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8 大自然,谢谢您(51)(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8 大自然,谢谢您(51)(教案)第1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8 大自然,谢谢您(51)(教案)第2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8 大自然,谢谢您(51)(教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前热身,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自然,谢谢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自然,谢谢您》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第四课的内容。《大自然,谢谢您》一课,侧重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带给人类的自然馈赠、精神快乐以及智慧启迪,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大自然,并通过活动与大自然进行交流,在与大自然的共在中促进自身的成长。第一课时“大自然的礼物”侧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大自然与人类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密切联系,感悟大自然对勤劳的人们的丰厚回报,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恩大自然的情怀,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绘本“大自然的语言”体现了“共在主题”,是主教材自然馈赠、精神馈赠之外的另一个视角:智慧启迪。
    【学情分析】
    大自然在一年级学生们心中是神奇、丰富多彩的,从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他们是热爱大自然的,他们对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有通过一些途径去感受大自然的经历。但孩子们的这种观察、体验和感悟大部分还停留在表层,比较零散、浅显、缺乏目的性,对大自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还缺乏了解。
    利用智慧课堂系统,对本班学生课前进行调查问卷,具体情况如下:本班全部孩子都有跟大自然接触,但很少关注大自然究竟给予了我们人类什么“礼物”,对大自然的“礼物”这个概念比较模糊,懂得我们生活所需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一些基本的常识,但不清楚我们以及动植物生存必要的来源在大自然,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礼物”,我们以及地球生物才能生存在世。
    【设计理念】
    坚持“源于生活,用于实践”这一理念,课前与爸爸妈妈“聊大自然”,课堂上与大自然交流、了解大自然“礼物”的来源、再寻大自然“礼物”等活动,产生情感共鸣,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引导孩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交流、思考、问答等活动,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进而培养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
    1.感知大自然与人类物质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 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
    3. 通过活动与自然交流,共在中成长,进而培养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与大自然有共在感,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运用“轻智慧课堂平台”调查学生学情。
    2.运用“轻智慧作业平台”布置课前任务和课后任务。
    3.制作课件,运用“智慧课堂”准备课堂任务。
    学生准备:
    课前在“作业平台”上了解课前任务:
    1.与家人一起谈谈大自然的“礼物”,它们怎么来的。
    2.提供在大自然中劳动的照片。
    【课前热身】
    孩子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喜欢)从你们热情响亮的回答声中老师充分感受到你们对大自然的喜爱,既然你们那么喜欢大自然,那我们今天就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好吗?既然要到大自然中去上课,得找个向导,所以老师请了大自然的小精灵天天。天天会和我们一起学习、交流、感受。哪个小组表现好,就可以获得一颗星星。获得星星最多的小组,课后有奖励哦!加油!现在我们一起开展这次愉快的旅程吧。
    【教学过程】
    附件:
    一、课前畅言作业平台问卷调查。
    1. 袜子是大自然的“礼物”吗?
    A是 B不是
    2. 面条是大自然的“礼物”吗?
    A是 B不是
    3. 雨伞是大自然的“礼物”吗?
    A是 B不是
    4. 汽车是大自然的“礼物”吗?
    A是 B不是
    5.花儿的生长需要大自然给予阳光、空气、雨露、土壤等。
    A是 B不是
    二、课前畅言作业平台问卷调查情况。
    三、轻智慧课堂练习题。
    一星题(☆):请判断以下物品是否大自然的“礼物”。
    1)西瓜是大自然的“礼物”吗?
    A.是 B.不是
    2)白菜是大自然的“礼物”吗?
    A.是 B.不是
    3)毛巾是大自然的“礼物”吗?
    A.是 B.不是
    4)自行车是大自然的“礼物”吗?
    A是 B不是
    二星题(☆☆):下列哪些物品是大自然的“礼物”?
    A B C

    D E F


    三星题(☆☆☆)雨伞需要大自然提供哪些“礼物”?
    A.布料 B.铁架 C.线条 D.塑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技术运用情况
    设计意图
    活动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1.出示美景图片。
    天天: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又神奇的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轮美奂的景色。
    我们的大自然不仅山清水秀,还有它独特的语言。
    2.播放视频,师朗诵。
    1)你们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
    2)你们喜欢这样的大自然吗?
    3)教师点拨: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环境,给我们欣赏到那么多美丽的风景,我们应不应该对大自然说声:谢谢呢?(应该)
    3.揭示课题。
    (贴板书:大自然,谢谢您)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轻轻地和大自然打个招呼吧。
    1.学生欣赏美景。
    2.学生结合朗诵感受大自然的语言美。
    3.学生谈对大自然的感受。
    1.PPT展示
    微视频
    2.播放视频
    通过欣赏美景和聆听绘本阅读,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二、 “礼物”的来源
    导语:天天给我们准备了礼物(贴板书礼物),我们一起拆拆看吧。
    一.礼物米饭的来源
    1.情景剧:《一粒米的诞生》
    思考:他们告诉我们什么了?
    预设:农民伯伯在稻田里插秧。农民伯伯收获稻谷。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出示书P30图片)
    师:是啊,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每天吃的香喷喷的米饭都是农民伯伯在田园辛勤劳作的结果啊,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啊?(珍惜粮食)
    2.教师点拨:孩子们,不要忘了是大自然提供了阳光空气水,才能让庄稼有生存的环境,我们更不能忘了农民伯伯的辛勤付出,当我们就餐时要时刻记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没有了粮食(贴板书),就没有我们,要感恩大自然。
    二.礼物丝绸的来源
    1.观看视频《蚕蛹吐丝》
    2.七嘴八舌:从蚕卵到蚕蛾的过程和方法。分享自己的经历。(出示书P30图片)
    师:我们穿的衣服(贴板书),用的被褥都离不开大自然,倘若没有衣服穿睡觉没有被子盖,我们会怎么样?
    3.教师点拨:只要我们懂得付出,大自然会给辛勤劳动的人们丰厚的回报。所以我们要对大自然说:(大自然,谢谢您)
    礼物房屋的来源
    1.猜一猜,这些零散的图片品拼出来的会是什么?原来是房屋。
    2.观看视频《房屋的建造》
    看完视频后积极展开讨论,说出建造房屋的材料有泥沙、钢材、木材等。(出示书P31图片)
    我们住的(贴板书)房屋,是用泥沙、钢材和木材建成的,如果没有大自然这些礼物,我们会有房子住吗?(没有)
    3.教师点拨: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既来自于人们辛勤的劳动创造,也离不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所以我们要对大自然说:(大自然,谢谢您)
    礼物水果的来源。
    1.出示书P31图片。
    预设:农民伯伯好好管理果树,硕果累累,我们吃到了好吃的水果。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吃的水果,是大自然中的种子、阳光、空气、水和土壤,农民伯伯给果树剪枝,收获果实,我们吃到了好吃的水果以及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晶。
    小结:上述“礼物”都得靠土地、春蚕、泥沙、钢材、木材、阳光、水,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大自然给我们送来了这么多礼物,我们应该感谢它:(大自然,谢谢您)
    1.欣赏情景剧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
    2.观看视频体会从蚕丝到布的复杂过程和谈感受。
    3.看视频后,分享自己的见解。
    4.上台分享自己摘果子蔬菜等劳作的经历。
    1.PPT展示
    播放音效
    2.播放视频
    3.PPT动画
    4. PPT出示图片
    通过欣赏情景剧、观看视频、猜图片看图片等方式直观地认识米饭、丝绸、房屋、水果得靠土地、春蚕、泥沙、钢材、木材、阳光、水,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理解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礼物。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既来自于人们辛勤的劳动创造,也离不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

    活动三、寻找新“礼物”
    导语: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礼物”呢?
    1.了解课前调查情况。
    2.利用轻智慧技术课堂出示任务:
    师:老师准备了三道题目考一考同学们,看看你们在规定的时间能获多少星星。开始!
    一星题(☆)判断以下物品是否“大自然的礼物”。
    二星题(☆☆)以下物品哪些是“大自然的礼物”?
    三星题(☆☆☆)问答:请说出雨伞需要大自然哪些“礼物”?

    3.小组合作:
    1)举例说说在课室大自然还给人类送来了哪些“礼物”,并试着说出“礼物”的来源。
    2)组长做好记录,老师利用轻智慧技术课堂拍照上传讲解。
    4.展示:教师补充介绍大自然送给人类的其它“礼物”,相机出示实物或图片。
    小结: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涉及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要去看、去听、去闻、去摸,遇到不清楚来源的我们还要去想、去问、去查阅资料,只有这样你才能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1.利用轻智慧课堂平板上完成习题。
    2.小组合作学习,组长记录成果。
    1. PPT,出示课前轻智慧课堂完成情况。
    2.轻智慧课堂进行评价
    3.播放音效
    4.轻智慧课堂进行拍照讲解。
    5. PPT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讨论自己得出结论,从而提高求知欲。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锻炼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力等多项能力,从而加深对大自然“礼物”的认识。
    活动四:“感恩”喊出来
    1.畅谈感恩。
    师:如果没有大自然送给我们的这些礼物,我们人类通过努力也无法所得,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
    教师点拨:大自然的“礼物”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大自然的这些馈赠,人类就无法生存,我们应该对大自然常怀感恩之心,还要保护自然。保护自然——(人人有责)。
    2.唱响:欣赏乐曲《感恩大自然》。
    3.分享感恩:把感言贴在爱心树上。
    总结:孩子们,我们是地球的孩子,是大自然的宠儿,神奇而美丽的大自然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我们应该感恩大自然,(指板书)
    让我们大声地读出来:大自然,谢谢您。
    让我们深情地读出来:大自然,谢谢您。
    让我们心怀感恩之情读出来:大自然,谢谢您。
    1.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从而认识到要保护大自然。
    2.拍掌齐唱《感恩大自然》。
    3.读自己的感言并把爱心卡片上台贴在感恩树上。
    4.全班一起读课题。
    1.PPT展示
    2.播放音效
    通过讨论、歌唱、发表感言、贴感恩卡片等活动勾起学生对大自然美好的回忆,引导学生保护大自然,感恩大自然,从而直达主题:大自然,谢谢您!
    五、总结提升,延伸课堂
    我们在课堂上了解到的“礼物”只是大自然所有馈赠中的一小部分,要想充分感受自然的慷慨馈赠,还需要我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1.课外再寻“礼”。课外通过参观、实践、采访等方式去搜集大自然给人类送来的其它“礼物”,并试着弄清其中人类有哪些付出。
    2.小手牵大手: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大自然愉快地玩耍吧。
    1.课后完成作业
    2.在自然中实践。
    1.微视频
    2.轻智慧作业平台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多种方式认识更多大自然的“礼物”,结合春游、假期交游以及前期活动进行回忆畅谈或者和家长来一次深度自然游,让学生细品一年四季中与大自然相处时的快乐,为下面的课时做铺垫。

    相关教案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和大自然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和大自然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共9页。

    小学8 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8 大自然,谢谢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8 大自然,谢谢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8 大自然,谢谢您教案设计,共4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