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时作业7蒸馏和萃取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7280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课时作业7蒸馏和萃取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练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7280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课时作业7蒸馏和萃取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练习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7280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课时作业7蒸馏和萃取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展开1.下列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操作中,需使用冷凝管的是( )
A.过滤B.蒸发
C.蒸馏D.结晶
2.在进行由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约eq \f(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碎瓷片
B.蒸馏操作中,烧瓶可直接加热
C.冷水从冷凝管的下口入,上口出
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
3.海水淡化(又称海水脱盐)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
A.过滤法B.蒸馏法
C.分液法D.结晶法
4.下列关于萃取的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加入酒精作萃取剂
B.萃取时,所加入的溶剂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与溶质、原溶剂相互间不反应
C.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中的某物质,静置分层后,“水层”一定在上层
D.萃取操作完成后,静置分液,上、下层液体均从下口放出
5.有关萃取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
C.溶质溶于萃取剂中所得溶液不一定有颜色
D.分液时,分液漏斗顶部塞子不能打开
6.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
A.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C.过滤、蒸发、蒸馏、分液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
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剩余少量时,停止加热
C.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
8.下列分离混合物的实验计划中不正确的是( )
A.分离乙酸(沸点77.1℃)与某种液态有机物(沸点120℃)的混合物——蒸馏
B.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溶液中提取KNO3——热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待液体分层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将溴水中的溴转移到有机溶剂中——加入酒精萃取
9.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CO2,选⑤
D.分离Na2CO3溶液和油,选④
10.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
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立即分液
D.若用苯作萃取剂,则分层后下层液体呈紫红色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
B.蒸馏时的接收装置如图
C.CCl4萃取碘水中的I2时,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D.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三、非选择题
12.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蒸馏,③加热,④分液,⑤萃取,⑥结晶,(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分离提纯的合理方法的序号)。
(1)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颗粒:________。
(2)除去NaCl晶体中混有的碘单质:________。
(3)分离汽油和煤油的混合物:________。
(4)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________。
(5)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________。
(6)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________。
13.Ⅰ.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A.蒸馏法
B.萃取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
(1)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采用________;
(2)将乙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
Ⅱ.材料三:在溶解性方面,Br2与I2很相似,其稀的水溶液呈黄色。在实验室里从溴水中提取Br2和提取I2的方法相似。
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的提取Br2的方法是________,所需试剂是________,最主要的仪器是________。
(2)若发现提取Br2后的水层还有颜色,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教材中有两个关于混合物分离的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一: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氯离子等杂质制取纯净水,如图所示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若利用以上装置分离酒精和四氯化碳两种溶液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①的进水口是________ (填“f”或“g”)。
(3)仪器②中常加入碎瓷片,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I2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其实验操作中有如下两步:
①将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的小孔;
②静置分层后,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液体。
(4)下层流出的是________溶液,上层液体从________ (填“上口”或“下口”)得到。
(5)萃取碘水中的I2单质时要用到萃取剂,下列关于所加萃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不与碘反应
B.碘在其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该萃取剂与水不互溶且密度不同
D.可以选用CCl4、酒精做萃取剂
课时作业7 蒸馏和萃取
1.解析:本题考查分离操作及仪器使用。只有蒸馏时使用冷凝管。
答案:C
2.解析:B项中,烧瓶加热时必须加垫石棉网。D项中,开始蒸馏出的部分可能含有某些溶解在水中比水沸点低的物质,故要弃去。
答案:B
3.解析:利用水与溶解物的沸点不同,使水与可溶物进行分离,以获取淡水的方法为蒸馏法。
答案:B
4.解析: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应用苯或四氯化碳,A项错误;萃取时,所加入的溶剂与溶质、原溶剂不反应,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B项正确;有机溶剂的密度可能小于水,也可能大于水,可能在上层或下层,C项错误;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项错误。
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解析:C项,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项,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为萃取剂。
答案:AB
8.解析:A项混合物互溶,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可分离,A正确;B项二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热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可分离,B正确;C项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则用分液漏斗萃取后、分液可分离,C正确;D项酒精与水互溶,则酒精不能作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D错误。
答案:D
9.解析:A项,粗盐提纯过程中的操作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所以选①和②,A项正确;B项,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四氯化碳和碘不反应、和水不互溶,提取碘水中的碘可采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则选③,B项正确;C项,NaOH能与CO2反应,选⑤,C项正确;D项,碳酸钠溶液和油不互溶,应该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应选③,D项错误。
答案:D
10.解析:为防止漏液,使用前要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故A正确;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萃取剂和溶质不反应,故B正确;振荡后需静置分层后分液,故C错误;苯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所以若用苯作萃取剂,则分层后上层液体呈紫红色,故D错误。
答案:CD
11.解析:蒸馏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由于此时装置内还有一定量的蒸气,因此要继续通冷却水,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A正确;蒸馏时,接馏分的锥形瓶不用塞子密封,否则液体无法正常流下,B错误;萃取分液时,先把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正确;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D正确。
答案:B
12.解析:(1)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用过滤方法。(2)加热可使碘升华,经冷却即可与NaCl分离。(3)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用蒸馏方法。(4)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方法。(5)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异,用萃取的方法。(6)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用结晶的方式。
答案:(1)① (2)③ (3)② (4)④ (5)⑤ (6)⑥
13.解析:材料一中,根据题图知,纯碱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相差很大。提纯纯碱时,可以先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形成浓溶液,然后冷却到一定温度,由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迅速下降,因此大量纯碱晶体析出,而氯化钠不会析出,再过滤可得纯净的纯碱晶体。材料二中,乙醇和丙三醇沸点相差很大,可用蒸馏法分离。材料三中,Br2和I2在溶解性方面很相似,因此可以用CCl4从溴水中萃取Br2。如果萃取Br2后,水层还有颜色,说明没有萃取完全,可再进行萃取直至水层呈无色。
答案:Ⅰ.(1)C (2)A
Ⅱ.(1)萃取 四氯化碳(或苯、汽油) 分液漏斗
(2)再进行萃取,直到水层呈无色,将每次分离出来的含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合并
14.解析:(1)由图可知①为冷凝管,②为蒸馏烧瓶。
(2)若利用以上装置分离酒精和四氯化碳两种溶液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酒精灯。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是蒸馏;冷凝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①的进水口是g。
(3)仪器②中常加入碎瓷片,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
(4)下层流出的是碘单质的CCl4溶液,上层液体从上口得到。
(5)A.不与碘反应,故A正确;B.碘在其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保证萃取效果,故B正确;C.该萃取剂与水不互溶且密度不同,保证液体显著分层,故C正确;D.酒精溶于水,不能用作萃取剂,故D错误。故选ABC。
答案:(1)冷凝管 蒸馏烧瓶
(2)酒精灯 蒸馏 g
(3) 防止液体暴沸
(4)含有碘单质的CCl4溶液 上口 (5)ABC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
(g·cm-3)
溶解性
乙醇
(C2H6O)
-114.1
78.3
0.789
易溶于水
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乙醇以
任意比例互溶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2课时精练: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2课时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萃取振荡时,需排放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萃取的操作说法正确的是,有关萃取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中化学课时检测9物质的分离提纯__蒸馏萃取和分液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中化学课时检测9物质的分离提纯__蒸馏萃取和分液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下列图示与操作名称不对应的是,下列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