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科学探究题-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第04期)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8 科学探究题-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第04期),共16页。
(2)如图所示,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多次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每次2mL,如有气泡产生,则将______伸入试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结果如下表。
(3)下列物质中,也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CuCl2
B Fe2(SO4)3
C Na2SO4
D KCl
(4)探究不同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实验方案:将等体积5%过氧化氢溶液加到不同催化剂中,比较用排水法收集50mL氧气的快慢。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每种仪器限用一次),组成该探究的完整实验装置,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填标号)。
【答案】 带火星木条 无气泡 FeCl3 AB AE
2.(2021·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反思与拓展)
(1)实验步骤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写一条)。
(3)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一种物质,该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Ca(OH)2+2HCl=CaCl2+2H2O 可能是CaCl2和HCl 溶液不变红色 先有气泡产生 CaCl2+Na2CO3=CaCO3↓+2NaCl 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 CaCO3
3.(2021·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同学们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小石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后,发现试管中的溶液呈浅黄色。
(提出问题)试管中浅黄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都认为溶质中一定含有Fe2(SO4)3,理由是________,然后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①溶质是Fe2(SO4)3;
猜想②溶质是Fe2(SO4)3和FeSO4;
猜想③溶质是Fe2(SO4)3和H2SO4;
猜想④溶质是Fe2(SO4)3、H2SO4和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FeSO4溶液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H2SO4溶液和Fe2(SO4)3溶液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组合作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上述实验探究说明,在用稀硫酸或稀盐酸除铁制品上的铁锈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
【答案】氧化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液是黄色溶液 FeSO4 溶液褪色 稀硫酸或稀盐酸不能过量
4.(2021·毕节市七星关区阴底中学中考真题)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某项目式学习小组对其组成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黑火药由硝石(KNO3)、硫磺粉(S)和木炭粉(C)混合而成。
②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CO2不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方案)
Ⅰ.取黑火药与适量水混合、搅拌、过滤、得到溶液和固体。
Ⅱ.将Ⅰ所得溶液蒸发溶剂、冷却,得到晶体,该过程在化学上叫做 ___________,在老师帮助下,小组通过其他实验证实晶体为KNO3。
Ⅲ.通过下述实验证实Ⅰ得到的固体为S和C的混合物;按如图组装仪器,先通入N2,再点燃酒精灯、通入足量O2使A中固体完全燃烧。
(记录现象)
(讨论交流)
(1)装置A中硫磺粉、木炭粉发生了 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 ___________═K2SO4+2MnSO4+2H2SO4,实验中装置C溶液的pH将 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装置D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4)装置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答案】蒸发结晶 蓝紫 氧化 H2O 减小 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C装置完全吸收
5.(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在庆祝“五四”青年节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他用导管向包有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吹气,脱脂棉燃烧了起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魔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
(分析判断)
根据燃烧条件可知:吹出的气体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一定的热量,可能有氧气生成,从而使脱脂棉燃烧。
(提出问题)
吹出的气体中有哪些物质与过氧化钠(Na2O2)发生反应,且生成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1)吹出的气体主要含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
(2)过氧化钠与氮气、氧气不反应;
(3)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粉末。
(提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H2O与Na2O2反应;
猜想二:只有CO2与Na2O2反应;
猜想三:CO2、H2O都与Na2O2反应。
(设计与实验)
探究Ⅰ:H2O与Na2O2反应
探究Ⅱ:CO2与Na2O2反应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分析,猜想三正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反应。
(反思交流)
(1)过氧化钠应该______保存。
(2)探究Ⅱ:步骤三中能代替CaCl2溶液的试剂______(写一种)。
【答案】氧气 白色沉淀 密封 氯化钡溶液
6.(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在完成盐酸除铁锈实验时,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同学们对此现象感到很好奇,针对“气体是由什么反应生成的”这一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经过认真分析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并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A和B进行探究。实验时,观察到试管A中有气泡,试管B中没有气泡,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
(1)小组同学设计图甲所示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
(2)小金同学认为图甲实验A和B对照设置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气体生成产生影响。于是在图甲实验基础上补充设计了如图乙对照实验C和D。但小科同学认为对照实验D的设置没有必要,他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__________。
(反思提高)设置对照实验首要问题是找准找全影响因素,通过控制变量,来进行对照实验的设置,实现对照实验组设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迁移应用)一次课外实验的意外现象: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气泡。
请结合设置对照实验的思想,完成“气体是由什么反应生成的”问题探究。
(实验探究)查阅资料:①镁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②Na2CO3溶液呈碱性,其溶液中除了Na+、、水分子外,还有OH﹣。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丙对照实验E、F和G。
(3)往镁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Na2CO3溶液,x溶液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E、G中有气体产生,但缓慢且少,试管F中产生气体既快又多。从对照实验设置的角度分析,实验G所加“x”溶液应该是__________。
(4)分析图丙实验可知,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气体是由镁与水反应生成的。试管F中快速产生气体,是因为Na2CO3溶液中存在能促进镁与水反应的离子,该离子是__________。
【答案】气体是由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 稀盐酸中含有水,而铁锈在稀盐酸中不产生气泡 氢氧化钠(NaOH) 碳酸根离子
7.(2021·湖北十堰市·)十堰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鉴定某工厂排出的无色污水成分,他们查阅工厂的有关资料,推测出污水中可能含有盐酸、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小组同学取污水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一:小组同学用pH试纸测得的污水的pH=2,由此得出污水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为检测污水中可能含有的成分,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兴趣小组确定了废水的成分
(反思与评价)乙同学经过思考后,用物理方法也得到了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他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答案】氢氧化钠; NaOH+HCl═NaCl+H2O。 氯化钡溶液 BaCl2+Na2SO4═BaSO4↓+2NaCl 取适量废液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皿中出现白色固体
8.(2021·广东广州·)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NH4HCO3、NH4Cl、K2SO4、KCl都是常见的化肥。
(1)化肥能为农作物补充的营养元素主要有三种,上述化肥含有的两种营养元素是_______。
(2)有一包用剩的肥料,可能含有上述四种化肥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a 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
b 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
c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e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①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该肥料的成分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②实验a~e中,不必要进行的一项是_______(填标号)。
③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肥料的成分,完成下表。
(已知:)
【答案】N、K/氮、钾 一定含有NH4Cl,可能含有KCl c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并加热至无刺激性气味产生为止,待冷却后,往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加入少量AgNO3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有白色沉淀 NH4Cl和KCl 无白色沉淀 NH4Cl
9.(2021·北京中考真题)硬水加热时易产生水垢,很多工业用水需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小组同学利用1.5%的肥皂水比较水的硬度。
(查阅资料)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Ⅰ、探究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Ca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配制两种不问硬度的硬水。
用蒸馏水和两种硬水完成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1)对比②和⑧可知,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______。
(2)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⑤中x应为______。
(3)第2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4)由上述三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Ⅱ、比较不同水样的硬度
(进行实验)用四种水样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
(解释与结论)
(5)硬度最大的水样是______。
(6)由上述实验可知,能将自来水硬度降低的方法有______。
(7)继续实验,发现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来水的硬度,其实验方案为______。
【答案】产生泡沫多少 1 第2组实验以肥皂水为变量,探究肥皂水多少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硬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少,软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多 湖水 煮沸 另取相同量山泉水,滴加肥皂水记录产生泡沫所需肥皂水量,大于自来水所需肥皂水量,说明山泉水硬度大于自来水
10.(2021·黑龙江伊春·中考真题)碳酸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小组同学将试管3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A。
(提出问题)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
猜想三:_______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
(活动探究)
1.小组讨论:有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
2.进行实验:
(反思与评价)
1.碳酸钠溶液呈_______性,可以和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钡等物质发生反应。
2.要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还应考虑_______。
【答案】溶液变红色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OH和Ca(OH)2 溶液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 二 产生白色沉淀 碱 反应物是否过量
11.(2021·甘肃兰州·中考真题)FeCO3能用于制备可溶性乳酸亚铁补血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制备和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溶液pH大于8.8时,Fe2+完全转化为Fe(OH)2沉淀。
2.FeCO3固体置于潮湿空气中易变质生成Fe(OH)3。
3.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会出现血红色絮状物;而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会出现血红色絮状物。
4.FeCO3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与酸反应,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
探究一FeCO3的制备
(1)该兴趣小组用pH=11.9的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在烧杯中制备FeCO3时,应选用的加料方式是_________(填字母)。
A 将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烧杯中
B 将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中
C 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烧杯中
(2)制备Fe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探究二FeCO3的性质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于空气中的FeCO3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FeCO3猜想2:FeCO3和Fe(OH)3猜想3:_________
(定性探究)
(实验结论)久置于空气中的FeCO3固体的成分是FeCO3和Fe(OH)3。
(定量探究)该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确定固体中FeCO3的质量分数,称取10.0g固体做了如下图所示的补充实验。
(1)装置C中足量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______。
(3)关于上述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 装置A中加入的稀硫酸可用稀盐酸代替
B 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
C 如果去掉装置D,会使实验结果偏大
D 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C增重0.44g,则固体中FeCO3的质量分数为11.6%
【答案】C Fe(OH)3 猜想3 出现血红色絮状物 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让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 A
12.(2021·江苏宿迁·)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展开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加学习并填写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某同学提出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憲与假设)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岀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补上猜想二、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_______
猜想三:NaC1和HC1 猜想四:NaC1、NaOH和HC1
乙组同学认为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Cl2溶液,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浇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K2CO3溶液、AgN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到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认为猜想_______正确。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的活动过程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以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错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NaCl和NaOH 猜想四 NaOH和HCl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无沉淀生成(或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三 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 AgNO3和NaCl也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有HCl
13.(2021·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学习小组对蓝绿色碱式碳酸铜晶体[Cu2(OH)2CO3]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Ⅰ、探究碱式碳酸铜受热的变化
(设计实验)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并用于探究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
注: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实验过程)①在装置丙导管a处连接一导管,并插入水中,微热试管,观察到___________,说明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图示加入样品和试剂,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1)装置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根据现象可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可分解,分解产物有CO2、CuO、___________。
(4)装置乙、丙位置不能互换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Ⅱ、探究碱式碳酸铜与酸的作用
(实验过程)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固体不溶解。继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得到蓝色溶液。
(实验结论)碱式碳酸铜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的盐为___________。
(拓展延伸)碱式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碱式氯化铝[Al2(OH)Cl5]是一种高效净水剂。已知碱式氯化铝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常见的溶剂,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撤去酒精灯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H2O 若乙、丙位置互换,则无法判断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是生成的水还是澄清石灰水中的水 硫酸铜(或CuSO4)
14.(2021·山东烟台·)因发现青蒿素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还发现了双青蒿素。查阅资料可知,双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测定双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将7.1g双青蒿素放在装置C的玻璃管中,燃烧至无固体灰分残留。
(1)装置A、B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填序号)。
①足量NaOH溶液、足量浓硫酸 ②足量浓硫酸、足量NaOH溶液
(2)装置F可吸收从装置E的气流中带出来的少量水蒸气,生石灰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记录数据)加热前,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再称量装置D的质量、装置E和F的总质量(反应前的质量)。双青蒿素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再次称量装置D的质量、装置E和F的总质量(反应后的质量)。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实验结论)(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双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拓展分析)(4)双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
(实验反思)(5)实验过程中加热前要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该操作的作用是______。
(6)有同学建议,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需要在装置C和D之间增加图二所示的装置,其目的是______。
【答案】① 45:6:20 排除装置中空气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干扰 将青蒿素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进行转化,减少实验误差
15.(2021·山东烟台·)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在空气中久置的某氢氧化钠样品是否变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C、D四组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氯化钙、氯化钡溶液都呈中性。
(实验探究)取适量该氢氧化钠样品,加足量的水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四支试管中,再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足量)、酚酞试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如图所示:
(分析与结论)(1)上述四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实验A中,观察到______的现象,说明该氢氧化钠样品已经变质。
(3)实验D中,证明该氢氧化钠样品已经变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四支试管中反应后的混合物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上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清液呈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______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
(设计实验)取少量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
(实验反思)同学们认为上述预测现象②所得结论不严密,原因是______。
【答案】B 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氢氧化钠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所以不能仅仅根椐溶液变红就判断溶液中只是氢氧化钙
研究对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漂白液
大量气泡
较多气泡
少量气泡
无气泡
FeCl3溶液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K2SO4溶液
_______
实验结论
i.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都是氧气
(查阅得知:)
ii.K2SO4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iii.______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Iv.……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___________。
猜想一不正确
步骤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___________,过一会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组次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小组同学相互评价
第1组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溶质中一定含有H2SO4,猜想③或④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此结论正确。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第2组
现象:______。
结论:结合第1组的实验现象,推理出猜想④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此结论正确。
装置
A
B
C
D
E
现象
固体燃烧的火焰为 ___________色
红色褪去
紫红色变浅
未变色
溶液变浑浊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结论
H2O能与Na2O2反应,产生______和NaOH。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实验操作
玻璃管中反应后的固体
实验现象
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粉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产生______
实验结论
CO2能与Na2O2反应,产生①和Na2CO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污水于一支洁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___________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污水中一定含有硫酸钠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_______
若_______,则该肥料的成分是_______。
若_______,则该肥料的成分是_______。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实验操作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混合溶液用量/滴
0
0
0
1
x
1
2
2
2
肥皂水用量/滴
5
10
20
5
10
20
5
10
20
产生泡沫量
少
多
很多
无
少
多
无
无
少
实验操作
水样
肥皂水用量/滴
市售纯净水
2
煮沸后的自来水
6
自来水
9
湖水
14
试管编号
1
2
3
4
加入试剂
无色酚酞试液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
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甲: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猜想_______成立
方案乙: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
________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固体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
_________不成立
取少量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
_________
猜想2成立
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pH
滴加K2CO3溶液
滴加AgN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3期)专题18科学探究题(原卷版+解析),共7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g,加入100,6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专题22科学探究(原卷版+解析),共69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专题18坐标图像题(原卷版+解析),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