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渔家傲·秋思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渔家傲·秋思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朗读解意读好韵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霜满地,解读作品之“异”,视角变化,感官变化,时间变化,色彩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赏景悟情— 赏景
自由读,将词作中写景的句子划出来。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思考:词中哪个字能统领边塞景物的特点?
思考: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展现了边塞的秋天怎样的特点?结合词句说说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荒无人烟、一望无际的大漠中,一股狼烟又高又直,冲上天空。黄河横贯整个大漠,蜿蜒不尽,一轮又大又圆的夕阳挂在山头。
层峦叠嶂中,大片烟雾氤氲,暮霭生成,夕阳西沉,一座孤城矗立在空旷的大地上,紧紧地关闭着城门。
苦寒、萧瑟、荒凉、肃杀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景悟情— 悟情
“文学中有二质原焉,曰景曰情。” ——王国维《文学小言》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人间词话》
异:不同的,有区别的。
例:词人的观察视角有变化,近望 远望,从“衡阳雁去无留意——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两句可以知道,词人眼睛随着雁从近处飞远,直到消失在天际,猛然才发现,暮霭生成,夕阳西下。
小组间交流,结合全词内容、情感等方面,从读者的角度,说说词作中还隐含了哪些变化。
6.(思考)角度变化:
7.(思考)深度变化:
视觉——听觉——感觉(身体各个部位)
黄昏的橘红色或者橘黄色——深夜的黑
想回家——不想回家(矛盾心理)
边塞流传民谣:“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军中盛传“小范老子胸有十万甲兵”。
思考:如此“勇猛”的范仲淹,为何“燕然未勒”,久久不能建功?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北宋奉行抑武崇文、重内轻外的国策,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弃警戒,武备松弛,以致养虎为患,屡遭侵犯。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讨伐,但事起仓促,将不知兵,兵不知战,以致每战辄败。
范仲淹在边塞采取的军事措施 1.针对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山谷交错、地势险要的特点,提出“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即在要害之地修筑城寨,加强防御工事,训练边塞军队,以达到以守为攻的目的; 2.取缔按官职带兵旧制,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 3.建塞北的“江南水乡”,多征用本地兵源,且战且耕,解决军需问题,使军队面貌一新,应变能力和作战能力大大提高; 4.选贤任能,重用了狄青、杨文广等将领,使他们在这一时期脱颖而出,屡立战功。 5.对沿边少数民族,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使其安心归宋,并鼓励全民练箭术,“民为兵”,全方位守护边塞。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大丈夫
体会出边塞秋天苦寒、萧瑟、荒凉的特点
感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担当
在词作中增加适当的人物描写,扩充景物描写,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12 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授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囊萤映雪,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意梳理,词牌名,点明地域,点名季节,文章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12 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课堂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满江红秋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优质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链接,文学常识,朗读节奏,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找出点明主旨的句子,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