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瑞金市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论面对多么小的生灵或事物,都不要忘乎所以,不要目空(kònɡ)一切,不要装腔作势,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惟我独尊(zūn)。
B.阳光翻过山颠,顺着山之罅(xià)隙斜斜地打过来,大把大把的,浓烈而新鲜。那些沉静了一夜的树,此刻正在啜(chuài)饮着阳光的杯茗。
C.几番疾风迅雨的较(jià)量之后,夏天败下阵来,天空放晴,蝉(chán)鸣渐稀,花淡叶疏,仿佛沾染了懒散人的习气。
D.山随水走,水围山转,坚硬的山与柔软的水配合得如此默契(qì),一路送我们向前。牛埋头静静地诅嚼(jiá)着时光。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无论是昔日的五连冠,还是如今的一次次绝地反击,中国女排都________了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女排精神是体育人为中华民族奉献的________精神财富,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相信女排精神必将代代相传,________中国人民不断书写新的________。
A.传承 宝贵 鼓舞 传奇 B.传承 贵重 鼓动 传说
C.传达 宝贵 鼓动 传奇 D.传达 贵重 鼓舞 传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多数同学的安全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
B.你是否能由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一切都源于你心中拥有恒久的梦想。
C.电影《红海行动》之所以火遍全球,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激发了观众情感的共鸣。
D.中国首架大型客机C919成功试飞,表明中国在民航客机制造技术领域取得了进步。
4.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产零件的关键工序是制模和车工。二厂和三厂这两家厂各有所长, 。
A.二厂制模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车工技术比二厂强。
B.二厂制模的技术比三厂强,车工技术没有二厂强。
C.三厂制模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车工技术没有三厂强。
D.三厂制模的技术没有二厂好,车工技术比二厂强。
5.下列情境中,语言运用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班长热情地说:“遇到问题,大家随时问我,我将不吝赐教。”
B.为倡导节约的校风,食堂打出标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C.公园里,小张同学口渴了,对路人说:“喂,哪里有卖水的?”
D.病人:“大夫,我要出院了,谢谢您对我的关照。”大夫:“不客气,请走好,欢迎再来!”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问刘十九①
[唐]白居易
绿蚁②新醅③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④?
【注】①此诗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刘十九是刘禹锡的堂兄刘禹铜,与白居易常有应酬。②绿蚁: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细如蚁。③醅(pēi):未过滤的酒。④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五言绝句写得非常有情趣,通过对饮酒环境和外面天气的描写,引起读者对诗人质朴闲适的隐居生活情境的联想。
B.前两句以“绿”写出了家酒的新熟淡绿、醇香诱人,以“红”道出了小火炉的朴素小巧,“红”“绿”相映,温热明丽,氛围温馨。
C.诗中“雪”这一意象勾勒出阔大背景,天晚欲雪,寒风瑟瑟,让人感到严寒彻骨,雪夜的压抑昏暗烘托了屋内人晚年隐居的失意凄清。
D.结尾“能饮一杯无”疑问收尾,口语化的表达既增加了全诗的韵味,又创设了情境,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7.白居易的诗“语浅而情深,言短而味长”,结合全诗说说诗歌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0题。(10分)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①,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③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④,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⑤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⑥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注】①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②机阱:陷阱。③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④润身:修身养性。⑤宽简:宽松简易。⑥便:安逸,安适。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更( ) (2)方 ( ) (3)未尝( )
9.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2)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10.欧阳修勤政爱民,在本文与《醉翁亭记》中,他为官理念有何异同?(3分)
(三)古诗文积累。(6分)
1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山河破碎风飘絮, 。
(2) ,烟波江上使人愁。
(3)《西厢记》中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天净沙秋思》中与此意境相同的诗句是: , ”。
(4)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是在于我们的选择, “ , ”,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2~15题。(16分)
消逝的“放学路上” 王开岭
①“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
②30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当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
③下午4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
④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
⑤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在那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⑥难以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⑦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又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式和交接。
⑧“他想不想从前的小朋友?”我问。“不想,哪儿都有小朋友,哪儿小朋友都一样。或许儿子眼里,小朋友是种现象,一种配套设施,一种日光下随你移动的影子,不记名的影子……”朋友尴尬地说。
⑨我无语了。这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他们会不停地搬,但不是“搬家”。“搬家”意味着记忆和情感地点的移动,意味着朋友的告别和人群的刷新,而他们,只是随父母财富的变化,从一个物理空间转到另一物理空间。
EQ \\ac(○,10)一位初中语文老师说,现在的作文题很少再涉及“故乡”,因为孩子会茫然,不知所措。是啊,你能把偌大北京当故乡吗?你能把朝阳、海淀或某个商品房小区当故乡吗?你会发现根本不熟悉它,从未在这个地点发生过深刻的感情和行为,也从未和该地点的人有过重要的精神联系。
EQ \\ac(○,12)那天,忽收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我愣了,以为恶作剧。可很快,我对它亲热起来,30年前,类似的唤声曾无数次在一个个傍晚响起,飘过一条条小巷,飘进我东躲西藏的耳朵里。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的嗓门,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喊。
EQ \\ac(○,13)后来,才知这短信源于一起著名的网络事件,某天,有人发了个贴子:“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短短几日,跟贴竟高达几十万,大家纷纷以各自腔调催促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快回家,别让妈妈等急了,别让桌上饭菜凉了,别挨一顿骂或一顿揍。感动之余,我把这条短信的主语换成朋友们的名字,发了出去。当然,我只选了同龄人,有过老街童年的一代。
EQ \\ac(○,14)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贾君鹏的一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温室童年、园林童年、玩具童年了。
EQ \\ac(○,15)面对现代街区和路途,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刮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EQ \\ac(○,16)我终于想起来了,《读书郎》的词、曲,乃同一人。宋扬,湖北人。此歌生于1944年。
12.文章中,我以“放学的情景”为引子都回忆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4分)
13.文章语言质朴自然但不乏生动形象,请结合文章划线句子简要分析。(4分)
14.请结合全文说说题目含义和作用。(4分)
15.文中写友人的儿子、都市学生对故乡情感的消逝看似与“消逝的‘放学路上’”关联不大,实则联系紧密,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4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6~17题。(7分)
神木的奥秘
①世界上的木材有软有硬,人们把坚硬无比的木材称为“神木”。神木生长在俄罗斯西部活罗涅日市郊外。说起它的神奇之处,还得从300多年前发生的一场著名海战说起。
②公元1696年,俄国舰队和土耳其舰队在亚速海面上激烈交战。当时的战舰都是木制的。土耳其舰队集中了所有的大炮,向俄国舰队猛烈轰击。不料炮弹刚碰到俄国战舰的船体,就反弹出去,扑通扑通地掉到水里。土耳其水兵大惊失色,没等他们清醒过来,就被反攻的俄国战舰打得落花流水。这场海战使俄国海军威震欧洲。
③俄国战舰为什么不怕炮弹?原来战舰是用活罗涅日的神木做的。神木为什么这么坚固?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奥秘,只知道这是一种带刺的橡木,看上去平平常常,没什么奇异之处。300多年过去了,关于神木的故事一直流传着,可谁也解不开这个谜。到了上世纪70年代,神木的传说引起了前苏联著名林学家谢尔盖博士的重视,他决心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开神木之谜。
④他在野外圈起一个靶场,竖起2000多个用刺橡木做的靶子。他对着神木靶子发射了几万发子弹,结果绝大多数子弹都被坚硬的神木靶子弹了回来。
⑤神木果然名不虚传!博士非常惊讶。他取下靶子的木纤维,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木纤维的外面包裹着一层表皮细胞分泌的半透明胶质。这种胶质遇到空气就会变硬,好像一层硬甲。用仪器分析胶质成分,结果表明,胶质中含有铜、铬、钴离子以及一些氯化物。正是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才使得这种神木坚硬如铁,不怕子弹。
⑥博士又用刺橡木做了个大水池,灌满海水,丢入各种形状的刺橡木小木块,然后将池子封闭好。过了三年,他打开水池,取出小木块,惊奇地发现,池子和小木块一点儿也没变形和腐烂。经分析得知,又是这层胶质的功劳。
⑦博士还把用刺橡木做的房屋模型投入300℃高温的炉膛。一小时后打开炉门,模型竟丝毫无损!原来,刺橡木分泌的胶质在高温下能生成一层防火层,并分解成一种不会燃烧的气体,它能抑制氧气的助燃作用,使火焰慢慢熄灭。
⑧至此,神木的奥秘总算全部解开了。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谢尔盖博士通过三项测试解开了神木具有坚硬、不变性、抗腐蚀、抗高温的奥秘。
B.神木坚硬如铁,不怕子弹是因为神木表皮细胞分泌的胶质中含有铜、铬、钴离子以及一些氯化物。
C.神木耐高温是因为分泌的胶质在高温下能生成一层防火层,抑制氧气的助燃作用,使火焰慢慢熄灭。
D.第⑥段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神木具有不变性和抗腐蚀的特点。
17.文章写了俄国和土耳其海战的传说,其作用是什么?(4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8~19题。(7分)
德不孤 必有邻
李朝德
①“德不孤,必有邻”语出《论语·里仁》篇,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并且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之相随。史载:大舜所居之地,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朱熹《论语集注》释曰:“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皇侃《论语义疏》言:“邻,报也。言德行不孤矣,必为人所报也。”德,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崇德向善之人往往富有人格魅力,并能以此凝聚、感召、影响他人,引领风尚。
②中国自古就有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文化基因,讲究树德为先、立德为重、尚德为要。如,在坚守道德底线方面,提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恪守良知,以求“俯仰无愧”;在树立道德理想方面,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达则兼济天下”;在追求完美人格方面,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些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无不体现出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③“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古人将“立德”置于“三不朽”之首位,旨在强调“德”对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性作用,也是在倡导仁义、诚信、温良、恭敬、礼让、谦和等美好品德。周公制礼作乐,确立以德为本的价值观,孔孟将其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王道仁政,继而被《大学》演化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为彰显光明美好的品德,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已及人,最终让整个社会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
④“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方向性作用,做人做事第一位的就是崇德修身。德高望重、德隆望尊、德才兼备、德艺双馨……都是对人的高度评价,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修身境界。北宋名臣范仲淹,毕生尊道贵德、以德立功,融治学、事功和道德为一体,“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如孔子”。去世之后,宋仁宗赐其谥号“文正”。“文”是当时社会对一个人学识的最高评价,“正”则是公众对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评价。
⑤“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成就功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水平。如果没有道德,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蔡元培讲,“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这也正是“人无德不立”的道理。
⑥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立德、修德责在知行统一,重在身体力行。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规范做起。对标各类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与人为善、扶危救难,见义勇为、敢于担当,以诚待人、守信践诺,敬业奉献、勤勉做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道德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积小德成大德。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年3月17日)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点题,解释了“德不孤,必有邻”出处和含义的同时,还说明了其所具有的意义。
B.第③段用具体的例子论述了“立德”在古人为人处事、做学问和品德引导方面的作用。
C.第⑤段中引用蔡元培关于人无德的后果的名言,目的是论证“德有基础性、方向性作用”的道理。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深化中心论点,得出了“要知行统一,积小德成大德”的结论。
19.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4分)
四.名著导读与写作(60分)
20.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艾青诗选》中收录了著名诗人艾青的大量诗作,这些诗作的特点是力量雄浑,语言直截了当,意象强烈鲜明。
B.《海底两万里》中的阿龙纳斯很勇敢,智斗鲨鱼和章鱼,碰到危险临危不惧。
C.《 昆虫记》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被誉为“ 昆虫界的荷马 ”。
D.受《红星照耀中国》的影响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1.请写出小说《骆驼祥子》的题目“骆驼祥子”的含义。(3分)
22.“橡树与暴风抗争,最终巍然挺立,赢得成功;鱼儿与巨浪抗争,最终平安遨游,赢得成功。”这段话让我们想起了名著中的一些人物,请在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话,谈谈他的抗争精神。(5分)
(1)保尔 (2)简 爱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非洲戈壁是一个气候炎热,寸草难生的荒凉地方。然而那里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她没有发达的根系,只有一条主根,蜿蜒盘曲的钻入幽暗的地底深处。通常,它大概要花费五年的时间完成根茎穿插工作。然后,一点点,一点点积聚水分,终于在第六年含绿吐翠,开出四色花朵。她的绽放淋漓尽致的诠释了生命之美。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1—6.CADABC 16.C 18.C 20.C
7.热爱生活,从“新醅酒”和“小火炉”可见诗人喝酒的愉悦心情和寒冬里小家生活的温暖惬意;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能饮一杯无”轻言细语,溢满真情。
8.更:更改 方:刚刚 未尝:不曾
9.(1)从那时起,他碰到任何事都不敢疏忽。
(2)而我所说的宽松,是不苛刻、急催;我所说的简单,是不做繁琐的事情而已。
10.(1)相同点:都是以百姓为核心,让百姓安居乐业。
(2)不同点:①《醉翁亭记》侧重与民同乐的为官理念,②本文侧重为政宽简的为官理念。
【译文】欧阳修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即使被贬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
他刚刚被贬到夷陵的时候,没有什么事可以打发时间的,就拿出以前的案件卷宗来反复批阅,发现其中冤枉、错误的案子不可胜数。因此他仰天叹道:“连荒远的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混乱就可想而知了”。从那时起,他碰到任何事都不敢疏忽。
有求学的人请求会见,欧阳修与他们交谈,从来不谈文章,只说政事,说文章只能用来修身养性,政事才是根本。他治理过好几个郡,都没有什么表面上好看的政绩,也不追求声誉,对百姓很宽松,不去惊扰他们,因此他所到的地方百姓日子都过得不错。有人问:“你治理地方那么宽松,却不耽误事情,怎么做到的呢?”欧阳修说:“如果把宽松当成放纵,把简单当成粗略,那政务就会被耽误,百姓也会受到损害。而我所说的宽松,是不苛刻、急催;我所说的简单,是不做繁琐的事情而已”。
11.(1)身世浮沉雨打萍; (2)日暮乡关何处是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①童年放学回家路上的自由快乐;
②友人两次搬家,友人的儿子对原来的家没有不舍和留恋;
③一位初中老师很少再让学生写涉及“故乡”的作文;
④被一条短信感动,并把短信的主语换成朋友们的名字转发;
⑤小时候,我东躲西藏时,街坊邻居一起叫喊寻找。(写到其中4点即可)
13.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放学路上”比作“露天课堂”“风雨操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放学路上”丰富多彩的见闻及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教化与影响;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14.“消逝放学路上”指曾经的“放学路上”带来的快乐和自由(或是“自由快乐的童年”),如今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和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快乐童年的怀念,对作者对于孩子们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的痛心和担忧。揭示文章主题,引发人们的思考。
15. 没有“放学路上”就没有“故乡”,因为放学路上让我们与故乡发生深刻的感情和行为、建立重要的精神联系;写他们对“故乡”情感的消逝表达了对作者对于孩子们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的痛心和担忧。更能体现作者在当前现实背景下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与理性思考;升华了文章内容,从而让文章主题更加深刻。
17.引出说明内容“神木的奥秘”;突出了神木的“坚硬”的特点;增添神木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9.本段首先提出“中国自古就有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文化基因,讲究树德为先、立德为重、尚德为要”的分论点;接着分别从坚守道德底线、树立道德理想、追求完美人格三个方面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全段内容,深化分论点,得出结论。
21.(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22.示例一:简·爱貌不惊人,具有强烈的抗争精神。她的抗争主要体现在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人格,体现在她对爱情的追求上。在舅妈家敢于和骄横的表哥扭打,敢于训斥舅妈的不公。在桑菲尔德庄园,她不顾身份地位的差距,和男主人罗切斯特在一起,但当她发现罗切斯特有妻子时,她拒绝做罗切斯特的情人,毅然离开了庄园,追求爱情的独立。
示例二:保尔是一个于平凡中见伟大的英雄人物,有着充满抗争的一生。他出生贫寒,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与苦难生活抗争;在战场上,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敌人浴血斗争;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甚至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后仍不向命运低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最终成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战士。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材料中叙述了非洲戈壁依米花的艰难成长经历,积蓄六年,才能含绿吐翠,开出四色花朵。根据依米花的经历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要努力适应环境;成功需要不断积累;坚持不懈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主题进行写作,比如:锲而不舍,坚持到底。写作此文,要以具体的做法,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具体阐述坚持不懈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可以写人记事,以一个具体的人经历怎样的艰难,最终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最后梦想实现,情节要曲折,人物形象要饱满,性格要鲜明。还可以写议论性的散文,开篇点明主旨,中间几个并列自然段用不同的事例来证明文章的主题,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升华主题。拟写标题要有新意,如,适者生存;成功需要厚积薄发;坚持才能成功等。
2021年江西省瑞金市中考学考适应性练习(一模)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江西省瑞金市中考学考适应性练习(一模)语文试题(无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与积累,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西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西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诗歌鉴赏,课外阅读,情景默写,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古诗文阅读与积累,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