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作业 练习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作业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作业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作业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1章 发酵工程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1章 发酵工程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复习练习题,共9页。
    1.以下关于无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
    B.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答案 A
    解析 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消毒处理,A项错误。
    2.细菌培养基常在121 ℃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如果只是在100 ℃温度下将细菌培养基灭菌,下列仍会存活的是( )
    A.大肠杆菌 B.一种青霉菌
    C.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 D.沙门氏菌
    答案 C
    解析 芽孢是细菌为了抵御外界不良环境而形成的一种休眠体,100 ℃的温度不能将其杀死。
    3.(2020·四川自贡高二期末)培养自养型微生物和培养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 )
    A.培养过程对氧气的需求不同
    B.培养基中碳源不同
    C.培养基中氮源不同
    D.培养基中无机盐不同
    答案 B
    解析 自养型微生物可以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在培养过程中不需要添加有机碳源,异养型微生物需要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添加有机碳源,B项正确。
    4.消毒和灭菌是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操作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B.在100 ℃煮沸5~6 min属于灭菌方法,可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
    C.在灭菌后倒平板前,加入一定量的缓冲液以调节培养基的pH
    D.高压蒸汽灭菌,只有当压力表的压力降到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才能打开盖子
    答案 A
    解析 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A项正确;在100 ℃煮沸5~6 min属于消毒,B项错误;调pH在灭菌之前进行,C项错误;高压蒸汽灭菌,只有当压力表的压力降到0时,才能打开盖子,D项错误。
    5.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法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B.其后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C.在每一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
    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答案 C
    解析 在用平板划线法分离酵母菌的实验中,接种环取菌种前灼烧的目的是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以后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后残留的菌种;划线结束后仍需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从第二次划线开始,每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
    6.下表是对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 B
    解析 从能源来看,硝化细菌的能量来源是氧化氨气成为硝酸盐过程释放的能量,乳酸菌和根瘤菌需糖类等有机物供能;从氮源看,乳酸菌需要NH4+、NO3-;从代谢类型看,根瘤菌为异养需氧型;从碳源看,硝化细菌与衣藻需CO2,乳酸菌和根瘤菌需要糖类等有机物。
    7.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答案 B
    解析 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先灭菌后倒平板;转换划线角度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杀灭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再进行划线;接种后的培养皿应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微生物生长、繁殖较快,每隔一周观察一次,时间间隔太长。
    8.下面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B.划线操作时完全打开皿盖,划完立即盖上
    C.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D.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最终要连接起来,以便比较前后的菌落数
    答案 C
    解析 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培养基只在接种前进行灭菌;进行划线操作时,左手将培养皿的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不能相连。
    9.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可能既作为碳源又作为氮源,所有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B.接种前需对培养皿、接种环进行灭菌处理,对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消毒处理
    C.培养不同的微生物,用同种成分的培养基即可
    D.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有氨基酸、维生素和蛋白胨等
    答案 B
    解析 同一种物质可能既作为碳源又作为氮源,但自养微生物利用的无机碳源不提供能量,A项错误;培养不同的微生物,所用培养基的成分往往也有所不同,C项错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等,D项错误。
    10.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是____________。
    (2)若除去成分②,加入(CH2O),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__________。
    (3)表中营养成分共有________类。
    (4)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灭菌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
    (5)若上表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应该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
    答案 (1)自养型微生物
    (2)固氮微生物
    (3)三 (4)调节pH (5)琼脂(或凝固剂)
    解析 (1)由题表可知,该培养基中没有碳源,说明培养的微生物是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碳源的,因此培养的微生物是自养型微生物。(2)该培养基若加入(CH2O),培养基中就有了碳源,但除去成分②,培养基中就没有了氮源,该培养基就只能用于培养固氮微生物。(3)题表中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无机氮源三类,缺乏碳源和特殊营养物质。(4)微生物生长需要一定的pH,所以培养基分装灭菌前需要调节pH。(5)该培养基中无凝固剂,为液体培养基。菌种的纯化和鉴定通常利用固体培养基以获得单细胞菌落,因此需要加入凝固剂,如琼脂,将液体培养基转变成固体培养基。
    【拔高练·竿头直上】
    11.科学家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发现一种嗜热好氧杆菌,长有许多触角(又叫集光绿色体),内含大量叶绿素,能在菌苔上同其他细菌争夺阳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菌细胞内无细胞器,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除去该菌的细胞壁需要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培养该细菌的培养基可以不含碳源,但必须给予光照
    D.该菌细胞质高度区室化、功能专一化
    答案 C
    解析 该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A项错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该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除去该菌的细胞壁不能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项错误;该菌为光能自养生物,能够利用光能将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培养该细菌的培养基可以不含碳源,但必须给予光照,C项正确;该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细胞质没有高度区室化和功能专一化,D项错误。
    12.为了检测饮用水中是否含有某种微生物,配制的培养基的配方如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注:伊红—亚甲蓝是由两种染色剂组成的细胞染料):
    (1)该培养基中提供碳源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C在生物体内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培养基中提供氮源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N在生物体内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培养基除含碳源、氮源外,还有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4)该细菌在同化作用上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型。
    (5)该培养基可用来培养________(填“霉菌”或“细菌”)。
    答案 (1)乳糖、蔗糖、牛肉膏 主要用于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
    (2)蛋白胨 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3)水、无机盐(或K2HPO4)
    (4)异养 (5)细菌
    解析 培养微生物需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由该培养基的pH为7.2,呈弱碱性,可判断该培养基可用来培养细菌。
    13.请回答下列与酵母菌的纯培养有关的问题:
    (1)制备培养基:培养基在接种前要进行________灭菌。
    (2)接种和分离酵母菌: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经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得到单菌落,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
    (3)讨论分析:
    ①纯化酵母菌时,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防止杂菌感染。
    ②用该方法分离酵母菌时,从第二次划线操作起,每次总是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并划线数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肠杆菌与酵母菌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 (1)湿热 (2)平板划线法
    (3)①可以 ②线条末端的酵母菌数量少,最终可得到单菌落 ③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选项
    项目
    硝化细菌
    乳酸菌
    根瘤菌
    衣藻
    A
    能源
    NH3
    乳酸
    N2
    光能
    B
    碳源
    CO2
    糖类等
    糖类等
    CO2
    C
    氮源
    NH3
    N2
    N2
    NO3-
    D
    代谢类型
    自养需氧型
    异养厌氧型
    自养需氧型
    自养需氧型
    编号
    成分
    含量

    粉状硫
    10 g

    (NH4)2SO4
    0.4 g

    K2HPO4
    4.0 g

    MgSO4
    9.25 g

    FeSO4
    0.5 g

    CaCl2
    0.5 g

    H2O
    100 mL
    蛋白胨
    牛肉膏
    乳糖
    蔗糖
    K2HPO4
    伊红
    亚甲蓝
    蒸馏水
    10 g
    5 g
    5 g
    5 g
    2 g
    0.4 g
    0.065 g
    1 000 mL
    将培养基pH调至7.2

    相关试卷

    高中人教版 (2019)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后练习题,共12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