最快速度,利用v=求到萍乡北站最少时间,进而求出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据此选择车次;(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所选车次到达南昌西所用时间及总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由图知,s=30km,限速v=60km/h,由v=可得,驾车到萍乡北站所用的最少时间:t===0.5h=30min,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8:50,由于到站时火车G1692已出发,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车次;(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达南昌所用时间t′=10:31﹣9:11=1h20min=80min,总路程s′=240km,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v′===180km/h.答:(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爷孙俩最快能赶上G1482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80km/h.【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从交通标志牌和列车时刻表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5.2 速度一课一练,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7,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活动”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5.2 速度巩固练习,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