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年级下册6.蚕的一生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蚕的一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6课时,是关于蚕的一生的总结课,也是对蚕的一生有整体认识的一节课。探索部分包含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开个展示交流会。学生通过养蚕经历了对蚕生长发育全过程的观察,运用多种方法对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做了许多追踪记录,因此学生对蚕的一生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展示交流意在整理资料,并回顾养蚕经历。第二个活动是将蚕的生长变化按顺序排列。这个活动让学生回顾蚕的一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和变化。研讨部分是思考蚕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拓展部分介绍了昆虫的两种发育方式,像蚕一样经历蛹期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经历蛹期的不完全变态发育。
【学情分析】
前5课学生已经了解了蚕的一生的生命历程,第6课作为一节总结课,第一个探索活动是展示交流会,旨在让学生们整理之前的观察结果,以照片、视频、绘画、观察日记等不同方法呈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第二个探索活动是将蚕的生长变化进行排列,从而发现蚕的一生可分为4个阶段,并统计出各阶段经历的时间,最后统计出蚕的一生的时间。这两个活动有助于将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串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蚕的一生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并且各个阶段蚕的身体
形态各不相同。
2.蚕和其他动物一样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
3.蚕的生长发育需要合适的环境、食物、生活空间等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采用合适的方式如照片、视频、绘画、观察日记等方法来交流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
2.能够统计蚕各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寿命。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尝试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能认真观察现象,如实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记录。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
初步建立爱护小动物、爱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蚕的一生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难点:能够统计蚕各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寿命。
【材料准备】
生准备: 照片、视频、绘画、观察日记等不同形式的展示内容。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板贴。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聚焦 |
1.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整个养蚕过程中,你的蚕宝宝都经历了哪些过程?你了解了哪些关于蚕的知识呢? 2.你是采用什么方法记录蚕的这些生长过程的?你应用了哪些方法进行研究呢? 3.小结: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记录了蚕从蚕卵孵化出蚁蚕,到蚕经过蜕皮、吐丝结茧变成蛹,再到变成蚕蛾,蚕蛾交配后产卵,直至蚕蛾死亡的完整过程——即蚕的一生。(揭示课题,板书)
|
生:分享养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了解到的新知识。
生:直接观察、绘画、照片、视频、写观察日记等方法。 |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养蚕过程及用到的研究方法,来体会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从而揭示课题——蚕的一生。 |
二、探索
|
探索1: 展示交流会 下面我们就开一个展示交流会,分享自己观察记录的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吧! (教师可提前收集同学们的记录成果汇总到课件中,或以投影来展示绘画、观察日记、手抄报等。)
探索2: 给蚕的生长变化图片排序 1.谁能说一说蚕的一生有哪些重要的生长变化? 2.请同学们按照蚕的生长顺序,将有关的图片按顺序进行排列。
|
生:展示自己的养蚕记录表、观察日记、绘画、视频等,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养蚕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生:孵化、蜕皮、吐丝、结茧、蚕蛾破茧而出、蚕蛾交配、蚕蛾产卵、蚕蛾死亡…… 排序为:蚕卵→蚁蚕→吐丝结茧→蚕茧→蚕蛹→蚕蛾破茧→蚕蛾交配→蚕蛾死亡。 |
探索环节包含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展示交流会。 学生通过养蚕经历了对蚕生长发育全过程的观察,运用多种方法对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做了许多追踪记录,因此学生对蚕的一生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展示交流意在整理资料,并回顾养蚕经历。
第二个活动是将蚕的生长变化按顺序排列。这个活动让学生回顾蚕的一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
|
三、研讨
|
研讨1:我们可以把蚕的一生分为几个主要阶段? 追问:那么每个阶段分别经历多长时间呢?蚕的一生(生命周期)一共是多长时间? 小结:通过梳理大家汇总的资料,我们发现蚕卵变成蚕宝宝2-5天,蚕宝宝变成蚕蛹33-35天,蚕蛹变成蚕蛾10-13天,蚕蛾出生到死亡6-8天。因此蚕的一生一般是49-56天。
研讨2:如果条件合适,新的蚕卵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出示蚕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流程图。 追问:那什么样的条件叫做合适的?
研讨3:蚕宝宝一般在什么季节孵化?蚕适合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 小结:一年中的5~9月的室内温度是最适合养蚕的。所以每年的春天和夏天最适合蚕的生长。
|
生:蚕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生:新的蚕卵会孵化变成蚁蚕,继续生长发育,经历重复的过程。
生:温度适宜、湿度适宜,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
|
使学生对蚕的零散的认识变得系统化,从整体上对蚕的一生进行了解。
引导学生了解蚕和其他动物一样,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并且蚕和其他动物一样,需要适合它的适宜的环境。 |
四、拓展
|
1.我们今天了解的蚕的一生,不同的动物的生命历程会有所不同,请同学们了解菜粉蝶和蜻蜓的一生,它们的一生经历的阶段和蚕一样吗? 2. 小结:菜粉蝶的一生和蚕的一生一样,都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完全变态发育),而蜻蜓的一生只经历卵、幼虫、成虫3个阶段,没有蛹期(不完全变态发育)。
|
学生讨论并交流菜粉蝶、蜻蜓、蚕三种动物一生的变化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通过分析菜粉蝶、蜻蜓、蚕三种动物一生的变化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了解昆虫一生的两种发育形态,从而体会生命的多样性。 |
【板书设计(生成)】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生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日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日食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6.浩瀚的宇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6.浩瀚的宇宙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