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展开积累重点实词虚词
理解并默写文中重点句子
拓展练习,链接中考
一、文学常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 ——,字——,邹(今山东邹县)人,——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被尊为“亚圣”。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人性本善”。
代表作品有《孟子》,《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二.实词积累
(1)欲: (2)于:
(3)苟得: (4)恶:
(5)患: (6)辟: (7)如使:
(8)为: (9)丧: (10)呼尔:
(11)与: (12)蹴: (13)不屑:
(14)万钟: (15)加: (16)辩:
(17)奉: (18)得:
(19)与: (20)乡:
(21)已: (22)本心: (23)何加:
三、1、通假字:“得”,通“——”,——。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
“乡”同“——”,——。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古今异义:
一豆羹:古义: 今义:
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 今义:
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 今义:
一词多义:
之:1、人皆有之 2、得之则生 3、忽尔而与之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1、二者不可得兼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四、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 。
(3)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 ; , 。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中考链接
古文阅读(4-8题,共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乙】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节选自《孟子》
注①桑: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②餍:音yàn,饱,满足。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②蹴尔而与之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苟为后义而先利
5.下列选项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万乘之国
A.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7.给下列句子断句。(限5处)(2分)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结合甲乙选文内容,请简要说明孟子在文中的主张。(3分)
【课后反思】: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五篇鱼我所欲也 学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五篇鱼我所欲也 学案(解析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重点字词小结,课文诵读节奏,基础字词,文学常识,重点语句翻译,文章主旨,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诫子书》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诫子书》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常考名句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周亚夫军细柳》复习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周亚夫军细柳》复习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名句默写,合作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