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过关02《探秘水世界》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457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过关02《探秘水世界》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457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过关02《探秘水世界》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457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过关 练习(含答案)
(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过关02《探秘水世界》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过关02《探秘水世界》练习(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夯基提能作业一、选择题1.(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2.(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含有相同原子 3.(新疆中考)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4.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B.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D.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5.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6.(四川巴中中考)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B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CD实验装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的条件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烧杯中的水:①加热铜片,②隔绝空气 7.如图是简易净水器,其中同时具有过滤与吸附作用的是 ( )A.纱布 B.石英砂C.小卵石 D.活性炭8.(吉林中考)生活中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常用方法是( )A.沉降 B.消毒 C.煮沸 D.过滤9.(山东淄博中考)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水的天然循环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④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山东临沂中考)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碘酒 B.空气C.氧化钙 D.生铁11.(广东中考)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H2O2H2↑+O2↑B.CO2+2NaOHNa2CO3+H2OC.C+H2O(蒸汽)CO+H2D.NH3+CO2+H2ONH4HCO312.(北京中考)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2中得到H2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C.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13.(福建中考)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指标。下列指标可通过过滤达到的是( )A.澄清 B.无异色C.无异味 D.无细菌和病毒14.(江苏盐城中考)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15.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的体积变小C.18 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间有间隔二、填空题16.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1)如图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 2N2+6H2O,把下图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三、实验探究题17.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需要用 和 。(填仪器名称)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3)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 。 答案精解精析1.B 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导致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不变,故B错误。2.B 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A不正确;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故B正确;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是因为稀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H+,故C不正确;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故D不正确。3.D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由题图实验可观察到乙烧杯中溶液变为无色,丙烧杯中溶液不变色,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分子不断运动到乙烧杯中,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红色褪去。A、B、C均正确;D错误。4.C 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的杂质,不能将硬水软化,A错误;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是物理变化,B错误;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C正确;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D错误。5.A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而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说法错误;元素只论种类不讲个数,所以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故D说法错误。6.A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A项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7.D 小卵石、石英砂和纱布的作用为过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同时具有过滤与吸附作用。8.C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加热煮沸时钙、镁化合物会转变成碳酸钙、氢氧化镁沉淀,降低了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使硬水软化,选C。9.D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正确;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正确;③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正确;④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正确。10.C 碘酒中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氧化钙属于纯净物;生铁中有铁、碳等,属于混合物。11.A 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一变多”的特征,故A为分解反应。12.D 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故A选项错误;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B选项错误;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选项错误;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O2,故D选项正确。13.A 过滤可将不溶性固体杂质除去,故可达到澄清的目的;无异色和无异味需通过活性炭吸附才能达到;一般通过消毒才能达到无细菌和病毒的目的。故本题选A。14.B 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是因为分子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变小,故A项解释错误。公园里间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B项解释正确。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水由水分子构成,故C项解释错误。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D项解释错误。15.B 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B错误。16.答案 (1)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2)解析 (2)NH3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第三个方框中缺少1个水分子和1个氮分子。17.答案 (1)量筒 胶头滴管 (2)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3)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解析 (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用倾倒法加液到接近刻度线,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3)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过关16《化学与健康》练习(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过关17《化学与社会发展》练习(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过关13《金属第2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