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11 说明文材料链接-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11 说明文材料链接-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原卷版) .doc
    • 解析
      专题11 说明文材料链接-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解析版).doc
    专题11 说明文材料链接-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原卷版) 第1页
    专题11 说明文材料链接-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原卷版) 第2页
    专题11 说明文材料链接-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原卷版) 第3页
    专题11 说明文材料链接-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解析版)第1页
    专题11 说明文材料链接-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解析版)第2页
    专题11 说明文材料链接-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1 说明文材料链接-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1 说明文材料链接-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文件包含专题11说明文材料链接-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解析版doc、专题11说明文材料链接-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型分类】
    1、链接一则材料2、链接几则材料
    【方法技巧】
    第一步,读清题。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
    第二步,析材料。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共性。抓筛选点提炼点。
    第三步,看原文。把握文章内容主旨。
    第四步,精表述。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题口诀:(原文依据+材料要点)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揣摩出题人意图(依据上文知识表明答案有部分在文中);
    (2)仔细阅读链接材料,把握材料要点(圈划);
    (3)分析材料和原文的关系;
    (4)结合原文依据和材料要点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典例在线
    【一、2020年海南省中考语文】(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袁越
    ①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呢?睡眠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
    ③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但后续研究发现,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④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下保持不睡眠长达7天零25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但是,结束试验之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⑤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所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
    ⑥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涌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
    ⑦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处于深度睡眼阶段时,脑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当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降,血液流速降低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换句话说,人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
    ⑧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她相信,如果未来的科学家们能够掌握控制脑脊液流动的方法,就能动员起人体自身的清洁工,把脑部产生的所有废物全部清理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⑨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
    (选自《大众健康》,有删改)
    【链接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对身体素质的大考,让一样人人皆有的武器备受瞩目——那就是免疫力。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维护”时间。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健康防线很容易被病毒攻破。
    (节选自《读者》)
    20. 夜很深了,有的同学还在聊天、刷手机、打游戏……睡前,时间总是“余额不足”。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写几句话,规劝你的同学按时休息,不要熬夜。


    【二、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府灰塑
    灰塑是以草筋灰、纸筋灰或贝灰等为主要塑形材料,辅以竹钉、铁钉、铜丝、瓦片等为骨架,使用灰匙等色彩进而描绘成形的一种建筑装饰类别。灰塑大量应用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上,细分为脊饰、门楼、山墙、照壁、墙楣、楹联、墀头、落水口和落水管等。据《广州市志·卷十六》文物志记载,始建于南来庆无三年的增城正果寺已使用灰塑龙船脊,现可考证最早的广府地区灰塑为明代作品。是佛山祖庙中明代正德六年的“郡马梁祠”牌坊。
    灰塑装饰工艺曾被广泛使用,并非岭南广府地区独有。但因为灰塑大面积使用不耐低温的草筋灰和纸筋灰材料,而这种材料在气温低于零度时会开裂,所以专家推测,受环境影响,仅余冬季气温高于零度的部分岭南地区留存灰塑至今。
    现潮汕地区也多有使用灰塑装点建筑,但与广府灰塑存在较大差别。潮汕地区灰塑以半浮雕和浅浮雕为多,也有使用阴刻的例子,色彩较清淡,有墨线描边。总体色彩趋向冷色调,多用蓝、白、绿三色。潮汕灰塑因其地理位置近海,空气盐度、酸度高,大大加速石灰的风化,因此潮汕灰塑多见于檐下、墙楣、凹门斗等不见日光风雨处。
    广府地区地处广东省中部,夏热冬暖,空气盐度低,湿度大,气候环境适合在室外大面积使用石灰材料。广府地区的灰塑多应用在可受日光和风雨的部分,较少鉴于建筑物阴影区。广府灰塑色彩斑斓,饱和度高,使用题材的取材范围较潮汕灰塑广泛。
    广府地区有著名的“三雕两塑”共5种建筑装饰工艺,即木雕、石雕、砖雕、陶塑和灰塑,灰塑与其中的陶塑多有交集。陶塑表面上釉,极耐风雨,多装设在屋脊上,与琉璃屋面瓦配合,效果极佳。陶塑构建全为预制,中空,装设时须有砖垫层,预制件之间靠石灰粘结,陶塑一般有青、黄两种主色调。灰塑适用范围较广泛。屋脊、挥头、山墙、照壁等均可使用,上彩颜色范围涵盖矿物质颜料的各大色系,然大部分的灰塑题材与陶塑题材一致,表现方法也相似。灰塑不可预制,全靠现成手工制作,整个作品的主要材料是石灰,作品内部须有固型骨架,不可留空,但内外层材料使用了不同的添加剂,致硬度、吸水率和表面密度有一定的差异。在广府地区,较常见使用陶塑屋脊压灰塑脊基的正脊做法。
    自古以来,广东地区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很多传统工艺的形式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灰塑也是其中之一。而且,岭南地区远离中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有丰富想象力的世俗文化。灰塑题材体现了广府民俗趋吉避凶的心理习惯,蕴藏着祈福和教化的意味。灰塑的取材范围有故事传说、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博古杂宝、吉祥文字、纹样图案和大量舶来题材。灰塑匠师实质上只使用有限的元素,通过谐音、借喻和比拟三种方式,便足以表达如此广发的题材。
    【链接一】
    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每年3月到5月的雨季,大量的雨水造成的高湿度会加速建筑结构的风化,温热潮湿的天气还会带来各种虫害,特别是白蚁,对砖木结构建筑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而灰塑的材料就具有防潮驱虫的效果,用其加固建筑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因风化和虫害倒塌的风险。广东地区临近大海,每年都会有十余个合风过境,如若建筑结构不稳固,屋顶重量过轻,都会造成房屋倒塌的严重后果。灰塑能有效增加房顶的重量,稳固建筑结构,帮助建筑抵御台风的侵袭。除此之外,由于台风的关系,岭南建筑(特别是大体量建筑)都没有密集的防火山墙,辅助防火墙、阻断火势蔓延也成为了灰塑的重要作用之一。
    (节选自《谈岭南灰塑的美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链接二】 广府灰塑的主要装饰题材
    15. 以下关于“灰塑”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灰塑是一种建筑类别,大量应用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上。
    B. 岭南地区的灰塑能留存至今,主要原因是其更能耐受低温。
    C. 广府灰塑多应用在可受日光和风雨的部分,潮汕灰塑则相反。
    D. 灰塑不可预制,陶塑构件可预制,灰塑题材比陶塑的多一些。
    16. 关于灰塑工艺运用在广府建筑上的好处,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灰塑的材料能够防潮,可以降低建筑因风化倒塌的风险。
    B. 灰塑的材料能够驱虫,防止虫子对砖木结构建筑的破坏。
    C. 灰塑能增加房顶重量,稳固建筑结构,帮助建筑抵御台风。
    D. 灰塑能够提高防火墙密集度,辅助防火墙,阻断火势蔓延。
    17. 下列对广府灰塑题材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广府灰塑题材中的杨桃、荔枝等岭南特有的水果,体现出浓郁地方特色。
    B. 广府灰塑题材中的喜鹊、蝙蝠(福)、仙鹤等动物,蕴含着祈福的意味。
    C. 广府灰塑题材中的“刘关张”结义的故事,宜扬忠义思想,体现教化功能。
    D. 广府灰塑的各种题材最常用的表现技法是高浮雕,塑造动物图案难度最大。
    18. 选文(含链接材料)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点列出并举例。
    19. 广州市为灰塑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获得通过。你认为通过的理由可能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点陈述。


    【三、2020年辽宁鞍山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快递什么样
    雷册渊
    ①伴随电商的一路高歌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快递业,事实上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一套完整的国家邮政系统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建立了。
    ②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古代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官办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府的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公文和军情对时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汉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骑马180里,皇帝颁布的敕令须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清代设立了军机处,传递文书的速度提高到一昼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咸丰和同治时期,由于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
    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⑤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都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则要装入书袋中。
    ⑥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需要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⑦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山东官员进贡海鲜时,为了保证新鲜,会用毡子密封,然后用驿马快速运到长安。然后,这种果蔬生鲜的快递业务大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⑧古代物流也会输送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那时的“快递”输送着最早的“海外购”。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丝绸之路”。隋唐时期,除了陆路以外,还可以走海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和密州设置了5个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彼时海外的商品多达几百种,有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但总体上十分繁荣,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有的,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烟草等。
    (摘自《老友》2019年第4期,有删改)
    【注释】物流:产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流动转移。一般经过包装、运输、存储、养护、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
    23. 说明这则材料放在选文中哪个自然段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四、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可引起感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在电子显微镜下,冠状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中世纪帝王的皇冠,因此被命名为“冠状病毒”。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是目前已知的第七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
    传播途径: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潜伏期一般为3~7天,人群普遍易感。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推测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但是如何从蝙蝠传播到人,中间宿主是什么目前还不清楚。
    【材料二】
    焦虑指我们面对不确定的事情所产生的生理、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应激性反应。学业焦虑往往倾向于将不确定的事情理解为不好的结果,将未知的影响等同于对自己的威胁,夸大学业失败的可能性。问卷显示,有79.63%的学生认为疫情对自己的学业有影响,47.58%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感到焦虑。
    学业焦虑表现为:思维上,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做题时犹豫不决的现象[甲];情绪上,对学业担心害怕、紧张,自身情绪不稳定[乙];行为上,出现无目的、无效果动作[丙];生理上,有出汗、头晕、口干、胸闷、呼吸紧促、肌肉紧张、食欲改变、作息紊乱现象[丁]。
    产生学业焦虑的原因主要有4个:(1)认知偏差与错误归因。如线上学习遇到了障碍就认为是自己不够聪明,学不好就认为是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2)不匹配的学习动机与目标。很多同学在设定目标的时候偏离实际,往往过于完美或急于求成,结釆欲速则不达。(3)意志力薄弱与自信心匮乏。意志力弱的学生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对象或活动上,易受客观因素影响而无法专注学业;缺乏信心的学生常常对自己新模式下的生活与学习做悲观评价,而这样的负面评价会导致或加剧学业焦虑。(4)亲密关系处理不当。疫情期间,学生与家人的相处时间突然加长,亲密关系处理不当则会加剧家庭氛围的紧张,而家庭氛围的紧张又会加深自身的学业焦虑。
    其实,一定程度的焦虑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到一种刚刚好的焦虑状态。
    【材料三】
    裁至2020年3月18日,全国5万多名出院新冠肺炎患者大多数使用过中医药。武汉市中医药参与治疗比例89.10%,湖北省91.64%,金国达到92.41%。
    武汉江夏方舱医院也称“中医方舱”,医护人员由5个中医院校组成的医疗队承包,收治了564个病人。“中医方舱”的治疗相对简单除了中药治疗外,还有很多特色项目,如打太极、练八段锦、针灸、按摩、穴位敷贴。这里虽然由中医医疗队承包,但移动CT、化验检测等现代医学检测设备也配备齐全。
    医学专家表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显著降低轻症病人发展为重症病人的几率,改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对肺部炎症的吸收和病毒转阴有明显效果。”
    18. 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材料一,谈谈怎样预防新冠病毒由自然宿主传播给人。
    【链接材料】
    昨天,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了闭幕式,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意味着中国确立了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制度,不仅在野外生活的野生动物不可食用,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也不可食用(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不列入禁食范围)。
    (《新京报》2020年2月25日)


    名师点睛
    说明文链接材料的的题的答题技巧
    【考点分析】说明文中的链接材料。
    【考点展示】链接材料的题的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要求“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在说明文中,这一要求具化为“领会文章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有自己的感受,能联系相关的内容产生新的认识”。
    在设置形式上,此类题目一般是链接材料题,我们在做答时,需找出所给的链接材料与原文之间的联系。由原文得出的科学方法和思想,就是解决链接材料问题的着手点。
    【应对策略】
    首先要了解链接材料与原文的关系:印证式、解说式、补充式、运用式等。其次要圈定与原文相关联的文字范围,认真阅读理解内容。然后斟酌“链接材料”与原文的联系,确定关键语句的作用。最后准确进行表达,力求说清楚链接材料与原文的关系。
    考点通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
    冯小宝
    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
    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张,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多万千米的行星。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预计在之后的1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噬。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选自《中学科技》,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7.联系文章和下列材料,谈谈你对“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的认识。(80—100字)
    材料: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选自《宇宙里有些什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版)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
    柳静
    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
    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特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鳍尺寸小40%。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鯊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 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
    ⑦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4期,有删改)
    1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探究结论。(4分)
    [链接材料]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一些鹿,使森林中的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太多,森林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这反过来帮了鹿的忙,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选自专题《狼》,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北京地下水位16年来首回升
    16年来,北京市地下水位首次出现回升。全市885个地下水位监测点数据显示,7月31日,北京市下水埋深为26.55米,较6月30日26.7米回升了5厘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8000多万立方米,这是1999年以来地下水位首次回升。地下水埋深指的是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面的距离。如图1所示,虚线为潜水面,A即为潜水的埋藏深度,而H是潜水含水层的厚度。

    图1潜水含水层示意图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北京市人口骤增,2014年常住人口达到2100余万人,是1999年的近两倍,用水压力随之增加。同时,1999年起,北京市连续多年干旱,自然降水不足。
    为使供需平衡,多年来,北京不得不超采地下水(见表1)。“超采”,是指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从1999年起北京年均超采地下水5亿立方米左右,形成大面积超采区。长期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地面下降。1980年,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6.7米,1998年降至11.88米,18年下降了5米。从1999年开始大幅下降,到去年降至近26米。连续15年,平均一年下降近一米。
    表1北京地下水开采情况
    去年12月,每天约有200万立方米的南来江水通过自来水厂送入千家万户,占北京市市政供水的60%左右。截至8月底,南水进京已达5亿立方米,今年用量将达到8.18亿立方米。预计明年可以达到10.5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在用水量最大的7月份实现回升,最大的功臣还南水北调。
    北京地下水位上升还可能和超采地下水下降有关。据了解,截至7月底,朝阳、丰台等地区共关停84眼自备井,每天置换地下水量达3.3万立方米。随着南水用量增大,怀柔、平谷、昌平等应急水源地也将逐渐减少开采量。当然,开源节流才是控制用水总量的重要手段。例如,北京已在全市修建了1000余处集雨工程,通过集纳雨水的方式回补地下水,扩大再生水的使用比例。
    (摘自2015年9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链接】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 北送至华北地区。中线工程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的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还没有开工建设。
    图2南水北调工程路线图

    16.从图2看,流入北京市的南水主要走的是哪一条调水线?它的起点是哪里?(1分)


    四、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冷冻食品》一文。(10分)
    ①在超市的冷冻食品销售区,摆放着饺子、家禽、海鲜等商品,此外还有什锦蔬菜等经过基本处理的半成品菜肴。冷冻食品之所以如此普及,是因为冷冻是一种很好的保存食品的方法。食品被冷冻后,食品中的成分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食品中自身成分发生改变的“化学反应”以及干燥就很难发生;虽然无法完全杀死微生物,但是可以中止它们的活动。
    ②目前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冷冻食品的保存温度为-18℃以下,家用电冰箱也有很多将冷冻室的温度设置为一18℃。所以家庭中也常常会将肉、鱼和蔬菜等冷冻保存。但是许多人会觉得,食品解冻后口感发生了改变。这是由于家用冰箱中的冷冻温度与冷冻食品公司操作间中的冷冻温度不同造成的。
    ③在冷冻食品公司的操作间里,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食品冷冻,需在约-40℃的强风中进行冷冻操作,这也叫做“快速冷冻”(速冻)。而另一方面,家庭所使用的电冰箱,大多数是在约-18℃的无风状态下对食品进行冷冻。在这种条件下要将食品完全冻结需要数小时,因此叫做“缓慢冷冻”。
    ④快速冷冻和缓慢冷冻不仅仅是在冷冻所需的时间方面有所不同,其实在食品的内部也产生了很大的不同。根据日本东京海洋大学铃木徹教授对于食品冷冻的研究,在对食品进行冷冻时,温度低于O℃时就会产生“冰核”(极小的冰的结晶)。冰核不断汇集水分子,就会变成冰晶。铃木徹教授认为:“冰晶的增大,对细胞产生了破坏,细胞间的空隙也随之增大。”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解冻,细胞内的水分就会流出。此外,由于细胞间的空隙增大,食品也会变得更易碎。口感之所以发生变化,也正是这个原因。
    ⑤冰晶在-1~-5℃之间最容易增大。在对食品进行冷冻时,快速冷冻过程中通过这一温度带只需要约30分钟,而缓慢冷冻则需要数小时。因此,在家用冰箱的缓慢过程中,冰晶更容易增大,口感也更容易发生改变。
    (选自《科学世界》,有改动。)
    14.根据选文和链接材料,对下列现象作出解释。(2分)
    【链接】材料一 “对蔬菜进行解冻后,与冷冻前相比,酶的活性更强。从而会促进化学反应,导致蔬菜变色或者气味变大。” (日本东京海洋大学铃木徼教授语)
    材料二 酶,有机化合物,由生物体的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加速有机体内的化学变化,如促进体内的氧化作用、发酵等。 (《新华大字典》)
    【现象】市场上出售的什锦蔬菜等,会在冷冻前稍作焯水处理。有的家庭对蔬菜冷冻保存前也适当进行热烫处理。
    注:焯,把蔬菜放进开水里略煮一下就捞出,也叫做“热烫"。会破坏细胞结构和蛋白质的活性,减少水分。


    真题在线
    【一、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
    阅读下应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的“黄金体温”
    ①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会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②然而,恒定的体温并非理所当然。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身体因为热传导与辐射持续丧失热量,且温差越大,热量损失越快。若要维持体温不变,就必须在体表建立有效的隔热层,同时在体内源源不断地制造热量,才能平衡损失。这意味着人类必须频繁地进食、进水,才能保证体温不会大幅变化。相比之下,对体温不那么讲究的变温动物,在相同的体重下,对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温动物的1/10,这让它们更加容易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③这样看来,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但实际情况是,奢侈消耗热量的哺乳类和鸟类,反而完全占据了大地与天空、高山与两极,它们才是当今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物种。
    ④恒温动物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⑤当气温太高,缺乏体温调节能力的变温动物必须躲藏起来,防止体温过高导致死亡;当气温太低,它们又需要寻找外部热源,或者进行休眠。恒温动物受气温影响更小,因而能适应更多变的环境,抢占更多生态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南北两极有很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却没有爬行动物。
    ⑥变温动物在外界气温变化较大时,还会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这是因为动物体内控制所有生化反应速率的酶,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相差10摄氏度,都会带来2到3倍的变化。而恒温动物总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温度,生化反应速率更高,因而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
    ⑦然而问题还没有解决,虽然恒温具有这些优势,人类为何会停留在37摄氏度?
    ⑧如果我们把常温、常压下水的冰点和沸点及其之间的温度,看作一条线段,那么就会发现,黄金分割的另一端是38.2摄氏度,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平均体温。大概这只是一个美妙的巧合。
    ⑨但生物学家卡萨德瓦利发现,黄金体温确实存在,而问题的关键与毫不起眼的真菌有关。
    ⑩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杀手。尽管能接触到超过4000种真菌,哺乳类动物却只会感染其中不到500种,大部分也不会致病。
    ⑪除了免疫系统的功劳,体温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大多数真菌的活动温度在4到30摄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存活。
    ⑫提高体温可以杀灭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体温也消耗更多热量,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人类或是其他动物必须选择一个平衡点。卡萨德瓦利对这两者进行建模和计算,发现存在一个投入与收益的最优解:36.7摄氏度。体温低于这个“黄金体温”的哺乳动物,都更易感染真菌。
    ⑬于是,在残酷的自然选择和简单的数学原理之下,人类的体温就固定为37摄氏度。
    (摘编自《读者》2019年第9期)
    16. 根据全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下面信息整合任务。
    【链接】
    人体拥有很强大的调节系统和能力,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人体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体液酸碱度,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无论你吃的食物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进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现酸性;随后进入小肠,在碱性肠液作用下会呈现碱性。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其某是酸性体质”“某某是碱性体质”,其实,酸碱体质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而对于食物,我们也大可不必太在意它的酸碱,应该注意的是选择多样化的食物,营养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人体在对待温度与酸碱度方面表现出的相同之处是:都能够依靠自身强大的_________能力,使体温或体液酸碱度处于_________状态。不同之处是:“黄金体温”有生物学研究和数学原理支撑。“酸碱体质”的说法却缺乏_________。


    【二、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4分)
    《科普时报》“媒眼看世界”专栏征稿启事
    掌上科技馆
    1月3日

    《科普时报》是由科技部主管、科技日报社主办的全国第一份综合性科普周报。秉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使命,面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办报宗旨,为公众提供优质科普内容,助力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
    栏目简介
    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协智库、学术、科普“三轮”驱动,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三化”联动的工作布局,促进我国信息化及科学传播工作的开展,并固化研究成果,2020年1月,中国科技馆与《科普时报》合作开办“媒眼看世界”栏目。
    栏目宗旨为“谈媒体发展,看世界变化”,重点围绕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主题,从以下选题方向撰写文章:
    科普影评
    以科学的视角,通过评论的形式,对热点影视作品进行解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点阐述在影视作品中运用的媒体技术/信息技术,以展现技术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二是挖掘影视作品中的科学元素,对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科学事件进行解读。两个方面任选其一,鼓励对科幻类作品的解读。
    科技馆展品/展览解读
    以新颖独特有趣的方式对科普展品/展览进行介绍,重点解析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展示的原理以及在提高科普效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本栏目形式为“融媒体专栏”,不仅在纸质媒介《科普时报》建立“媒眼看世界”专栏,同时也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建立相应的数字专栏,为每期文章配以相应的音频,用二维码链接的形式,将报刊内容进行集成,丰富内容的展示手段,拓宽传播渠道。
    刊期为每1-2周1期,发文1篇。
    投稿要求
    为进一步促进交流共享,提高科普从业者对媒体信息技术对科学传播促进作用的深入理解,学习先进的实践经验,同时丰富专栏稿源,现面向全国科普从业者及社会公众征稿。投稿要求如下:
    1.符合《科普时报》及栏目定位,适合大众阅读,语言生动活泼。每文1600字左右,配图2教育—3张(无版权争议),每图下方标注一句图片说明。
    2.文章标题格式不做特定要求,但需要明确写出文中案例或影视作品的名称,并对文章核心内容高度凝练,如《从〈阿丽塔:战斗天使>看赛博格技术的发展》。
    3.文章作者需将文章内容录制成音频文件,与文稿一并发送到指定邮箱。音频格式需为.wav或.mp3,保证音频音质清晰,无需添加背景音乐或其他素材,待剪辑制作完毕后,将与文章一并发布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媒眼看世界”专栏。
    4.稿件需注明作者单位、部门、姓名、职务职称等信息。
    5.投稿邮箱:zhazheng@。
    文章参考范例
    文章参考范例:从《阿丽塔:战斗天使》看赛博格技术的发展
    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注:“掌上科技馆”是中国科技馆的微信公众号,以文章、音频、视频等方式发布科学资讯,传播科学知识。
    14. “掌上科技馆”计划增加短视频来提升关注度,阅读下图,请给“掌上科技馆”提两条建议。



    【三、2020年湖北天门、仙桃 、潜江、江汉油田中考语文】(四)说明文阅读
    “北斗”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①在去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的盛大阅兵式上,来自32个装备方队的580台车辆,以整齐划一的行进速度,前后左右一致的车距,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背后的“秘密武器”就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保障32个方队整体车速控制在10千米/小时,骑线偏差不超过1厘米,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已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②作为中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的建设发展,实施了“三步走”战略。2000年,我国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2012年底,建成了北斗二号系统,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完成星座部署,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服务。
    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很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正在改变着大众的生活。
    ④导航卫星的精确定位功能可广泛用于农场规划、田间测图、土壤取样以及肥料、杀虫剂的使用等方面,助力精细农业增产。例如,它能够提升农药、肥料使用的精度,同时更好地控制化学物质的扩散,从而降低成本、扩大产量,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新农场。据估计,卫星导航技术带动的平均增产可以达到10%,平均成本能够降低15%。
    ⑤交通运输方面,北斗系统应用于重点运输过程监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等领域。截至2019年底,国内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
    ⑥它也是工程建设的利器。盖高楼时,用“北斗”终端可随时测量楼房歪不歪;在挖山洞或地铁隧道时,用“北斗”终端就不用担心掘进时出现错位。它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生产力。
    ⑦此外,它还在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救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广泛,源于它功能强大。
    ⑨北斗系统采用3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导航星座,可以保证在全球任何位置、任何时间给出精准的定位。与世界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的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更强,尤其在低纬度地区性能优势更为明显。而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等导航系统都基本分布在单一高度轨道上。
    ⑩北斗系统的定位能力从以前的10米到5米,进一步提高到厘米级。例如将美国GPS定位终端升级为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轨道交通车辆的定位误差会大幅度降低。
    ⑪北斗系统还独创了短报文通信服务。在应急情况下或是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区域,装有北斗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可以通过短报文进行紧急通讯。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更进一步提升了这种能力,其信息发送能力从原来的一次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1200个汉字,通信带宽从50万用户提高到500万用户。
    ⑫由于种种优势,越来越多的领域加快了与“北斗”融合的步伐,相关产业也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⑬过去,虽然我国厂商生产的产品集成了北斗系统,但产品被卖往的有些地方不能享用北斗服务,产品服务和能力被降级。现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服务范围首次扩展至全球。对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产品来说,将有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两套系统同时为其提供服务,稳定性、可靠性大幅度提升。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全面布局北斗产业。
    ⑭随着北斗全球系统的全面建成,“中国北斗”真正成为了“世界的北斗”,将进一步造福全球,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20. 有人问,有了GPS,我国为何还要研发“北斗”?请结合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
    印度曾经高度依赖美国GPS系统。1999年,印度、巴基斯坦“卡吉尔战争”期间,美国直接关闭印巴战区的所有GPS服务,导致印度的武器和士兵瞬间“失明”。印度损失巨大。


    【四、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重测珠峰“身高”,这些看点别错过!
    一、2020珠峰高程测量已进入登顶测量阶段,一图聚焦重测珠峰背后的硬核看点。

    二、五问珠峰重测
    Q1:珠峰高程测量测什么?
    2020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
    Q2:为何要给珠峰再测身高?
    随着各项技术突飞猛进,更精准的测量成为目标。珠峰高程的精确测定,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程不统一的混乱局面,为世界地球科学研究做出贡献,其社会效益和科学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Q3:为何一定要人登顶测量?
    专家表示,测绘队员不可以坐直升机登顶。珠峰顶上的地方非常小,飞机是不能降落的。另外,飞机的螺旋引起的风有可能引发冰雪的崩塌。
    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气温低,测量型无人机目前还无法在峰顶飞行,目前也尚无机器人顶峰作业经历。
    Q4: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完成测量吗?
    专家表示,卫星遥感影像目前主要用于地表的监测,测的只是雪面的高度。它测量的精准度在高程方向是1—2米,而人工测量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所以没有人工到峰顶上去,它就没有雪深的测量,这样也不能作为一个很准确的结果来发布。
    05:珠峰高程重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除了反映地质活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为制定整体环境政策提供参考外,地球上最高的一座山的“身高”变化,或许也能满足人类共同的好奇心。
    三、细数珠峰高程测量中的“黑科技”
    为人量身高,一把尺就够。
    为珠峰量“身高”,需要哪些“黑科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用于珠峰测高
    这是国产北斗系统在珠峰高程测量项目中首次应用。登顶测量时,顶峰的GNSS接收机将依托北斗系统和珠峰地区以及外围的GNSS监测网联机同步观测,同时还可监测相关地区的地壳运动。
    国产设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
    雪深雷达、天顶仪、重力仪、峰顶觇标、用于三角交会测量的超长距离测距仪等均为国产仪器。我国最新的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成果也将应用于此次测量。
    重力测量“上天”
    此次测量将运用航空重力测量技术,提升测量精度,即把一系列复杂的测量系统装在飞机上,使飞机能在空中进行连续测量,相当于把重力测量仪带上了天。重力测量即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值,可以对高程测量结果进行有效改正。这是首次在北坡开展航空重力测量,填补了珠峰地区航空重力测量的空白。
    注:2020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
    (来源:5月14日新华网,有删改)
    10. 关注重复出现的词语能帮你读懂编者的意图。结合材料,联系下面“词云图”中圈画的关键词,推究编者意图。

    说明:词云图中字体越大,表示该词语在材料中出现的次数越多。
    11. 新华社珠峰重测直播节目中提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小学生小越看后产生疑惑:汪洋大海是怎么变成世界屋脊的?依据下面四幅图,按要求写一段话,帮他解惑。

    【写作要求】①语言得体,条理清晰;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题型
    与原材料的关系
    题干中常出现的关键词
    验证型
    验证关系:链接材料证明原文知识
    “帮助”“印证”“解决”
    运用型
    运用关系:用原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借助……知识”
    补充型
    补充关系:用链接材料丰富原文事理
    “探究”“概括”“还说明”
    题材分类
    主要代表图案
    主要使用部位
    适合表现技法
    几何纹样
    卷草纹、蘷纹
    山墙八字、脊座、博古
    浅浮雕
    花卉草木
    松树、梅花、杨桃、荔枝等
    正脊、墀头、照壁
    高浮雕结合局部透雕
    动物纹样
    喜鹊、蝙蝠、仙鹤、鲤鱼等
    正脊、看脊、垂脊、照壁
    高浮雕结合局部透雕或原雕
    风景题材
    珠江早春、羊城八景
    看脊、照壁
    高浮雕
    人物神仙
    刘关张、八仙、三官、寿星等
    看脊
    高浮雕、立体圆雕
    博古杂宝
    八宝、暗八仙、三官、寿星
    脊座
    浅浮雕
    文字纹样
    吉祥祝语、名家诗句
    正脊小品、楹联
    浅浮雕
    采水自备井位置
    自备井数量(眼)
    供水量(立方米)
    城镇自备井
    13000
    4.6亿
    域六区自备井
    6550
    2.25亿

    相关试卷

    专题12 说明文开放拓展-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

    这是一份专题12 说明文开放拓展-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文件包含专题12说明文开放拓展-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解析版doc、专题12说明文开放拓展-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原卷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 说明文内容概括-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

    这是一份专题10 说明文内容概括-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文件包含专题10说明文内容概括-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解析版doc、专题10说明文内容概括-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 说明文词语含义-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

    这是一份专题08 说明文词语含义-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文件包含专题08说明文词语含义-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解析版doc、专题08说明文词语含义-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