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一单元 走进计算机世界第2课 计算机的发展史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第一单元 走进计算机世界第2课 计算机的发展史评课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摩尔定律,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未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965年,美国科学家戈登·摩尔(Grdm Mre)提出,微处理器的功能和复杂性每18个月会增长一倍,而成本会成比例地递减。他还预測,随着处理器功能的增强和价格的降低,计算机不仅作为强大的计算工具,还将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每一个领域。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
计算机诞生有它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背景。计算机诞生的物质基础是电子技术以及相应的理论。其社会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于军事上的需要,要求制造一种能以极高的速度和精度进行计算的工具。1943年,由美国军事部门出资,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始了第一台计算机ENAIC的研制。这台计算机在1945年12月投入运行,到1946年2月正式交付使用。ENALC用了18000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功率150千瓦,每秒可进行5000次运算。
从第一台计算机发展到现在,计算机家族不断增新成员,至今已有巨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等不同品种。微型机就有台式、笔记本式和掌上型之分。从早期的PC机,发展到现在的奔腾二代(Pentium Ⅱ)、奔腾三代(Pentium Ⅲ)、奔腾四代(Pentium Ⅳ)等不同型号。 根据组成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器件来分,可以把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现在正在向第五代过渡。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这一代计算机是以电子管为基本元件,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电子管计算机存在着体积过大、存储容量小等不足,但它确立了计算机发展的技术基础。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1959年-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是以晶体管为基本元件,除用于科学计算外,还应用于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领域。与第一代计算机相比,在体积、存储容量等方面有相当的改进。
第三代是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年~1971年)。这一代计算机以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所谓集成电路,就是把许多晶体管、电阻、电容及它们之间的连线等制作在一块很小的半导体基片上构成的整体电路。集成电路的应用,使计算体积明显减小,计算速度、存储容量和可靠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2年至今)。这一代计算机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这一代计算机计算速度快、可靠性高、功能强。 目前,人们正着手研究第五代计算机,又称人工智能计算机或生物计算机,也有人称为神经网络计算机,它将在智能处理方面有重大突破。
①计算机还将朝微型化和巨型化两个方面继续发展。就微型计算机来讲,将出现体积越来越小,能嵌入其他设备中的微型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巨型计算机来讲,将出现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强的计算机,解决某些领域的特殊问题。
②智能化是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总趋势。发展计算机的思维能力,使计算机具有人类的某些智能,这是未来计算机研究的一个重点。 ③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增强网络功能,是今后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
④改变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未来计算机发展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计算机都是按冯·诺依曼的“程序存储”原理确定的体系、结构来发展的,要想大幅度扩展这一体系、结构的计算机性能已非常困难。因此,发展能突破“程序存储”原理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理论与技术,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例如构想中的光子计算机,是用光子代替电子,用光互联代替导线互联,用光硬件代替电于硬件,用光运算代替电运算。
同学们你们还可以想象计算机的未来是怎么样的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2课 计算机的发展史图文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计算机的发展史,电子管计算机,+9÷3,工作原理,脑神经元的思考,÷33,收集信息,控制输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变小功耗更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第9课 旅游计划书教课课件ppt,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列表时刻查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浙摄影版六年级上册第4课 软硬“兼施”备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电脑机箱,电脑电源,CPU中央处理器,CPU风扇,主板芯片组,内存条,图形显示卡,光盘驱动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