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专练(含解析)
2022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加时专训(3)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加时专训(3)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加时专训(3)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乡土本色费孝通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 ”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 “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班固是正统史学的代表,《汉书》以“宣汉”为撰述旨趣。其实,“宣汉”是汉朝史学的共同特点,从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的“宣汉德”与“颂功臣”,到荀悦的“著功勋”与“表贤能”,无不凸呈了史学的这一功能。司马谈治史就具有明显的“宣汉德”和“颂功臣”的思想。他在临终遗言中说:“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他以未能通过史文颂扬“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而深感遗憾。司马迁与其父一样,也有“宣汉德”和“颂功臣”的思想。在谈到撰述《史记》的动机时,司马迁作如是说:“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臣下百官力颂圣德,犹不能宣尽其念。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句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这段话不但表达了“颂圣德”的愿望,而且也表露了对不能“颂汉德”的担忧。班固史学则直接以“宣汉”相标榜。班固的“宣汉”首先是从史学目的论出发的。班固明确认为,成功有赖于文章,圣王的功德必须有赖于史籍的记载,才可以传之后世。儒家心目中的尧、舜盛世,便是依靠“典谟之篇”,才使得他们的功德“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的。依此,汉朝功德的流传也必须依赖于使臣的记载。其次是从“汉绍尧运”的角度立论的。《汉书》接受了刘歆的五德终始说,而对“汉为尧后”说进行了大力宣扬。在班固看来,刘汉是古圣王尧的后代,这是汉朝基业得以建立的根本保证,也是汉朝获取功德的前提。可是以前的历史撰述却没有很好地完成载录汉史的任务,这便是他撰述《汉书》的原因所在。所以《叙传》说:“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编于秦、项之列。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篡前记,缀辑所闻,以述《汉书》。”再次,通过“摒秦”以彰显汉朝的历史地位。最早提出“摒秦”论的是西汉经学家董仲舒。他提出“三统”说,以夏朝为黑统、商朝为白统、周朝为赤统,“三统”循环变易。“三统”说以汉朝黑统上继周朝赤统,将处于周、汉之间的秦朝排除于历史统绪之外,通过否定秦皇朝历史统绪来彰显汉朝的历史地位。最后则是基于对汉朝盛世的历史评价。随着汉皇朝大一统政权的建立和扩大,生活在汉皇朝的人们对历史上各朝代历史地位的评判开始发生变化。在他们的心目中,汉皇朝才是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皇朝,思想家王充堪为代表,他撰述《论衡》一书,在《宣汉)《须颂》《恢国》《齐世》《超奇》《案书》《别通》和《讲瑞》等篇章中,公开宣扬“汉盛于周”的观点。班固非常赞同王充“汉盛于周”的评判,常作诗赋颂扬大汉之德。对此王充也是引为同调的,《论衡·须颂》就说:“汉德丰广,日光海外也。知者知之,不知者不知汉盛也。汉家著书,多上及殷、周,诸子并作,皆论他事,无褒颂之言,《论衡》有之。又《诗》颂国名《周颂》,杜抚、班固所上《汉颂》,相依类也。”传统史学重视发挥歌功颂德的政治功能,这一特点存在于中国传统史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然而,不同历史时期,史学这一功能的发挥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盛世皇朝时期史学的这一功能往往被得以重视,而危机四伏的衰世则不太彰显。(摘编自汪高鑫《论中国传统史学的经世致用理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汉”是汉朝史学的共同特点,司马谈父子、班固、荀悦都非常重视这一理念。B.司马谈说“余为太史”,司马迁说“余尝掌其官”,暗含“颂汉德”乃其作为史官的职资。C.因汉朝大一统政权的建立、扩大,汉朝人重新对历史上各朝代历史地位进行客观评判。D.一般来说,史学歌功颂德的政治功能在盛世皇朝时期比危机四伏的衰世要更明显。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传统史学的功能,论证结构是“总分总”,整体概括与具体举例相结合。B.文章从四个角度论证了班固“宣汉”理论的成因,角度全面并且层层递进。C.文章多次引用史学家观点并解释,或转述史学家观点,使论证更有权威性。D.文章列举王充所著篇章的名称和内容,论证汉朝人对汉朝盛世地位的认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罪莫大焉”可知,“颂汉德”的内容也包括歌颂臣子。B.班固认为,尧、舜盛世依靠史书扬名,因此汉朝功德的流传也必须依赖史书。C.班固在董仲舒“三统”说基础上提出刘汉是尧的后代,以此证明秦皇朝非历史统绪。D.王充公开宣扬“汉盛于周”的观点,班固非常赞同,作诗赋颂扬大汉之德来应和。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每个诗人都有他独特的性格、作风、意见和态度,这些东西会表现在作品里。一个读者要单选上一个诗人的东西读,也许不是有益而是有害的,因为我们无法担保这个诗人是完全对的,我们一定要受他的影响,若他的东西有了毒,是则我们就中毒了。我以为我们可以有一个可靠的选本,这位批评家应该懂得人生,懂得诗,懂得什么是效率,懂得什么是价值。我以为诗是应该自由发展的。什么形式什么内容的诗我们都要。我们设想我们的选本是一个治病的药方,那么里面可以有李白、杜甫、陶渊明、苏东坡、歌德、济慈、莎士比亚;我们可以假想李白是一味大黄吧,陶渊明是一味甘草吧,他们都有用,我们只要适当地配合起来,这个药方是可以治病的。所以,我们与其去管诗人,叫他负责,我们不如好好地找到一个批评家,批评家不单给我们以好诗,而且可以给社会以好诗。历史是循环的,所以我现在想提到历史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时代,了解时代赋予诗的意义,了解我们批评的态度。封建的时代,我们看得出只有社会,没有个人,《诗经》给他们一个证明。《诗经》的时代过去了之后,个人主义社会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而且实实在在就果然进到了个人主义社会。这时候只有个人,没有社会。个人是耽沉于自己的享乐,忘记社会,个人是觅求“效率”以増加自己愉悦的感受,忘记自己以外的人群。陶渊明、谢灵运之流忘记社会,为自己的愉悦而玩弄文字——当我们想到那时别人的苦难,想着那幅流民图——这是个人主义发展到极端了,到了极端,即是宣布了个人主义的崩渍、灭亡。杜甫出来了,他的笔触到广大的社会与人群,他为了这个社会与人群而共同欢乐,共同悲苦,杜甫之后有了白居易。诗人从个人的圈子走出来,从小我而走向大我,《诗经》时代只有社会,没有个人,再进而只有个人没有社会,进而到这时候,已经是成为个人社会了。到这里,我应提出我是重视诗的社会的价值了。我以为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发展成为“社会属于个人,个人为了社会”的,诗是与时代共同呼吸的,所以,我们时代不单要用效率论来批评诗,而更重要的是以价值论诗了,因为加在我们身上的将是一个新时代,诗是要对社会负责了,所以我们需要批评。从目前的情形看,一般都只讲求效率,而忽视了价值,所以我要大声疾呼,请大家留心价值。有人以为看重价值就会忽略了效率,就会抹杀了效率。我以为不会,诗是社会的产物,若不是于社会有用的工具,社会是不要它的。诗人发掘出了这原料,让批评家把它做成工具,交给社会广大的人群去消化。所以原料是不怕多的,我们什么诗人都要,什么样的诗都要,只要制造工具的人技术高,技术精。(摘编自闻一多《诗与批评》)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它要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叙述故事、展开情节。然而,语言毕竟以抽象和联想著称,它在直观和具体上并不如图像,这使得小说的视觉呈现能力较弱。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语言和图像的这种区别,并希冀用“象”来补言之不足,如《易·系辞上》)的“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毛诗序》则有“言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等。这样的认知形成了中国的意象传统,并促成了图像对叙述的介入,如宋元小说的“出相”、明清绣像才子小说的“绣像”等,产生了小说的语—图叙述现象。不过从明清至今,传统小说的语—图叙述语言是抽象性的,往往是以语象为中介,讲究含蓄、蕴藉,需要读者的想象与补充来进行视觉完形,而所谓的小说插图,配图等,大抵是对文字的说明与补充,是“‘语—图’互文”“因文生图”,即使有“图溢出文”的现象,但语—图叙述语言在本质上并不构成直接性的叙事。网络小说的语—图叙述则与此不同。它发生在媒介革命与融合的语境下,多媒介间的激荡、交流与化合,使得网络小说的叙述受到游戏、动漫、影视等的渗透和影响,表现出追求直观式呈现、场景式展示与动态性画面的形象特性。它一改传统小说以静态、抽象叙述来致思、达意,而代之以视觉化的语言,客观化的物性与临场式的逼真。如果说传统小说的语--图叙述是以语言唤起语象为要义,以图像为叙述补充,通过对意象的强化来“增加阅读者的兴趣和理解”,那么网络小说的语—图叙述则以视觉化的语言直呈与画面搭建为核心,以图像参与叙事为手段,走向一种拟态性的形象真实,让接受者“在画中”沉浸融入。在一定意义上,网络小说的语—图叙述遵循的是语—图的逻辑,以语言,图像为叙述工具,以叙述的视觉化与视觉性诉求为旨归。网络小说的语言叙述是它叙事视觉化的主要手段,但其又不像传统小说文本那样,特别看重语象带来的联想效应,而是着力用语言进行人物造型、空间造型、行动造型等,把经验世界的视觉形象转换为语言文字符号,进而直呈或还原为如在眼前的实际画面。它不关注叙述的历史性问题,而是试图通过语词技巧,在共时性的时间点上,对所叙内容进行放大与加工。它追求的是语言的镜头感,现场感和画面感,要求用直观化手法进行具体性的描摹、即时性的展示,以便跨媒介叙事。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网络小说的图像化倾向固然契合了读图时代时空感知变化、意识形态需要等,为图像时代的文学打开了“一扇窗”,但因图像化沉浸而导致的对理性思辨、价值意义追问的放弃却值得警惕。图像叙事停留于表面印象和表现为即时消费的特点,使人们满足于对事件的直观把握和瞬时移情,因此往往不容易将人们引入对事件本身的沉思,分析乃至怀疑,反而会使人们忽视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刻本质。比如,当前那些动辄数百万字的网络小说,视觉化空间,场景成百上千,但无节制的自我图像复制,看似华丽却无法掩饰价值空心化的事实,“不谈价值,何以文艺”?因此,面对图像时代网络小说叙事对传统线性叙事的一定背离,我们不需要担忧其越来越强的图像化倾向,而是应该考量与反思如何把握好图像化叙事的度,更好地发挥其叙事图像的价值承载与对人类终极意义的追问功能。(摘编自周冰《网络小说叙事的图像化倾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要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叙述故事等,但语言不如图像直观和具体,这些问题使小说的视觉呈现能力较弱。B.我国古代小说的语一图叙述现象与中国的意象传统有关,但这种语图叙述语言本质上并不构成直接性的叙事。C.当今网络小说的语一图叙述以视觉化的语言直呈与画面搭建为核心,追求叙述的视觉化与视觉性。D.我国传统小说是静态的、抽象的叙述,特别看重语象带来的联想效应视觉形象被转换为语言文字符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引用《易·系辞上》的语句,论证古人意识到了语言和图像的区别,并希冀用“象”来补“言之不足”的观点。B.文章第二段分析了网络小说的语—图叙述产生的时代背景,并通过比较分析论述了网络小说这种叙述方式对传统小说的影响。C.文章第三段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论述网络小说的语-图叙述的特点,其特点是追求语言的镜头感、现场感和画面感等。D.文章第四段深入一层,也是补充论证,侧重阐明网络小说的图像化倾向需要警惕的问题,即如何把握好图像化叙事的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绣像才子小说虽然有“绣像”配合小说故事内容,但只是对文字的说明与补充,无法.完成视觉完形。B.网络文学不关注叙述的历史性问题,注重即时性展示,以达到跨媒介叙事;传统小说则不关注叙事的即时性。C.网络小说图像叙事的主要问题在于停留于表面印象和表现为即时消费的特点,放弃对理性思辨和价值意义的追问。D.网络小说的叙述越来越强的图像化倾向值得担忧,需要把握好图像化叙事的度,不能无节制地自我图像复制。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伦理学是一门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进行伦理学研究首先需要思考一个前提性问题:为什么要进行伦理学研究?一般来说,认知的动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追求真理、渴望探索世界奥秘的自然天性,一种是寻求智慧、渴望解决生活问题的现实要求。与纯理论研究不同,伦理学研究既离不开求真的天性,又离不开向善的渴求。因为伦理学不仅涉及纯粹理性的认知,还涉及实践理性的认知,尤其涉及借助意志使认知走向生活的实践活动。伦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不只是认识生活,更是改造生活。苏格拉底追问“我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孔子通过“仁学”重新论释礼乐制度,都是为了解决所处社会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根本推动力。现实生活是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动力,意味着伦理学研究归根结底要从现实的生活出发。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伦理学研究才能找准自己的生长点和发力方向。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伦理学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存在使命。一旦远离现实生活,一味沉溺于道德推理和道德论证,伦理学研究就有可能沦为学术圈内的自娱自乐。因此,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来源于现实生活,伦理学的理论问题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远离现实生活、凭空想象出来的理论问题,有可能像“一个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之类的神学问题一样毫无意义。从现实生活出发,伦理学研究最终要走向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伦理学理论。从逻辑上看,一个理论是否为真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理论要与自身保持一致,即理论内部不会出现逻辑矛盾;另一个是理论要与现实保持一致,即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相比较而言,后者更为重要,因为逻辑矛盾可能源于论证不合理,这并不意味着结论必然错误;而与客观事实不符,意味着结论必然虚假。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伦理学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具有多大程度的真理性,取决于它是否符合现实生活,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现实生活。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伦理学研究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是事实世界,伦理学的认识对象是价值世界。关于价值世界的认识,更多依靠它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效果进行检验。以现实生活作为道德理论的检验标准,意味着我们的伦理学理论应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道德问题。创新伦理学理论需要融通古今,需要借鉴中外各种伦理思想。在借鉴吸收各种伦理思想的时候,我们需要重视“现代化”转换和“本土化”转换问题。从古代社会生长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思想,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当代道德发展的需要。从西方土壤生长出来的现代积极伦理思想,只有经过批判借鉴,结合中国优秀文化基因进行重新创造,才能适应中国道德发展的需要。(摘编自李志祥《伦理学研究需要面向现实生活》,2020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追求真理、渴望探索世界奥秘的自然天性是认知动力之一,属于纯粹理性认知层面。
B.伦理学研究必须兼顾求真与向善,因为伦理学不可能只纯粹地解决理论方面的问题。
C.伦理学研究归根结底要而且也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这和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有关。
D.伦理学研究只有找准自己的生长点和发力方向,才能实现存在使命,且富有生命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三两段都是先交代前提,继而围绕各自前提对讨论对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讨论,鲜明地阐释伦理学研究与现实生活间非常深刻的联系。
C.第四段采用对比论证方法,客观分析了伦理学研究相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特殊性。
D.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三段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根本推动力,因为苏格拉底和孔子都以解决问题为研究的根本任务。
B.研究伦理学虽从现实生活出发,但还是要提炼出伦理学理论,而理论本身论述的严谨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符合事实。
C.理论内部有无逻辑矛盾,理论是否符合客观事实,这是我们评判一种理论具有多大程度的真理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D.若借鉴吸收各种伦理思想的话,就需要重视“现代化”转换和“本土化”转换问题,其中前者只就中国古代伦理思想而言。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A; 2.C; 3.B解析:1.B.“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错,原文第二段第二句是“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而且强加因果。C.“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错,原文第四段中认为这是一种“并没有具体目 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D.“都是”的说法绝对化,由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话中“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可知结论错误。2.A.“从心所欲的自由”说法不全面,原文第五段是“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B. “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错,原文第五段提及的是“亲密的感觉”。D.“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属无中生有,于文无据。3.B.依据原文第七段第一句话“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可知选项B前半句错误,另外第五段信息也可佐证。 2.答案:1.C2.B3.C解析:1.C.“因汉朝大一统政权的建立、扩大,汉朝人重新对历史上各朝代历史地位进行客观评判”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为“随着汉皇朝大一统政权的建立和扩大,生活在汉皇朝的人们对历史上各朝代历史地位的评判开始发生变化”,是条件关系,不是因果关系。2.B.“层层递进”错,依据原文第三段“首先……其次……再次……最后……”可知,四个角度是并列关系。3.C.“班固在董仲舒‘三统’说基础上提出刘汉是尧的后代,以此证明秦皇朝非历史统绪”错,根据原文第三段可知,董仲舒的“三统”说提出“摒秦”论,通过“摒秦”以彰显汉朝的历史地位,而提出刘汉是尧的后代,是从“汉绍尧运”的角度立论的,二者所述角度不同,并无关系。3.答案:1.C; 2.D; 3.B
解析:1.C“进入到个人主义社会”错,原文第三段只是说“个人主义的社会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不能说明就是“进入到个人主义社会”。故选C。
2.D“批评家挑选诗歌选本的标准应该是社会价值,而不是诗歌的效率“表述有误,根据原文最后一段“有人以为看重价值就会忽略了效率,就会抹杀了效率。我以为不会”可知,作者并不否定诗歌的效率故选D。
3.A“读者单读一个诗人的诗是有害的”,说法过于绝对,根据原文第一段“一个读者要单选上一个诗人的东西读,也许不是有益而是有害的可知,选项把“也许”的内容说成肯定的,且选项的因果关系也不成立。C.“只要懂得人生,懂得诗,懂得效率,懂得价值就能编出好的诗歌选本”,“只要。就..”过于绝对,文中并无此条件关系。D.“他们的诗不值得读”无中生有,文章中虽然说“陶渊明、谢灵运之流忘记社会,为自己的愉悦而玩弄文字”,但是没有表达出“他们的诗不值得读”的意思。且文中还说“我们可以假想。陶渊明是一味甘草吧,他们都有用,我们只要适当地配合起来,这个药方是可以治病的”,可见,作者没有说陶渊明、谢灵运这些人的诗不值得读,反而应该是配合着读。故选B。 4.答案:1.D
2.B
3.C解析:1. D.“视觉形象被转换为语言文宇符号"错,张冠李戴,根据第三段“网络小说的语言叙述是它叙事视觉化的主要手段,但其又不像传统小说文本那样,特别看重语象带来的联想效应,而是着力用语言进行人物造型、空间造型、行动造型等把经验世界的视觉形象转换为语言文字符号”可知,是网络小说的语言叙述把经验世界的视觉形象转换为语言文字符号。2.B.“论述了网络小说这种叙述方式对传统小说的影响”错,原文第二段没有论述网络小说语一图叙述方式对传统小说的影响。
3.A“无法完成视觉完形”错,原文第一段是“需要读者的想象与补充来进行视觉完形”B.“传统小说则不关注叙事的即时性”错,于文无据,原文第三段只是提到了“网络小说…它追求的是语言的镜头感、现场感和画面感,要求用直观化手法进行具体性的描摹、即时性的展示,以便跨媒介叙事”,文中涉及传统小说即时性的信息。D.“值得担忧”错,原文最后一段说“我们不需要担忧其越来越强的图像化倾向”。故选:C。5.答案:1.D; 2.D; 3.C
解析:1.强加逻辑关系。“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伦理学研究才能找准自己的生长点和发力方向。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伦理学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存在使命。”这里的两个条件句中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很清楚,选项句将其杂糅了。
2.本文是层层递进的思路。
3.A项归因分析错误。“苏格拉底和孔子都以解决问题为研究的根本任务”应该为“伦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不只是认识生活,更是改造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B项中的“理论本身论述的严谨与否不重要”错。D项中的“只就中国古代伦理思想而言”错。从“从西方土壤生长出来的现代积极伦理思想”中的“现代”字样可知,面对“从西方土壤生长出来的古代积极伦理思想”要兼而重视“现代化”转换和“本土化”转换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加时专训(10)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加时专训(9)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加时专训(6)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