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物理总复习成套专题教学PPT课件
- 中考物理总复习05 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 课件 8 次下载
- 中考物理总复习06 质量与密度PPT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 中考物理总复习09 压强PPT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 中考物理总复习10 浮力00PPT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 中考物理总复习11 功和机械能PPT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07-08 力 运动和力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07-08 力 运动和力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精析,同步练一练,做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零刻度线上,二力平衡,匀速直线,零刻度线,成正比,大小相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一 力及其描述
1. 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或是只有一个物体都不可能产生力,任何一个力必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是相互接触的(如发生推、拉、挤、压和摩擦等),也可以是不接触的(如重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2. 力是否存在的判断办法:(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判断。如物体是否发生形变,运动状态是否改变。(2)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性质进行判断。如人推墙的同时,人必然受到
墙给的反作用力。(3)物体如果处于平衡状态,则所受到的力必须是平衡的。如在水平方向用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没有推动,则箱子必然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2. 力是否存在的判断办法: (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判断。如物体是否发生形变,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2)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性质进行判断。如人推墙的同时,人必然受到墙给的反作用力。
(3)物体如果处于平衡状态,则所受到的力必须是平衡的。如在水平方向用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没有推动,则箱子必然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3. 运动状态是再变化的判断:速度大小或方向是再改变。如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匀速转动的物体,运动状态则不断改变,因为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力和运动的关系: (1)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然有力的作用。
(2)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则可能不受力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也可能受平衡力的作用(如二力平衡)。 (3)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肯定是平衡力,不论物体是处于向上、向下运动,还是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平衡力的方向是否处于同一直线上。 4. 关于惯性和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只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仅仅是由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的,它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受力与否等因素无关。而惯性定律则是物体的 种运动规律。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不是说物体只要受力,其运动状态就一定要改变,“可以”不是“一定”。但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形状的改变,这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2020·贵港)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解析 物体静止时,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的作用,故 A 选项错误;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 B 选项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 C 选项正确;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如果是平衡力,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故 D 选项错误。 答案 C
“足球进校园”一直是热议话题,足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了运动员的踢力作用 B.守门员使足球停下来,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 D.球员用力把足球踢入球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知识点 二 重力
1. 对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力应从它们产生的条件及其三要素来掌握。其中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指的是垂直水平面向下,而且在任何情况下物体(处于斜面上的物体、正在升空的物体等)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一重心不定都在物体上。 (2)弹力的形式有很多,如推力、拉力、提力、压力等,切记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另外,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大小有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其伸长越长。这也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仅由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而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触面积等因素无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2. 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重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可能有多种猜想,如质量、离地的高度等,而在这个实验中着重研究的是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实验原理: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不同个数的砝码的重量,由此找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本实验对数据处理的方式与“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一样,采用罔象法。若实验数据准确无误,则应该得到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重力的方向总是坚直向下的,坚直向下是指和物体所处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应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是有区别的。
(2020 · 百色)请在图中画出空中飞行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解析 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足球的重心在球心,画一条竖直向下的线段,标出箭头,记为 G。 答案 如图 2 所示。
2. (2020·贵港)如图 3 所示,物体 A 放在水的是平板车上,随车一起向右做直线运动,请画出车突然加速时物体 A 所受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 三 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研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或在保持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是用了“间接法”,即用弹簧测力计测拉物体的拉力,只有当物体一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才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的大小相等。
(2020·柳州)小杰有四双鞋子,鞋鞋底由同种材料制成,鞋底花纹样式分别如图所示。他在同路面行走时,穿着其中一双鞋子最容易打滑,这双鞋的鞋底样式是( )。
解析 打滑是因为摩擦力太小,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答案 B
3. (2020·南宁模拟)如图 4 所示,M、N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 已知 F1 = 5 N, F2 = 3 N,那么物体 N 受物体 M 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 )。 A.5 N,3 N B.5 N,2 N C.2 N,3 N D.3 N,5 N
知识点 四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知识的应用和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结论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而得到的,这种方法叫“理想实验法”。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原理是:让同一辆小车每次以相同的初速度分别在不同物体(毛巾、木板、玻璃)表面上运动,比较小车在不同物体表面上滑动距离的长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控制变量法”。要保证小车每次初速度相等,小车每次都必须自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从静止开始滑下。实验的结论为: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到: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1.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理想状况,即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二是物体所受各 力的总效果为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实质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即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这里的“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 2.惯性不是力,力有三要素,惯性只有大小,对惯性进行描述时,只能说某物体“具有”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某物体“受到”或“产生了”惯性。
(2020·百色)某次探究实验中,小明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上滑下,再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实验情景如图 5 所示。
(1)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 (2)分析小车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填“快”或“慢”);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作用,它将在水平面上 ;说明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解析 (1)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 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 高度 由静止滑下。 (2)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速度减小得越慢。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即小车不受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一直做 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牛顿第 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答案 (1)相等 (2)慢 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3)不能
4. 运动员踢足球时,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踢足球时,脚对球有作用力,球对脚没有作用力 B.足球在空中向前做弧形运动时只受到重力 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 D.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知识点五 二力平衡
1.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2020·贵港)如图 6 所示,完全相同的 M、N 两个长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拉力 F 作用下,物块 M、N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 M 受到的重力和 N 对 M 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物块 N 受到的重力和地面 N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块 M 对 N 的摩擦力向水平向右,大小等于 F D.物块N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大小等于 F
解析 物块 M 受到的重力和 N 对 M 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A 选项错误。地面对 N 的支持力等于物体 M、N 受到的重力之和,则物块 N 受到的重力要小于地面对 N 的支持力,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B 选项错误。物块 M、N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对 M 来说,M 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 M 受到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 N 对 M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同,都为 F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 M 对 N 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F ,方向水平向右,故 C 选项正确。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整体受到向右的拉力和地面对N 向左的摩擦力,则摩擦力 f = F ;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N 对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右的,大小等于 F ,故 D 选项错误。 答案 C
5. (2020 河池)如图 7 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军用个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但未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受到竖直向下的支持力 B.推木箱时,小军不受到木箱的作用力 C.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此时木箱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一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 2020·湖北)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 ,来回拉动挂钩无异常后,将石块挂在测力计下,静止时如图 8 所示。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 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 的知识,可知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
解析 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该搞清楚量程、分度值,并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如图 8 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 N,其示 数即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 3.6 N。挂钩对弹簧的拉力与弹簧对挂钩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挂钩对石块的拉力与石块对挂钩的拉力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石块受到的重力与挂钩对石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 答案 零刻度线上 3.6 二力平衡
1. ( 2020·成都 )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中: (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大小,利用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力可以改变弹簧的形状 B.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方向 C.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快慢
(2)在进行图 9 所示的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 (3)利用图 9 所示的实验,可以测量出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条件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 运动。
(4)小武同学猜想:用两个不同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相同的力,示数可能不。以下设计中,能验证该猜想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测量一根头发能承受的拉力 B.测量同一个木块受到的重力 C.测量让小武感受相同的拉力 D.测量拉动同一个木块的拉力
实验二 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2020 • 衡阳)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测量了相关数据并记录在如下表中: (1)测量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 上。
(2)第3次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位置如图 10 甲所示,表中空缺的实验数据。“▲”是 N。 (3)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到如图 10 乙所示的对应点,请画出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图象。 (4)由图象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 。
解析 (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调零”,即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2)第 3 次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位置如图 10 甲所示,由图可知,该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 0.2 N,指针 在1刻度线下方3格,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6 N。(3)根据描点法作图,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如图 11所示。(4)由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答案 (1)零刻度线 (2) 1.6 (3)如右图所示 (4)成正比
2. (2020 • 内江)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 12 甲所示。实验中,以钩码作为被测物体,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 50 g。实验步骤如下:
(1)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2)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
(3)逐渐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测出相应钩码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请你在图 12 乙上用捕点法作出 G-m 图象。 (4)根据图象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 。
实验三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020 •常德)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 ;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人不等重的陆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2)现保持 F1 与 F2 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 。 (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 5 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填字母序号)。 A.10 N B. 5 N C.O N
解析 (1)左盘和右盘 同时放入等重的居砝码, 则木块左右两边所受的拉力的大小相等,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能说明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小明在实验时,放入左右盘的砝码并不等重 ,但木块仍能保持静止,是因为木块与桌面之间有摩擦,所以木块所受的左右两个拉力大小不等,但由于摩擦力的影响,还是能处于平衡状态。(2)将木块换成小车后,小车与桌面的摩擦力较小,小车所受的两个拉力大小虽然相等,但两个拉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于是两个拉力让小车转回原位,所以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要相等,方向也需要在同一直线
上。(3)把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后,在左右两盘中放入 5 N 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所受的 N,所以其示主主为 5N。 答案 (1)大小相等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2)转动回来在同一直线上 (3) B
3. 利用如图 14 所示器材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
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 条直线上。 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再能平衡,可用于将卡片 ,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是: ,
实验四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020·阜新)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 15 所示的操作 。
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每次都用弹簧现力计沿 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力。 (2)比较第 1、2 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第 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若在第 1 次实验中,木块以更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4 N。 (5)第 2 次实验中,硅码受到的摩擦力是 N。
解析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平衡力。(2)比较第 1、2 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 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且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比较第 1、3 两次实验数据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且在接触面受到的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若在
第1次实验中,木块以更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仍处于平衡状态,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 0.4 N。(5)第 2 次实验中,砝码与木块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砝码不受摩擦力。 答案 (1)水平 平衡 (2)大 (3)1、3 (4)等于 (5)0
4. (2020 ·抚顺)图 16 是岳岳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如图 16 甲所示,将一个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根据 原理可以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
(2)如图 16 乙所示,在木块上放一个重物,重复上面的操作,比较甲、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数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3)为了操作方便,岳岳对实验进行了如图 16 丙所示的改进,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拉动木块下的毛巾,木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这样改进后 (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毛巾。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压力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1. 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安培 D.亚里士多德
2. 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射出枪口的子弹利用惯性继续向前飞行 C.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3. ( 2020·常德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 到的力 B. 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 C. 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 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说明物体的速度 越大则惯性越大
4. (2020·遂宁)端午节小明去商场买篮球,他站在商场匀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听到楼下传来好朋友小红熟悉的声音。下列对此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以扶梯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B. 小明受到的重力和扶梯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小明通过声音的音调确定是小红 D. 小红发出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5. (2019 • 桂林)“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该现象说明( )。 A.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让人感觉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 60℃
6. (2020 • 黔南州)如图17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重力大于木板对它的支持力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C.木块的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小 D.木块运动时有惯性,停下来就没有惯性
7. (2020·南充)汽车在公路上加速行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速度越大,汽车的惯性越大 B. 汽车前行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将向后倾 C. 汽车的牵引力与汽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 D. 汽车受到的支持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 (2020 • 长春)下列实例中增大摩擦的方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举重运动员于涂防滑粉 B. 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 C. 长跑运动员的鞋底有花纹 D. 自行车运动员捏闸刹车
9. (2020·玉林模拟)打乒乓球是同学们喜爱的运动。打乒乓球时发生的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发球时,将乒乓球向上抛起 B.接球的同学用球拍将球挡回去 C.球打在桌面上,向上跳起 D.掉在地上的球被同学踩扁了
10. (2019 •甘肃)对于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 “ 复兴 ”号 列车,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列车所受重力和列车对铁轨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列车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列车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列车对铁轨的压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2020·灌阳模拟)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关于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受力平衡 B. 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C. 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020·常德)如图18 所示,重 5 0N 的物体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对其施加力 F压 = 30 N。 若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 0.2 m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50 N B.物体对墙壁的压强为 250 Pa C.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D.若物体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物体向下运动
13. (2020 ·黔西南)如图 19 所示,物体以某一速度 v 沿斜面匀速下滑。作出该物体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14. (2020 • 株洲)小华在班上擦黑板时隐隐感觉到 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回到家,他拿出小时候的一块玩具黑板,把它平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再用一个黑板刷来擦黑板。如图 20 所示,他给黑板刷斜向下施力,当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大时,黑板刷滑动起来;当他给黑板刷的施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较小(大于0)时,他怎么也推不动黑板刷。在这两种情形下,黑板刷分别( )。
A.受摩擦力;不受摩擦力 B.受摩擦力;受摩擦力 C.不受摩擦力;受摩擦力 D.不受摩擦力;不受摩擦力
(2020·柳州改编)小杰骑自行车沿斜面向下匀速直线骑行其车把上挂了一个装有水的杯子,骑行过程中悬绳保持竖直,如图21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杯子和杯中水整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绳正下方 B. 杯子所受重力方向不是竖直向下 C. 杯子对水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D. 杯中水面一定水平
( 2020·蒙阴)如图 22,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 10 N 的物体在 F = 5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 M 点匀速运动到 N 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 P 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 MN 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0 N B.物体在 MN 段受到的摩擦力小于 5 N C.物体在 NP 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5 N D.物体在 MN 段受到的摩擦力大于 NP 段受到的摩擦力
17. (2020·黑龙江改编体)如图 23 所示,物体 M 和 N 叠放在一起叠放在水平面上,在大小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图中 M 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 F B.甲、乙两图中 N 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 F C.图甲中物体 M 受到的摩擦力为 F,物体N受到地面对它摩擦力为 F D.图乙中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为 0 ,物体 N 受到地面对它摩擦力为 F
(2020·荆州)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老师给出了如图24所示装置。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木板上的毛巾,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1)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受到的 越大,小车滑行的距离越短,说明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由上述实验现象可联想到: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此因素可由图 25中的 两图进行探究。实验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 (3)上述实验中,主要运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是: 。
19. (2020 • 河池)如图 26 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 A,使它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可得出木块 A 与接触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在图 26 甲中,若拉力变为 18 N,则木块 A 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 有关。 (3)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20. 如图 27 所示,在 15 N的水平拉力 F 作用下,木板 A 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 B 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N,则 B 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填“左”或“右”),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21. (2020·黔西南)如图 28 甲、乙所示是建设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场景。
(1)在图 28 甲中,挖掘机铲斗的铲头做成比较锋利的齿状,目的是为了 压强,履带的外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 了摩擦。 (2)在图 28 乙中,压路机将地面压平、压实,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将土压实后,泥土的密度 (填“变大”或“变小”)。
(2018·梧州)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 29 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 1 次和第 2 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 3 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比较 1、2 两次实验,得出结论: 。 (3)比较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刚开始小英做第 1 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罔象如图 29 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29 丙所示,则木块在第 7 s 时的摩擦力为 N。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七章力运动和力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力的作用效果,A420g,B42kg,C042N,D42N,判断说理题,大于石头受到的力,力的作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七章力运动和力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力的作用效果,A420g,B42kg,C042N,D42N,判断说理题,大于石头受到的力,力的作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课标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单元物质运动和力第5讲运动和力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图解物理,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