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概要分析
展开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概要分析
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
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肉眼难以直接看到微小的生命,但微小的生命客观存在,它们也是生命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体内和周围世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因此,从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微生物的一些基础内容理应成为小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对象。
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听说过微生物,也许还不经意地说过这个词,但由于微生物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学生还未真正亲眼见过,更没有见识过它们的多姿多彩与变化多端。因而,学生渴望撩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去观察它们、认识它们,进入他们从未领略的微观世界。
从用显微镜发现细胞、微生物开始,人类对微小生命体的认识、研究和利用都离不开相应的技术手段,并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加深认识和深化利用。因此,小学科学教育应该借此将科学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科学史、正确认识与实际应用几个方面,呈现科学发现与技术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科学与用科学奠定基础。
教材立足于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从关联性的角度出发,将科学与技术融合在一起,针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指向,选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提出“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这个学习主题。同时,还借助研讨微生物“功”与“过”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渗透辩证法的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7.4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说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7.5 地球上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知道感冒、痢疾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
17.2 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
认识生活中保温、防霉、防锈等技术的应用。
三、单元构成与逻辑分析
本单元由《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微小的生命体》《发霉与防霉》《微生物的“功”与“过”》四课组成,采用先总后分的逻辑结构编排。本单元学习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总”,介绍细胞及其作用,即本单元的第一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此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认识细胞的大小和多种形状,让学生知道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为下一个层次的展开奠定基础。
第二个层次为“分”,指导学生认识微生物,它由本单元的第二到第四课组成,其内在的逻辑结构为总—分—总。其中,第二课为“总”,以制作“小水塘”并观察其中的微生物为切入点,介绍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的发现过程以及微生物的广泛存在,引导学生了解微生物的特点、形状及其存在的广泛性,为下一课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三课为“分”,以微生物中的一种——霉作为认识对象,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并以此为依据讨论防霉方法;第四课又为“总”,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微生物的益处与害处、交流消灭病菌的方法、利用乳酸菌自制酸奶等活动,让学生懂得微生物对人类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四、单元教学目标
(1)能通过找出观察对象的共同点,说出细胞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2)将实作和阅读结合起来,知道微生物的广泛存在以及它们具有不同的种类和形状。
(3)在探究活动中了解物品发霉的条件和怎样防霉的知识,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4)通过自制酸奶的活动及反思,获取有效信息,了解微生物的益处与害处。
五、单元活动导图
六、课时安排
序号 | 课题 | 课时 |
1 |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 1 |
2 | 微小的生命体 | 1 |
3 | 发霉与防霉 | 1 |
4 | 微生物的“功”与“过” | 1 |
总课时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