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第5课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7488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第5课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7488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第5课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7488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
展开第5课 月球——地球的卫星
(教材P51~53)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 月球——地球的卫星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目标 |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2.知道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科学探究目标 1.掌握通过观察对比图片学习天文知识的方法。 2.学会查找资料、整理信息。 3.能模拟制造环形山,认识环形山的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1.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 2.积极搜索、整理信息资料,乐于与同学分享。 3.接纳别人的观点,善于分享和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人类对月球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2.认识到月球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进而更加珍惜爱护地球环境。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 难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并进行月球信息的整理汇报。 | |||
教学准备 | 为学生准备: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图片、关于月球的文字资料、月球与地球的运动视频、潮汐现象视频。 | |||
流程 | 教学设计 | 二次备课 | ||
聚焦 | 1.引入: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我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了解到了月球的一些特点。 2.提问:(教学提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你们知道月球的哪些秘密呢?(预设:月球表面有环形山;月球上没有水、空气……) 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月球的秘密。(板书:月球——地球的卫星) 【设计意图】“秘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可以了解学生对月球的前认知,帮助老师及时调整教学。 |
| ||
探索与研讨 | 探索一:借助照片,观察月球 1.过渡:由于观察条件有限,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三种学习方式来探索月球的秘密吧! 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月球正面和背面的高清照片。)借助照片,我们来近距离地观察月球。比一比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月球正面有大面积黑色的区域,背面的黑色区域很少;月球背面有很多坑坑洼洼,而正面较少。) 3.讲解:月球上亮的区域是月陆,暗的区域是月海;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地形是环形山。 4.追问:我们平时肉眼观察到的都是月球的正面,而月球的背面一直看不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设:学生基本上不了解,只有个别学生知道。) 5.讲解:(教学提示:播放视频。)月球自转一周与环绕地球运动一周的时间相等,两种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一致,所以月球一直都是以正面对着地球,月球的背面我们就看不到了。 【设计意图】借助照片,观察月球,让学生对月球表面有一个完整认识。 探索二:阅读资料,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1.过渡:我们通过观察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照片,了解了月球表面的特征,月球还有哪些秘密等待着我们探索呢? 2.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月球情报”资料,并整理月球小档案。 【设计意图】提供资料并引导学生阅读,能拓展学生的天文知识,同时能提高他们整理信息的能力。 探索三:模拟制造环形山 1.提问:我们看到在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怎么来的呢?(预设:陨石撞击形成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2.过渡:陨石撞击说是目前公认的环形山的成因,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模拟陨石撞击形成环形山。 3.追问:向学生展示模拟实验的材料(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这些材料在实验中分别模拟哪些物体?(预设:用铺了细沙的托盘模拟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球模拟陨石。) 4.布置任务:现在请大家分组进行模拟制造环形山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设计意图】实验前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材料在实验中的作用,使学生对整个实验有完整的认识。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能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 探索四:探索月球的新问题 1.指导:指导学生把对月球特征的新认识补充在本单元第1课的维恩图中。(预设: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同时也自转;月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是环形山和月海;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也没有液态水。) 2.提问:关于月球,你们还有什么关心的问题?把它们写下来。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将自己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写下来,能便于了解他们心中的想法。 研讨汇报 |
| ||
拓展与小结 | 1.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观察照片、阅读资料和模拟实验三种方式了解了关于月球的信息,知道了月球的更多特征,大家课下可以主动查找其他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2.拓展: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潮汐。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教学提示:播放介绍潮汐现象的视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探究学习,能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习惯,丰富他们对于太阳和月球的认识。 |
| ||
板书设计 |
| |||
教学反思 | 本课在之前学习的月球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探索、研讨等活动丰富了学生对月球的认识。教学环节设计上,展示图片、阅读资料、模拟实验三个探索活动层层递进,在传授月球相关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处理信息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后及时把新的发现记录在本单元第1课的维恩图中,既巩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又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的探索四通过总结汇集新的有关月球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学习,多观察月球并且有计划地记录,多查阅课外资料。 |
| ||
课后作业 | 一、填空题。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____________。 2.月球表面暗黑色的部分是________(填“月陆”或“月海”)。 3.我们可以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来模拟制造月球上的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虽然月球看上去很明亮,但月球本身不发光。 ( ) 2.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千米。 ( ) 3.月球的正面分布有环形山,背面没有分布环形山。 ( ) 4.月球上的地形地貌和地球上一样,有湖泊、山脉、盆地等。( ) 5.人们探索月球的历程,不仅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更是一个科学不断推进的过程。 ( ) 三、选择题。 1.观察右图,月球表面有些地方亮,有些地方暗,这些比较暗的地方主要是( )。 A.地势比较高的地方 B.地势比较低的地方 C.地势起伏大的地方 2.下列能说明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是( )。 A.月球上没有空气 B.月球上没有水 C.以上都是 3.下列哪种现象是月球对地球影响的表现?( ) A.流星雨 B.月相变化 C.潮汐 4.观察右图所示的地貌,关于其成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 )。 A.陨石撞击说 B.地震说 C.火山喷发说 参考答案 一、1.天然卫星 2.月海 3.环形山 二、1.√ 2.× 3.× 4.× 5.√ 三、1.B 2.C 3.C 4.A |
| ||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疑难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过程,环形山的形成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