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课后测评
展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地区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初步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完成1-2题。
1.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地区发展加工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工业基础雄厚②矿产资源丰富③劳动力丰富廉价④毗邻港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产品,最可能属于“三来一补”企业生产的是( )
A.牛仔裤B.芯片C.精密仪器D.飞机发动机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升级为高端产业。读深圳产业园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3-4题。
3.第一阶段各企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A.共用基础设施B.加强生产联系
C.靠近原料产地D.获取邻厂信息
4.产业园区从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二阶段,说明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
A.管理经验B.资金C.科技D.廉价劳动力
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5-6题。
5.影响产业结构由M阶段向N阶段演进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B.政策C.人才D.市场
6.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 )
A.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消失B.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
C.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渐降低D.新兴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
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借鉴世界三大湾区的经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分工具有特色的城市群,有望打造成世界第四大湾区。据此完成7-8题。
7.早期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 )
A.人口B.政策C.交通D.市场
8.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 )
①促进湾区城市分工②打造成中国的世界级城市群
③开始引进外来资金和技术④促进区域内过剩产能的转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根据产业链划分,芯片从设计到出厂主要包括6个核心环节:设计软件(芯片设计软件是芯片公司设计芯片结构的关键工具)、指令集体系(没有高效的指令集体系,芯片没法运行操作系统和软件)、芯片设计(主要连接电子产品、服务的接口)、制造设备(生产芯片的设备)、圆晶代工(芯片从图纸到产品的生产车间)、封装测试(保证产品品质,技术需求相对较低)。根据材料,完成9-11题。
9.中国芯片产业有望率先崛起的环节及原因是( )
A.芯片设计软件及指令集体系——人才多
B.芯片制造和制造设备——制造业大国
C.圆晶代工——劳动力丰富
D.封装测试——市场广阔
10.中国要在芯片取得突破,正确的做法是( )
A.大力引进国外发达技术B.积极参与国外产业分工
C.埋头苦心钻研芯片技术D.引进、吸收、研发协同
11.从产业链的角度,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优秀的科技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 )
A.加紧原材料的生产技术研发,立足成为优秀的原材料提供商
B.专注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商
C.潜心钻研,突破技术壁垒,力争成为上游核心产品供应商
D.鼓励创新,营造创新环境,致力成为新产业突破的引领者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得到大规模开采与输出,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大做文章,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据此完成12-13题。
12.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
A.控制企业规模,调整产业布局B.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型煤矿
C.实施“走出去”宏观布局战略D.提高加工层次,延长产业链条
13.伴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当前适宜鄂尔多斯发展的第三产业有( )
①物流业②房地产业③高铁运输业④家政服务业⑤旅游业⑥金融业
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②⑥D.③④⑤
综合题(3小题,共48分)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不同的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的道路也会不同。
珠江三角洲主要是利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政策而迅速推进了工业化,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又充分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迅速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基地。左图示意珠江三角洲产业发展。
山西大同在20世纪90年代,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通过发展国有大型煤炭和钢铁企业,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业基地。进入21世纪,随着发展条件的变化,两地都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困境。右图示意山西大同主导产业发展。
(1)与珠江三角洲相比,说出21世纪前山西大同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4分)
(2)从工业结构特点角度,分析21世纪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困难的主要原因。(4分)
(3)从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角度,说明珠江三角洲和山西大同产业未来发展的差异。(6分)
1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汉堡港是德国第一大港,位于德国北部易北河下游,离北海入口处约100公里,是欧洲重要的货物转运港口,集装箱量为欧洲第二。从20世纪60年代起,港口经济陷入萎缩,老港区的土地闲置。1997年,汉堡启动全欧洲最大规模的旧区改造工程,在港口新城,规划建设住宅、写字楼、文化创意、休闲设施、餐饮和零售、科技文化类占主要地位的用地类型,港口新城将产业区与生活区融合在一起。经过改造,老港区活力四射。图1示意汉堡位置,图2示意汉堡港口城区。
(1)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汉堡港作为内陆河港能成为欧洲大港的有利条件。(6分)
(2)与资源型的德国鲁尔工业区相比,分析汉堡港更有利于转型发展的原因。(6分)
(3)分析港口新城建设中将生活区与产业区融合在一起的主要原因。(6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世界手套看中国,中国手套看嘉祥。”山东嘉祥县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带动的发展格局。下图示意嘉祥手套产业协作关系。
(1)指出嘉祥手套产业协作的优点。(6分)
(2)分析手套研发中心和实施品牌战略对当地手套产业的影响。(4分)
(3)工业旅游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请为嘉祥手套产业工业旅游的开发提出建议。(6分)
高中地理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a href="/dl/tb_c400434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课后练习题</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课时训练,共5页。
高中地理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大湾区内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