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化学二轮专项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二轮专项复习专项05《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练习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专项复习专项05《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练习题(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过氧化钠,氢氟酸,6 gB,某有机物在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项(五)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类型一 确定物质化学式及元素组成1.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Na2CO3和H2 B.Na2O和O2 C.NaOH和O2 D.Na2CO3和O22.氢氟酸(HF)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iO2+4HFX↑+2H2O,则物质X为 ( )A.SiO B.O2 C.SiF4 D.SiF3.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C的质量为( )A.9.6 g B.8.8 g C.6.8 g D.4.4 g4.某有机物在9.6 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和5.4 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5.物质X在5 g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RO2+2SO2,测得生成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 g和6.4 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B.X中含有R、S、O三种元素 C.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 g D.X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6.(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 (填“>”“<”或“=”)5.6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X2CaSO4+2CO2,则X的化学式为 。 (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类型二 微观反应示意图7.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如图G5-1所示。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G5-1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发生反应前,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7∶48.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G5-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G5-2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B.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9.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图G5-3(1)写出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方程式: 。 (2)锂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化学式为Li。已知锂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写出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类型三 数据分析型10.如图G5-4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G5-4A.a是氯酸钾 B.b是氧气 C.d是二氧化锰 D.t1时反应开始11.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G5-5中Ⅰ所示。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Ⅱ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图G5-5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乙一定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8 D.丁的质量等于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G5-6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G5-6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13.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的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物质MNPQ反应前的质量/g16241520反应后的质量/gxy010 A.参加反应的P与Q的质量比为3∶2 B.x+y=65 C.当x≤16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y的最大值为7514.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物质质量变化如表所示,其中未知数据错误的是 ( ) 物质 阶段 甲的质量/g乙的质量/g丙的质量/g丁的质量/g反应前404000反应中m1m2m310.8反应后23m43027 A.m1=33.2 B.m2=24 C.m3=10 D.m4=0 参考答案类型一1.D 2.C3.B [解析] 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可设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a、8a。设与2.8 g A反应的B的质量为x。A + 3B2C+3D7a 3×8a2.8 g x= x=9.6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的质量为:2.8 g+9.6 g-3.6 g=8.8 g。4.C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8.8 g CO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8.8 g××100%=6.4 g,5.4 g H2O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5.4 g××100%=4.8 g,生成物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和为6.4 g+4.8 g=11.2 g,该有机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1.2 g-9.6 g=1.6 g,则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5.A [解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知,生成物的分子中共含有6个O原子,而反应物的3个O2中含有6个O原子,因此,X物质中不含O元素,B错误;根据X+3O2RO2+2SO2和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2.2 g+6.4 g)-4.8 g=3.8 g≠4.3 g,C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4.8 g,没有完全反应,D错误。6.(1)CH4+2O2CO2+2H2O (2)< O2 (3)CO2+3H2CH3OH+H2O类型二7.B [解析]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因此属于化合反应,A错误;从图示看出,该反应中共有两种不同的小球,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故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正确;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C错误;从图示可以看出,发生反应前,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8×2)∶(32×4)=7∶16,D错误。8.D [解析] 由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6H2C2H4+4H2O;该反应有单质氢气参加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A错误;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分子,B错误;该反应是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2∶6=1∶3,D正确。9.(1)2NH3+CO2CO(NH2)2+H2O(2)2Li+H2SO4Li2SO4+H2↑类型三10.B [解析] 反应物是氯酸钾,质量从反应开始会不断减少,故a是氯酸钾,A正确;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质量不断增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知,生成氯化钾的质量要比氧气的质量多,故b是氯化钾,B错误;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是二氧化锰,C正确;t1时a的质量开始减少,说明反应开始发生,D正确。11.C [解析] 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A不正确;乙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B不正确;甲、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C正确;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D不正确。12.A [解析] 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4 g-2 g=12 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2 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6 g-5 g=31 g;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 g-12 g=19 g,故x=26-19=7。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 g∶19 g=12∶19;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13.D [解析] 参加反应的P和Q的质量比为(15 g-0 g)∶(20 g-10 g)=3∶2,A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6 g+24 g+15 g+20 g=x g+y g+10 g,所以x+y=65,B正确;当x≤16时,只有N为生成物,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正确;当M完全反应,则生成的N质量为16 g+15 g+(20 g-10 g)=41 g,故y=24+41=65,D错误。14.C [解析] A项,17∶27=(40-m1)∶10.8,m1=33.2,该选项数据正确;B项,40∶27=(40-m2)∶10.8,m2=24,该选项数据正确;C项,30∶27=m3∶10.8,m3=12,该选项数据不正确;D项,m4=40+40-30-27-23=0,该选项数据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专项复习专项14《物质的分类》练习题(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臭氧,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专项复习专项12《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练习题(含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专项复习专项11《中和反应及探究》练习题(含答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