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诗歌内容。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学习重难点】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诗歌内容。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学习过程】一、资料链接1.写作背景: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生之所。两年后的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导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2.“歌行体”: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二、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杜甫(712—770)字 ,自号 ,世称 、 ,我国古代伟大的 诗人,人称“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忧国忧民,留传至今有1450多首诗歌。其诗被称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怒号( ) 罥( ) 长( )林梢 庇( ) 突兀( )布衾( ) 三重( )茅 坳( ) 飘转( ) 俄顷( )丧( )乱 广厦( ) 见( )此屋3.解释加点词语:挂罥( ) 沉塘坳( ) 秋天漠漠( )向( )昏黑 自经丧乱( )少睡眠 大庇( )天下寒士( )俱欢颜4.结合工具书,先自译课文,并将自己不会的难句摘抄下来。 三、课中学习1.首段用了哪些表现力强的词语描绘了“秋风卷茅”的画面,并分析首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提示:抓住关键词,组织语言要规范。) 2.此时此刻,诗人遇到了哪些困境,反映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境况,并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提示:找出重点语句,品味关键词语。) 3.在此境况下,诗人又想到了什么?你感悟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提示:结合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政治情怀。) 【达标检测】1.描写茅屋被破坏,茅草纷纷下落情景诗句是: 2.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作者凄惨、黯淡心境的诗句是: 3.追忆自己坎坷生活的经历,表明社会动荡的诗句是: 4.表现作者博大胸怀、崇高理想的诗句是: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明确目标,自学交流,整体感知,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合作探究,把握主旨,拓展延伸,小结反思,达标检测,巩固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及答案,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轻松预习,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