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八年级下册静电现象教案
展开苏科版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二、静电现象
课标要求:2.4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教学目标]
- 学生通过观察老师所做的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什么叫物体带了电。
- 学生通过对不同带电体间排斥和吸引作用的探究分析,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学生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重点]
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教学难点]
让物体摩擦起电和电荷间作用特点的归纳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播放闪电视频(从网上下载)或将下列图片投到黑板上,电闪雷鸣。学生思考,闪电的电来自何方?
学生猜想并表述,教师不作评价。
闪电的电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教师由此引入课题。
二、摩擦起电
- 学生选用有机玻璃棒(或者用毛皮摩擦橡胶棒)靠近纸屑,观察现象;再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或者用毛皮摩擦橡胶棒),靠近纸屑,观察现象。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指出两现象的不同之处。
- 学生阅读P.28教材,说出“带电”或“带电荷”及摩擦起电的意义。
- 猜想一下闪电的电来自哪里?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学生带着想法继续学习。
三、两种电荷
- 学生说说,怎样判断有机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电。
要求丝绸、有机玻璃棒、毛皮和橡胶棒一定要干燥,学生用纸屑检验两棒是否带电。
2.看图7-11,完成活动7.5,记录结论在表格中
序号 | 实验过程 | 结论 |
1 | 有机玻璃棒靠近有机玻璃棒 | 排斥 |
2 | 橡胶棒靠近橡胶棒 | 排斥 |
3 | 有机玻璃棒靠近橡胶棒 | 吸引 |
3.学生分析上表内容,说出分析过程,得出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特点。
两支丝绸摩擦的有机玻璃棒带有相同的电荷;两支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有相同的电荷;有机玻璃棒和橡胶棒所带电荷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从序号3可看出它们所带电荷不同。由表可推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学生看图7-11下面的教材,,说出正电荷、负电荷的规定。
四、总结静电现象(学生说,互相补充,教师引领,对上面的内容归纳)
1.摩擦起电:
2.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五、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学生读教材,说出文中提到哪些静电现象。
(学生从教材中找出静电现象:脱毛衣、闪电、静电复印、静电植绒)
- 学生对1.中找出的静电现象从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相互作用进行说明,学生评价,对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六、课堂练习
- 下列操作中能产生正电荷的是( )
- 用潮湿的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 B.用干燥的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
- 用干燥的毛皮摩擦橡胶棒 D.用潮湿的毛皮摩擦橡胶棒
- 下面的图片表示用摩擦起电后的有机玻璃棒和橡胶棒所做的实验。能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图片是( )
- 下列静电现象中能电荷相互作用特点解释的是( )
- 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 B.闪电
C.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D.静电复印
[课后练习]
一、WWW?
1.
2.制作并展示
3.
二、补充习题
- 将与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
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由于气球被摩擦后
,会 。
- A、b、c、d四个带电的小球,已知a吸引b,
b排斥c,c排斥d,a带正电,则b、c、d三个小球带电的种类分别是( )
- 正电、负电、负电 B.负电、正电、正电
- 负电、负电、负电 D.正电、负电、正电
[板书设计]
二、静电现象
- 摩擦起电:物体被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 电荷种类:正电荷 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玻璃棒所带电荷。负电荷 毛皮摩擦橡胶璃棒,橡胶棒所带电荷。
电荷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静电现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静电现象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易混淆点,探究重点,典例分析,真题操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静电现象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静电现象教案,共2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易混淆点,探究重点,典例分析,真题操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苏科版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静电现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静电现象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