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授课课件ppt,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正电荷,负电荷,保持不变,电荷交换,电荷量,连续变化,76×10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电荷及相互作用:(1)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_。(2)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
(2)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内所带的正电荷量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量_____。
3.三种起电方式:任务驱动 1.物体带正电时物体内没有负电荷吗?2.通过什么方式能使物体带电?
提示:1.物体带正电时,物体内有电子转移,正电荷多于负电荷。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摩擦起电、接触带电和感应起电三种。
4.电荷守恒定律:任务驱动 三种起电方式的本质是什么?提示:电荷的转移。
电荷既不会_____,也不会_____,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________。
5.电荷守恒定律现在的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_________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_________。6.元电荷:(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作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_____,符号是C。
(2)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叫作元电荷,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_________的物理量。
(3)比荷:_______与_____之比。电子的比荷: =__________C/kg。
主题一 起电方式 【问题探究】探究点1 摩擦起电现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用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分别去接触碎纸屑。
(1)在此情景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应怎样解释?提示: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都能吸引碎纸屑;原因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都带了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都能吸引碎纸屑。
(2)你知道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电的区别吗?提示: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
探究点2 感应起电现象如图所示,将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导体A、B(A、B相互接触)。
进行以下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①使带电体C靠近相互接触的两导体A、B。②保持C不动,用绝缘工具分开A、B。③移走C。
(1)在此情景中,把带正电的物体C移近导体A,金属箔有什么变化?提示:电荷间的作用特点: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当带正电的物体C移近A、B时,导体A、B中的自由电荷在电荷作用力的影响下运动并重新分布,导体A、B分别带负电和正电,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2)在此情景中,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提示:在带电体C的影响下,分开导体A、B,A仍带负电,B仍带正电。移去带电体C,负电荷在A内重新分布,正电荷在B内也重新分布,所以A、B两端的金属箔仍然张开,但张角稍微变小。
(3)在此情景中,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提示:A、B接触,A、B中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A、B对外表现为“电中性”,因而A、B两端的金属箔都闭合。
(4)由此情景思考,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金属箔片才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不是。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是接触带电。当带电体靠近金属球时,金属球一端就会聚集与带电体电性相反的电荷,而金属箔片就会聚集与带电体电性相同的电荷,从而张开,此现象实质上属于静电感应现象。
【探究总结】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
【典例示范】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的带正电的导体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分导体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A、Q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A>QBB.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C.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一章 静电场综合与测试复习课件ppt,共6页。
这是一份物理选修3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集体备课课件ppt,共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静电感应,电荷守恒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2 库仑定律授课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电荷量,控制变量法,远小于,理想化,静电力,点电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