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三单元 人体的感觉 质量评估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三单元 人体的感觉 质量评估卷第1页
    2022年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三单元 人体的感觉 质量评估卷第2页
    2022年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三单元 人体的感觉 质量评估卷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三单元 人体的感觉 质量评估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三单元 人体的感觉 质量评估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 ( 2分 ) 下列有关眼球说法正确的是( )
    A. 眼球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经眼球折射在视网膜成正立缩小的像
    B. 感受器接收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接收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视网膜相当于是感受器
    C. 通过睫状肌改变玻璃体的形状,使近视患者也能够看清远处物体
    D. 当人眼由近处观察转向远处眺望时,晶状体变厚
    2. ( 2分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外界物体反射的光落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楚物像。光到达视网膜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
    A. 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视网膜
    B. 角膜→玻璃体→晶状体→房水→视网膜
    C.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房水→视网膜
    D.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3. ( 2分 ) 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 )
    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①→④→⑤→③_→②→⑥
    ①→②→④→⑤→③→⑥
    C. ①→⑥→⑤→②→③→④
    D. ①→③→④→⑤→②→⑥
    4. ( 2分 ) 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明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
    B. 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
    C. 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D. 身体各部位的不同触觉的敏感性不同
    5. ( 2分 ) 下列关于人体的感觉描述错误的是( )
    A.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B. 人有四种基本味觉:甜、酸、苦、辣
    C. 痛觉的产生对人有一定的保护意义
    D. 味觉是溶解在唾液中的味觉刺激物作用于味蕾,刺激味觉细胞,引起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形成
    6. ( 2分 ) 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提醒全球人类注意爱护自己的耳朵,生活中关保护措施错误的是( )

    预防耳内进水,防止①发炎
    减少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可保护②
    C. 上呼吸道感染后及早治疗,可避免引发③处炎症
    D. 谨慎用药,防止药物破坏④导致耳聋
    7. ( 2分 ) 七年级的学生到世界之窗春游,李丽同学做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仍旧感觉到过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A. 耳蜗和前庭 B. 前庭和半规管
    C. 半规管和鼓膜 D. 鼓膜和听小骨
    8. ( 2分 ) 下列关于眼的结构和视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瞳孔是靠巩膜来调节的 B. 视觉是在视网膜上产生的
    C. 晶状体的曲度是靠睫状肌来调节的 D.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易患远视眼
    9. ( 2分 ) 我们长时间坐着学习常常会感觉到腰酸背痛,形成这种感觉的器官是( )
    A. 大脑 B. 脊髓 C. 肾 D. 肌肉
    10. ( 2分 ) 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下列解释较合理的是( )
    A. 吃糖后各种味觉的灵敏度降低 B. 吃了糖后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
    C. 橘子汁不能碰到舌头上感受甜味的区域 D. 橘子汁本来就没有甜味
    11. ( 2分 ) 酒鬼干不了品酒师的职业,是因为 ( )
    A. 酒鬼经常酗酒,味觉灵敏度降低了 B. 酒鬼易喝醉而耽误工作
    C. 酒鬼贪酒从而会浪费酒 D. 酒鬼醉酒后喜欢闹事
    12. ( 2分 ) 小明同学在家里喝汤时,舌头不小心被烫了一下,后来吃饭时感觉到饭菜一点味道也没有,其原因是( )
    A. 小明同学喜欢喝汤,不喜欢吃饭 B. 小明同学在喝汤时烫伤了味蕾
    C. 这顿饭没有什么味道 D. 汤味道太浓了
    13. ( 2分 ) 蒙上眼睛,堵住耳朵,同时嗅橘子和吃草莓,会产生怎样的味道( )
    A. 橘子味 B. 草莓味 C. 无味 D. 橘子、草莓的混合味
    14. ( 2分 ) 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该导盲杖工作时,会利用超声波检测障碍物,根据障碍物的距离,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并发出不同频率的“嘀嘀”声。盲人使用该导盲杖时,主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有( )

    A. 眼、耳 B. 鼻、皮肤 C. 皮肤、耳 D. 鼻、耳
    15. ( 2分 ) 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 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B. 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 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
    D. 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
    16. ( 2分 ) 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的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
    A. 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 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C. 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D. 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17. ( 2分 ) 小华在“打呵欠”时,听不清或听不到老师正在讲课的内容,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
    A. 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收 B. 听小骨的振动
    C. 鼓膜的振动 D. 听觉神经传导声音信息
    18. ( 2分 ) 中国有句古话:“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因为( )
    A. 花的香味小了 B. 嗅觉能力减弱
    C. 嗅觉有适应性 D. 时间长了人不感兴趣
    19. ( 2分 ) 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感受器和痛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 均在手指受伤处 B. 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受伤处附近
    C. 在手指受伤处和大脑 D. 在手指受伤处和此处的神经末梢
    20. ( 2分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的皮肤只有冷觉和热觉功能
    B. 人的皮肤除冷觉和热觉外,还有触觉功能
    C. 人的皮肤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
    D. 皮肤的感觉功能中,触觉和痛觉是相同的
    二、填空题(共4题;共35分)
    21. ( 6分 ) 如图是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接受声波信息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②________内;
    (2)听神经将信息传到人的________形成听觉;
    (3)人耳能分辨出钢琴声和小提琴声的主要依据是 (填字母)。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22. ( 8分 ) 受过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学校开展了线上教学。有同学没有注意保护眼睛,导致视力下降。

    (1)如图甲所示,视力正常的人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实现眼睛自动变焦,使物体成像在________上。分析两种情形的焦距大小,看近处时的焦距________看远处时的焦距。
    (2)全飞秒近视手术应用了新一代近视矫正技术。如图乙所示,削去眼角膜上的一部分组织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3)用全飞秒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后,以下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物体成像的位置;②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③经过眼球折光系统所成像的性质
    23. ( 8分 ) 小科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________,右手感到________;说明________感受器分别感受不同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________。
    24. ( 13分 ) 如图是人眼球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折光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房水、[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到达[________]________形成物像。
    (2)从暗室走到阳光下,[________]________会变________,这种变化是由[________]________内的平滑肌收缩引起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5分)
    25. ( 6分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透镜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α表示,即α=1/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米,它的焦度就是:α=1/0.5=2米-1。
    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米-1 , 它的焦距是0.25米。
    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1)如图所示为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视力缺陷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 )
    A.近视、凸透镜
    B.近视、凹透镜
    C.远视、凸透镜
    D.远视、凹透镜
    (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米,则该镜片的焦度为________米-1 , 度数为________度。
    26. ( 8分 ) 某班学探究小组就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建立了如下猜想:
    ①用两只耳朵听到的声音响度大,可以听得更清楚;
    ②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
    (1)为了验证其猜想①的正确与否,同学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
    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方法。
    (2)为了验证其猜测②的正确与否,同学们又做了实验且实验结果如下:
    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朵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可以判断猜测②是________的。
    27. ( 6分 ) 请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虽然是金秋十月,天气还是那么热。小明走到自家的橘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他不禁在心里赞叹:“真香呀!”在橘园里,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不禁心中一动,便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不错.
    (1)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________。
    (2)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________。
    (3)当小明在橘园里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的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为什么?________。
    28. ( 5分 ) 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患了感冒,开了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1)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________比较敏感。
    (2)小娟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说明理由。________。
    (3)小娟面对好菜没有胃口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B 2. D 3. A 4. A 5. B
    6. C 7. B 8. C 9. A 10. B
    11. A 12. B 13. D 14. C 15. C
    16. C 17. C 18. C 19. C 20. C
    二、填空题
    21. (1)耳蜗 (2)大脑 (3)C
    22. (1)视网膜;小于 (2)凹透 (3)①
    23. 热;冷;冷热觉;大脑皮层
    24. (1)1;角膜;2;晶状体;9;玻璃体;7;视网膜
    (2)3;瞳孔;小;4;虹膜
    三、实验探究题
    25. (1)B
    (2)5;-500
    26. (1)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听更清楚;对照法;控制变量法
    (2)正确
    27. (1)鼻、眼、舌、皮肤
    (2)大脑
    (3)这是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28. (1)冷热
    (2)不好,痛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3)感冒使嗅觉失灵,而味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感觉
    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解析】眼睛是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由眼球和眼的附属器官组成,主要部分是眼球。
    A、眼球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经眼球折射在视网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视网膜上存在较多感光细胞,能够接受光线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是视觉感受器;故B正确;
    C、睫状肌可以改变玻璃体的形状,但近视患者的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所以无法看清远处物体;故C错误;
    D、当人眼由近处观察转向远处眺望时,晶状体变薄;故D错误;
    2. D
    【解析】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视觉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即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D符合题意。
    3. A
    【解析】听觉器官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的对声音特性的感觉。其适宜刺激物是声波。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所激起的空气的周期性压缩和稀疏。听觉器官是耳。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声波传递到人耳处,经过外耳道到鼓膜、听小骨,然后到达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把神经冲动传经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形成听觉;
    4. A
    【解析】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等。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例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
    A、在该实验中用针触指尖的力度和针触手臂的力度应是一样的,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B、敏感部位接受的针触信息较多,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也就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指尖皮肤对触觉最为敏感,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性不同,其中指尖皮肤对触觉最为敏感,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5. B
    【解析】
    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故说法正确。
    B、味觉主要可以分为酸味、甜味、咸味、苦味等,舌能够感受这些味觉;麻、辣、涩等味觉是人对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故说法错误。
    C、痛觉是有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感觉,痛觉没有适宜的刺激,任何刺激,只要对机体造成了伤害,都会引起痛的感觉,痛觉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是有机体内部的警戒系统,能引起防御性反应,具有保护作用,故说法正确。
    D、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多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故说法正确。
    6. C
    【解析】
    A、①是外耳道,如果 耳内进水,会使得其发炎,故说法正确。
    B、②是鼓膜,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使得其过度疲劳,受到损伤,故说法正确。
    C、因为咽鼓管连通着鼓室和咽部,所以上呼吸道感染使②处受到感染,要及时治疗,故说法错误。
    D、④是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如果用药不当,会使其受到损伤,从而导致耳聋,故说法正确。
    7. B
    【解析】
    耳蜗含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能感觉到翻滚、左右转动、加减速;鼓膜与听小骨分别具有把声波转为振动,传递到内耳的作用。
    故答案:B
    8. C
    【解析】(1) 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
    (2)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来自该物体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有很多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3)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物体;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
    (4)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使物像模糊不清。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
    A、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是虹膜内的平滑肌,故说法错误。
    B、视觉是在大脑中产生的, 视网膜上产生的是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故说法错误。
    C、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故说法正确。
    D、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易患近视眼 ,故说法错误。
    9. A
    【解析】根据人体各个器官的作用分析。我们长时间坐着学习常常会感觉到腰酸背痛,形成这种感觉的器官是大脑,故A正确,而B、C、D错误。
    10. B
    【解析】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多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味觉主要可以分为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鲜味等。舌能够感受这些味觉。糖比橘子甜,当吃了糖之后味觉细胞对甜味的敏感程度降低,所以 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故B说法正确。
    11. A
    【解析】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多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酒鬼经常酗酒,味觉细胞常常受到刺激,所以味觉灵敏度降低了,所以酒鬼干不了品酒师的职业。A选项符合题意。
    12. B
    【解析】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多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小明同学舌头不小心被烫了一下,后来吃饭时感觉到饭菜一点味道也没有,其原因是在喝汤时烫伤了味蕾,使味觉细胞不能感受到食物中的化学物质的刺激。B选项符合题意。
    13. D
    【解析】人们对食物味道的判别不仅依靠味觉,也需要依靠嗅觉。正因为如此,患感冒的人往往吃什么都觉得没有味道。蒙上眼睛,堵住耳朵,同时嗅橘子和吃草莓,会产生橘子、草莓的混合味。D选项符合题意。
    14.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器官的功能,从人体器官功能和特征方面切入思考解题即可。导盲杖工作时,会利用超声波检测障碍物,根据障碍物的距离,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并发出不同频率的‘’嘀嘀‘’声,盲人能够通过听到的声音和手部皮肤的不同感觉来调整行动的方向,因此盲人使用该导盲杖时主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有皮肤和耳,C符合题意。
    15. C
    【解析】
    A、皮肤是最大的感器官,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 ,即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说法正确,A错误;
    B、利用触觉可以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利用冷觉和热觉可以感觉冷热信息,说法正确,B错误;
    C、不同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手指对触觉最敏感,手指对冷热觉最敏感,说法错误,C正确;
    D、手指集中了触觉小体,手指处的触觉最灵敏,手背集中了丰富的冷热觉小体对冷热觉最灵敏,说法正确,D错误。
    16. C
    【解析】嗅觉是在大脑形成的。嗅觉特点具有适应性、差异性、受到年龄的影响。
    由题意:“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的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可知,蒜”味还在,只是自己久闻后感觉不出了,根据嗅觉特点可知,这是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17. C
    【解析】根据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解题。解:“打呵欠”影响了鼓膜的振动,从而影响了听觉的形成;
    18. C
    【解析】人的嗅觉具有适应性,闻一种气味时间长了,大脑皮层会产生疲劳感,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觉。
    嗅觉是化学气体刺激嗅觉器官引起的,如果人闻一种气味时间太长,会失去去这种气味的嗅感,这就是嗅觉的适应性;
    19. C
    【解析】根据反射的结构及其功能解题。 解: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感受器是受伤的部位,痛觉是在大脑皮质形成的;
    20. C
    【解析】A、人的皮肤具有保护、排泄、分泌、调节体温等功能,故A错误;
    B、人的皮肤除冷觉和热觉外,还有触觉和痛觉功能,故B错误;
    C、人的皮肤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故C正确;
    D、皮肤的感觉功能中,触觉和痛觉是不相同的,故D错误;
    二、填空题
    21. (1)耳蜗
    (2)大脑
    (3)C
    【解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一、耳的结构和功能;二、听觉的形成的过程。
    (1)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里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故接受声波信息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②耳蜗内。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3)钢琴声和小提琴声 的振动频率与响度可以是相同的,即使是这样,人也能将这两种声音区分开来,故是因为它们的音色的不同,C符合题意。
    22. (1)视网膜;小于
    (2)凹透
    (3)①
    【解析】
    (1)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成像都是在视网膜上;正常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聚光能力强,焦距变短,而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聚光能力弱,焦距变长;
    (2)近视是成像点在视网膜前,所以需要使角膜成为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让像落在视网膜上;
    (3)近视手术矫正视力,是通过改变角膜的部分组织,所以改变的是成像的位置,而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和成像的性质没变化;
    23. 热;冷;冷热觉;大脑皮层
    【解析】根据人体对温度的感知知识解题,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对温度的感知,有时会不准确。将人的左手放入10℃的冷水中,左手会感觉到冷;将右手放入60℃的水中,右手会感觉到热;然后将两手同时放入30℃的水中,左手从10℃环境中到30℃环境中,会感觉到热;右手从60℃环境中到30℃环境中,会感觉到冷;说明人体对温度的感知是不准确的,人体的冷热感受器分别感受不同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大脑皮质。
    24. (1)1;角膜;2;晶状体;9;玻璃体;7;视网膜
    (2)3;瞳孔;小;4;虹膜
    【解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眼睛的结构。题图中1~9分别表示: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巩膜、睫状肌、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2)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来自该物体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有很多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折光系统中的[1]角膜、房水、[2]晶状体和[9]玻璃体到达[7]视网膜形成物像。(2)从暗室走到阳光下,[3]瞳孔会变小,这种变化是由[4]虹膜内的平滑肌收缩引起的。
    三、实验探究题
    25. (1)B
    (2)5;-500
    【解析】近视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凹透镜亦称为负球透镜,镜片的中间薄,边缘厚,呈凹形,所以又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1)由图像可知,小明眼睛的成像点在视网膜之前,所以小明是近视,使用透镜矫正时,需要把成像点后移到视网膜上,而凹透镜能够发散光线,则使用凹透镜即可矫正小明的近视问题;故B符合;
    (2)由信息可知,焦度α=1f=10.2=5米-1, 所以眼镜的近视度数为-100α=-100×5=-500度;
    26. (1)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听更清楚;对照法;控制变量法
    (2)正确
    【解析】
    (1)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听更清楚,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对照法和控制变量法。(2)为了验证其猜测②的正确与否,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朵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可以判断猜测②是正确的。
    27. (1)鼻、眼、舌、皮肤
    (2)大脑
    (3)这是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解析】
    (1) 天气还是那么热,运用的是皮肤来感觉,小明走到橘园门口时,随到橘香味,是用鼻感受的,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运用的是眼, 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不错,运用的是舌;
    (2) 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大脑;
    (3) 当小明在橘园里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的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 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28. (1)冷热
    (2)不好,痛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3)感冒使嗅觉失灵,而味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感觉
    【解析】根据皮肤的功能知识解题。
    解:(1)人体的皮肤具有冷觉、热觉、触觉和痛觉的功能,而人的手背部热觉神经末梢丰富,对热觉比较敏感;故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冷热比较敏感;
    (2)痛觉使人体感知一定的疼痛,从而使人体躲避有害刺激,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故没有痛觉并不好;
    (3)小娟面对好菜没有胃口的原因是:感冒使嗅觉失灵,而味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感觉;

    题号



    总分
    评分




    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
    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

    相关试卷

    2022年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五单元 电与磁 质量评估卷:

    这是一份2022年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五单元 电与磁 质量评估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八单元 天气和气候 质量评估卷:

    这是一份2022年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八单元 天气和气候 质量评估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四单元 电 质量评估卷 B卷:

    这是一份2022年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四单元 电 质量评估卷 B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