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作业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28433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作业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28433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作业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28433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情境探究题,分析说明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一、单选题1.高铁上,一名男子强行霸占女乘客座位,不听列车工作人员劝阻。该事件曝光后,引发舆论关注。之后涉事男子被处治安罚款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被限制购票乘坐火车。从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看,这一事件给予我们的警示是( )A.每个人都对自由无限向往 B.拥有自由能够增强幸福感C.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 D.自由就不应该有任何限制2.2020年10月7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一章,并明确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对这一规定,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①手机是公民的合法财产,公民有权随时使用 ②自由就是无拘无束,这一规定是对自由的侵犯 ③未经允许不将手机带入课堂已成为中学生的法定义务 ④未成年人也要尊法守法,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去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下列属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是( )①买车票时军人优先 ②公共汽车上设老人、孕妇专座③街道上设盲人通道 ④按学生身高排座位,定期循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法律在哪里实现自由,就在哪里限制自由。”这句话告诉我们( )A.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有自由B.法律确认和保护的自由可以随心所欲C.离开法律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D.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不受法律的任何限制5.大庆市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因此也有一些乞讨者和拾荒者人内阅读。有市民无法接受,馆长说:“我无权拒绝他们来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大庆市图书馆此举( )①是平等待人的表现 ②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③侵犯了广大市民读书的权利 ④仅代表与维护了少数人的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体现平等原则的做法有( )①男女就业同工同酬 ②一次选举一人一票③优先关照老幼孕残 ④领导犯法减轻处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7.对于漫画《明确要求》中国务院办公厅的做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促进和谐,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②多此一举,不会用智能技术的只是少数③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平等原则④体现了全体公民拥有同样的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关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②法治是自由的保障③人们的自由不受法治的约束 ④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法律之内完全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绝对的 B.我国人民的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C.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D.遵守法律就意味着失去自由10.下列选项与如图漫画《法“网”》的寓意不一致的是( )①在生活中,我们只会受到法律的约束②中学生应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③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中学生应该坚决远离网络④法律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违反法律可能失去自由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1.公民李某向某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打电话,声称自己与新冠病毒新增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后经调查得知是谎报。嫌疑人李某的行为构成了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依法对李某行政拘留十日并罚款500元。下列新闻标题中与此事件最符合的是( )A.国家利益至上,个人绝对服从 B.疫情关乎稳定,自由岂能滥用C.坚持就是胜利,危难方显真情 D.政府对民负责,及时化解危机12.著名学者章太炎说:“天下无纯粹之自由,亦无纯粹之不自由”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B.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C.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D.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13.为抗击新冠疫情,全员核酸检测时,西安某小区业主群发出倡议:孕妇随时插队,小孩优先,成人靠后。小区居民均自觉遵守倡议,有序进行核算检测,这说明( )A.每个人都具有法治意识 B.有了规则就失去了自由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也是平等14.在某人才招聘会上,一家企业在招聘启事上标明 “只招男生,女生免谈”。这个现象( )①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性别歧视等不平等现象②应该坚决抵制,据理力争,必要时公民要依法维权③违背了平等的原则,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④普遍存在,女生们应该坦然面对接受现实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健康茁壮成长。其中有一项内容,它属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它确保每个人都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社会弱者也能分享公共资源,合法的行为得以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惩罚,正义的阳光洒满人间,这就是( )A.自由 B.平等 C.公正 D.法治16.观察漫画,漫画中反映的现象( )①违背了平等竞争的原则②使其他人失去了平等发展的机会③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④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坦然接受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哪里没有法治、哪里就没有自由;为了得到自由、我们必须做法治的忠臣。下列关于自由法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④自由是绝对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8.2020年八、九月份出现了一个网络热词——“纸面服刑”,媒体分别曝光了内蒙古和安徽两起杀人案件,行凶者却并未入狱服刑的蹊跷事件。也就是说凶手只领到了刑事判决书而仍然在监狱外逍遥地生活着。对此,你的认识是( )A.依法依纪制裁有关人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B.真正的公平正义是不存在的C.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做到科学立法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可凌驾于法律之上19.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也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法治社会里,下列现象公平的有( )①男女同工同酬②一次选举一人一票③公交车上设有“孕妇专座”、“老人专座”④国际社会通行圆桌会议⑤我国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20.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对这一规定,下列认识错误的有( )①手机是公民的合法财产,公民有权随时使用 ②自由就是无拘无束,这一规定是对自由的侵犯 ③未经允许不将手机带入课堂是中学生的法定义务 ④未成年人也要尊法守法,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去做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二、情境探究题21.英烈不容诋毁、法律不容挑衅!2021年2月19日,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网民“辣笔小球”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南京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开展调查,于 2月19日晚将发布违法言论的仇某某抓获。经审查,仇某某对博取网民关注,在微博上歪曲事实、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2月20日,南京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对仇某某进行刑事拘留。为什么“辣笔小球”的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三、分析说明题22.观察下列漫画,回答问题。2020年3月25 日,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公开开庭审理了由公益诉讼起诉人江西省上饶市人民检察院起诉的被告彭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权案。法庭当庭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彭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1)拟题:运用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能够概括上述材料内容的题目。(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四、综合探究题23.☆评析社会现象材料一:由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的《问政山东》栏目,以问题为导向,动真碰硬,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安排各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轮流参与电视问政,公开向社会和群众解答疑惑、作出答复,督促政府职能部门践行承诺、狠抓落实,使现场各界代表和群众感觉到政府的工作就在身边。《问政山东》作为山东省级全媒体问政平台,将一体化推进“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形成全媒体联动问政+政府机关反馈答疑、全媒体公布+省直部门工作社会公开打分评价的监督机制。2019年3月该栏目直播以来,相关政府部门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调查暗访、连线督办、跟踪整改,一些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点赞认可。(1)请你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谈谈对问政山东这一举措的认识。材料二:唐某在微博上发表一首七律,网友关某读后提出意见,招致唐某不满。唐某回帖辱骂关某,并虚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该回复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关某以遭受精神损害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唐某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众多网友跟帖评论唐某“微博骂人”事件。石头:唐某逞一时口舌之快,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大海:言论自由一旦超越法律边界就是对自由的滥用,行为人要承担法律后果。(2)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唐某的言行,对两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1.C2.D3.A4.A5.A6.A7.A8.C9.C10.A11.B12.C13.D14.A15.D16.A17.A18.D19.A20.D21.①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和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法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②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辣笔小球”的言行严重侵害了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名誉权和荣誉权,极大地伤害了我国人民的民族情感,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22.(1)依法行使权利,做合格公民。(2)①法律特征的角度: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公开开庭审理案件,体现出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②法律作用角度:法律具有保护的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③审判机关的角度: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④自由与法治的关系角度: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碰触法律红线,违反法律就要失去自由的代价。 23.(1)①这是我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表现,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②这是建设法治政府,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③这是健全法律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两网友的观点都是正确的。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②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③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⑤唐某逞一时口舌之快,“微博骂人”,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缺乏媒介素养,扰乱了网络秩序,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⑥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卢梭说,十九大报告指出,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同步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关于平等的理解,错误的观点是,右图《缺证拒人》中的考官,下列行为符合平等要求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自由平等的真谛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