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同步测试题
展开1.下图为“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d能源在世界上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里海沿岸储量丰富B.美国墨西哥湾储量丰富
C.中东波斯湾沿岸储量丰富D.在中国四川储量较多
【答案】D
【详解】
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看,d所占的比重最大,应该是石油,里海沿岸,美国墨西哥湾,中东波斯湾沿岸石油储量丰富,A、B、C正确。四川天然气储量较丰富,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D符合题意,故选D。
光伏智能道路的全称是承载式高速光伏路面,最上面一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而且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在它的下方则埋着太阳能电池,通过阳光照射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入电网。光伏路面是电动汽车的“流动充电宝”。光伏智能道路还能通过路面结冰检测系统,实时感知道路结冰情况,从而自动开启电力加热系统,及时除去道路冰雪,保障出行安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随着光伏智能道路的逐渐推广,受影响最大的是( )
A.水泥工业B.钢铁工业C.汽车工业D.石油工业
3.光伏智能道路建设,对以下产业发展促进作用最明显的是( )
A.园林工程绿化B.新材料工业C.广告业D.电力工业
4.光伏智能道路的使用,能够大大减少道路维护成本的城市是( )
A.莫斯科B.广州C.伦敦D.悉尼
【答案】2.C 3.B 4.A
【分析】2.光伏智能道路最适合电动汽车的行驶,使电动汽车具有随着行驶不断充电的功能,这将大大刺激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但给现在的燃油汽车工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光伏智能道路的逐渐推广对水泥工业几乎无影响;对钢铁工业影响不大;石油工业门类众多,并非只是为汽车提供燃料。故选C。
3.光伏智能道路建设,对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需求量增大,会大大推动新材料工业的研发与生产;园林绿化应用领域极广,不只是道路两侧,因此光伏智能道路建设对园林工程绿化影响不大;对广告业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光伏智能道路建设,是一种新兴的、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对现行电力行业发展没有太大影响。故选B。
4.莫斯科冬季寒冷漫长,冬季多降雪,难以融化,影响交通安全。但如果引入光伏智能道路,可通过路面结冰检测系统,实时感知道路结冰情况,从而开启电力加热系统,及时除去道路冰雪,保障出行安全。广州全年气温较高,道路很少出现冰雪;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道路很少出现结冰现象;悉尼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路面难以出现冰雪。故选A。
5.摩拜单车在上海打出“让自行车回归城市”的口号,这种出行方式给城市带来的正面影响是( )
①倡导绿色出行 ②造成交通拥堵 ③加快人口迁移速度 ④减轻碳排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详解】利用单车出行属于绿色出行,减轻碳排放,①④对;不会造成交通拥堵和加快人口迁移速度,②③错,选择B.
二次能源是以自然资源为原料进行加工转化而来的能源。二次能源是否可再生取决于原料。下表为能源分类表,完成下面小题。
6.为了节能减排,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方向应是( )
A.升甲降乙B.降甲升丁
C.升乙降丙D.降丁升丙
7.我国能源调配工程中,输送丁类能源较多的是( )
A.西电东送北线工程B.西电东送中线工程
C.西气东输一线工程D.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答案】6.C 7.A
【分析】6.读表可知,甲乙均属于可再生能源,应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所以应升甲、乙,AB错;丙丁属于非可再生能源,其中丙属于非可再生的可燃烧自然资源,应属于矿物能源,为节能减排,应降低矿物能源的消费比重,即降丙,D错。综上分析,可升乙降丙,C正确,故选C。
7.丁属于非可再生能源、非可燃烧能源、二次能源。结合表格信息可知,丁可能为以煤为原料的电力资源。西电东送北线工程以火电为主,A正确;西电东送中线工程以水电为主,B错;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和二线工程输送的是天然气,天然气不属于二次能源,CD错。故选A。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8.图中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体污染B.臭氧层空洞
C.全球变暖D.水资源短缺
9.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造成全球( )
A.酸雨危害加剧B.各地降水增多
C.高山雪线上升D.陆地面积增大
10.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落后,因此环境问题不如发达国家严重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环境问题应负有相同的责任与义务
C.可依靠科技手段和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去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
D.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答案】8.C 9.C 10.D
【解析】8.图中画面是北极熊趴在残留的冰上,反映的是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9.从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极端降水事件(干旱或洪涝)灾害增多;气温上升,高山雪线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淹没,陆地面积缩小;酸雨主要和大气中因燃烧矿物燃料而导致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增多有关,和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
10.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环境保护的结果,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某些环境问题可能比发达国家更加突出;在环境问题产生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造成的影响不同,因此应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随着大气运动、水循环等扩散到其他地区,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11.读下图,联系相关知识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信息,说明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及导致其发生的人为原因。
(2)目前国际社会倡导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指什么?简述该种环境问题的发生机制。
【答案】(1)图中环境问题分两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酸雨现象和河流水污染属环境污染,沙漠化、水土流失属生态破坏。原因:人口增长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以及生产生活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净化能力 (2)气候变暖。人类大量消费煤、石油等矿物能源,向大气中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同时破坏热带雨林,使森林面积减小,减弱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致使大气增温,气候变暖
【解析】(1)图中体现我国环境问题分两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酸雨现象和河流水污染属环境污染,沙漠化、水土流失属生态破坏。环境问题发生的人为原因是人口增长快,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导致生态破坏问题。生产生活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净化能力,导致环境污染。
(2)目前国际社会倡导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气候变暖。问题产生原因从温室气体增多原因分析。人类大量消费煤、石油等矿物能源,向大气中排出大量二氧化碳。人类破坏热带雨林,使森林面积减小,减弱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致使大气增温,气候变暖。
【提高篇】
下图为典型发达国家人均能耗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人均GDP收入在5000~20000美元区间时,人均GDP能耗最低的是( )
A.德国B.澳大利亚C.英国D.意大利
2.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后,导致人均能耗变化的原因是( )
①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②采取节能措施,能源利用率提高
③工业生产能力下降 ④环保意识逐步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D 2.B
【分析】1.材料中显示人均GDP收入在5000~20000美元区间时,人均GDPP能耗由高到低依次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因此人均GDP能耗最低的是:意大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节能、新技术、环保意识等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后,人均能耗却保持了平稳增长,①②④正确。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并没有下降,③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破坏等,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局域性的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下图局域性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类索取自然资源过度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太低
③自然环境本身演变太快 ④人类排放废弃物过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环境污染、清洁生产、文明消费B.文明消费、环境污染、清洁生产
C.清洁生产、文明消费、环境污染D.环境污染、文明消费、清洁生产
5.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同。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
②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③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高,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
④新技术产业集聚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3.D 4.A 5.C
【分析】
3.根据所学知识,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增长过快,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同时,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超过了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导致环境污染加剧,①④正确;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关系不大,②错;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主要是人为因素,自然环境本身演变较慢,③错。故选D。
4.根据所学知识,乡村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态破环,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a为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为循环经济和文明消费,c为文明消费。循环经济体现在发展生态农业和工业清洁生产,b为清洁生产。故选A。
5.后工业化时期,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减弱,②错。新技术产业技术水平高,产品多轻薄短小,工业布局趋于分散,④错。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较高,环境质量越来越被重视,①③正确。故选C。
【点睛】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它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工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措施是大力推行生态农业。
1952年12月5—8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大量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气在伦教上空形成厚达百米的浓雾,总悬浮颗粒物与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剧增,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教烟雾事件。在烟雾持续的4天时间里有4000多人丧生,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死亡。烟雾事件导致当时英国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发生伦效烟雾事件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低温、湿度小的晴天,且风速不大B.低温、湿度大的阴天,且风速很小
C.高温、湿度小的晴天,且风速很大D.高温、湿度大的阴天,且风速不大
7.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重要污染源是( )
A.交通发达,大量汽车尾气排放B.化工厂泄漏出的有毒气体
C.核电站泄漏出的有毒气体D.工厂、家庭燃煤取暖排放的废气
8.伦教烟雾事件( )
A.属于人为原因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规模较大
B.属于污染物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其影响长期存在
C.在短期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威胁国家安全
D.在短期内造成高浓度的污染物跨国转移,威胁别国安全
9.伦敦烟雾事件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
①摧毁基础设施②大批航班③引发政治危机④社会秩序变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为防止类似伦敦烟雾事件等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下列措施合理是( )
①大面积植树造林②全面禁止烧煤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④工业废气达标排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6.B 7.D 8.C 9.C 10.D
【分析】
6.考查伦敦烟雾事件形成的气候条件,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12月气温较低,阴天、湿度大、风速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易导致烟雾事件发生。故选B。
7.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阅读材料可知,伦敦烟雾事件是由于大量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气在伦教上空形成厚达百米的浓雾,总悬浮颗粒物与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剧增,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教烟雾事件,据此分析伦敦烟雾事件主要是由燃媒排放的废气导致的。因此D正确,故选D。
8.伦敦烟雾事件是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影响形成的,并且自然原因是重要的诱发因素,A错误;属于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B错误;由材料可知,该事件短期内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并导致当时英国社会经济秩序混乱,C正确;伦敦烟雾事件不属于污染物跨国转移问题,D错误。故选C。
9.伦敦烟雾事件对英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大批航班取消,公路交通受到影响,人们的室外活动基本停止,②正确;烟雾并不能摧毁基础设施,①错误;起初英国政府推卸责任,否认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与烟雾之间有直接联系,引起民众不满和批评质疑,引发政治危机,③正确;在烟雾事件发生期间,抢劫、盗窃案件增多,社会秩序混乱,④错误。故选C。
10.大面积植树造林对降低环境污染有一定帮助,但不能防止城市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①错误:全面禁止烧煤不符合实际,②错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加强防范,约束排放污染气体的企业,有利于防止类似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③正确;工业废气达标排放,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污染气体,利于减少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④正确。D正确。
【点睛】
本题以伦敦烟雾事件为背景,考查烟雾事件形成的气象条件,烟雾污染物的来源,影响以及解决措施,整体上看题目难度一般,关键考查学生对英国区域特征以及材料信息的掌握和提取情况,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以及针对伦敦烟雾事件所造成的的影响,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措施,考查人地协调的核心素养。
11.材料一 气候变化是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最深远的挑战之一。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A城市(见下图)开幕。全球变暖是此次大会关注的焦点,科学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6.4℃。
材料二:A城市1961年-1990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材料三:
(1)简述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判断A城市所在国适宜开发风能还是太阳能?并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世界许多国家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
【答案】(1)人类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毁林,特别是破坏热带雨林,使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减小 (2)风能。A城市所在国家终年盛行西风,地势低平,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全年多雨,降水日数多,日照时间短,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能资源贫乏 (3)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风电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造成该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毁林,特别是破坏热带雨林,使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减小。
(2)根据材料可知,A城市所在国家终年盛行西风,地势低平,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全年多雨,降水日数多,日照时间短,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能资源贫乏,据此,A所在国应该大量发展风能。
(3)世界许多国家大力发展风电是因为风能是新能源,风能还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使用风能可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风电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提供了建风电站的技术。
【点睛】
全球变暖是近年气候变化的趋势,主要由自然原因所致,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也是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同时人类大量破坏森林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对温室气体的消耗减少。这些都加速了全球变暖的历程。
全球变暖会导致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人类生产活动方式变化,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增多,等等。能源分类
自然资源
二次能源
非可燃烧能源
可燃烧能源
非可燃烧能源
可再生能源
热能与非热电力等
生物能源
甲
乙
非可再生能源
核能等
丙
汽油、焦炭等
丁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精品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之内而努力,8米深度年平均地温距平资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