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64溶度积综合题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7252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64溶度积综合题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7252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64溶度积综合题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7252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练习含解析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64溶度积综合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64溶度积综合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共15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少量硫酸铜,反应加快的主要原因是水解增大了浓度
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Zn、Fe、Ag、Au等金属
C.8NH3(g)+6NO2(g)=7N2(g)+12H2O(g);ΔH<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D.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常温下Ksp(BaCO3)<Ksp(BaSO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加水稀释醋酸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B.室温下,Ksp(AgCl)=1.8×10﹣10,Ksp(Ag2CrO4)=2.0×10﹣12,则AgCl溶解度较大
C.碳酸钡不能作“钡餐”而硫酸钡能
D.配置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素钢在海水中发生的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
B.在铁制品表面镀锌时,铁制品与电源正极相连
C.NaHCO3溶液的水解方程式为:HCO+H2OCO+H3O+
D.已知室温时Ksp[Mg(OH)2]=5.6×10-12,室温下pH=8的Mg(OH)2悬浊液中c(Mg2+)=5.6ml·L-1
4.已知常温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在纯水中的比在溶液中的大
B.向与的悬浊液中加入几滴浓溶液,不变
C.在的饱和溶液中通入,有析出,且溶液中
D.向、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几滴溶液,出现黄色沉淀,此现象可验证
5.t℃时,已知PdI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PdI2的
B.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b、d两点对应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C.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I固体,有PdI2固体析出
D.要使d点移动到b点可以降低温度
6.已知p(Ba2+)=-lgc(Ba2+)、p(X2-)= -lgc(X2-),常温下BaSO4、B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BaCO3与BaSO4的饱和溶液中,p(Ba2+)=a时,c(SO) = 2c(CO)
B.向纯水中加入适量BaCO3固体可配制M点对应的溶液
C.向c(SO)=c(CO)的溶液中加入BaCl2固体,先生成BaCO3沉淀
D.Ksp(BaSO4)<Ksp(BaCO3),BaSO4不能转化为BaCO3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的
B.向氨水中不断通入随着的增加,不断减小
C.常温下,,的含溶液中,
D.25℃体积均为10mL、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入足量锌粉,最终醋酸产生的多
8.时,向5mLaml/L溶液中逐滴加入0.1ml/L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的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
A.A、B两点溶液中之比为2000:3
B.
C.时,C点对应的含的分散系很稳定
D.若用同浓度的溶液代替溶液,则图象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如虚线部分
9.已知 25℃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Ksp 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溶度积常数可以判断相应物质的溶解性大小
B.将等体积的 4×10-3 ml/L的 AgNO3溶液和 4×10-3 ml/L K2CrO4溶液混合,有 Ag2CrO4沉淀产生
C.向 AgCl 的悬浊液中滴加饱和 NaBr 溶液不能得到浅黄色 AgBr
D.将0.02ml/L的AgNO3 溶液滴入浓度均为0.02 ml/L的K2CrO4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Ag2CrO4沉淀先析出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及所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11.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2 m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可以产生CH3COOAg沉淀
B.向浓度为0.11 ml·L-1 Mg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开始产生Mg(OH)2沉淀时溶液的pH为9
C.将AgNO3溶液滴入0.1 ml·L-1KCl和0.1 ml·L-1 K2CrO4的混合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
D.已知铬酸银为砖红色沉淀,用AgNO3标准液滴定溶液中的Cl-,可用Na2CrO4溶液作指示剂
12.已知:pCu=-lg c(Cu+),pX=-lg c(X-),式中X-表示卤素阴离子。298 K时,Ksp(CuCl)≈1.0×10-6,Ksp(CuBr)≈1.0×10-9,Ksp(CuI)≈1.0×10-12。298 K时,CuCl、CuBr、CuI的饱和溶液中pCu和p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98 K时,向CuCl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c(Cu+)和c(Cl-)都减小
B.图像中曲线X代表CuI 且a=3
C.298 K时,在曲线Y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增大阴离子浓度曲线Y向曲线Z移动
D.298 K时,反应CuBr(s)+I-(aq)CuI(s)+Br-(aq)的平衡常数K=1000
13.向NaHCO3溶液中加入镁条(已去除表面氧化膜)产生大量气泡。为探究其反应原因,设计实验如图:
已知:溶度积常数(25℃):MgCO3 Ksp =6.82×10-6 Mg(OH)2 Ksp=5.61×10-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i中,HCO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试管ii大量气泡中一定含有H2
C.试管iii中白色沉淀一定不含Mg(OH)2
D.Mg与 NaHCO3溶液的反应可表示为:2Mg+2NaHCO3+2H2O=Mg(OH)2 +MgCO3+Na2CO3+2H2↑
14.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0.1ml/L的H2S溶液的性质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Ka1(H2S)约为10-6.8
B.实验2中的溶液pH先增大后减小,最终保持不变
C.实验3可以说明Ksp(CuS)>Ksp(MnS)
D.实验1中溶液存在c(H+)=c(HS-)+2c(S2-)+c(OH-)
15.常温时,Ksp[Mg(OH)2]=1.1×10-11,Ksp(AgCl)=1.8×10-10,Ksp(Ag2CrO4)=1.9×10-12,Ksp(CH3COOAg)=2.3×10-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Mg2+)为0.11 ml·L-1、溶液的pH=9时,开始产生Mg(OH)2沉淀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Ksp(AgCl)不变
C.浓度均为0.2 m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一定产生沉淀
D.将1×10-3ml·L-1的AgNO3溶液,滴入浓度均为1×10-3ml·L-1的KCl和K2CrO4的混合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
二、填空题(共5题)
16.T1、T2两种温度下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___________ T2 (填“>”“<”或“=”),T2温度时___________。
(2)根据T1温度时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入固体可由a点变为b点
B.T1温度下,在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的任意一点时,均有沉淀生成
C.蒸发溶剂可能由d点变为T1,曲线上a、b之间(不含a、b)的某一点
D.升温可由b点变为d点
(3) T2温度时,现有0.2ml的沉淀,每次用1 L饱和溶液(浓度为1.7ml/L)处理。若使中的全部转化到溶液中,需要反复处理___________次[提示: ,]。
17.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难溶物的溶解平衡均属于化学平衡。
I.已知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
(1)常温下NaHA溶液的pH_______(填序号),原因_______;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
(2)某温度下,若向的NaHA溶液中逐滴滴加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忽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此时该混合溶液中的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
A. B.
C. D.
(3)已知常温下的钙盐(CaA)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若要使该溶液中浓度变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晶体
II.含有的废水毒性较大,某工厂废水中含的。为了使废水的排放达标,进行如下处理:、、
(1)若处理后的废水中残留的,则残留的的浓度为_______;(已知:,)
(2)已知室温时,。在0.1m/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当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是_______;(已知)
18.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的溶液的pH约为4.0,请分析溶液显酸性的原因:_______。
(2)实验室配制溶液时,需将溶解在较浓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3)KCN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25℃时其平衡常数_______。[已知:25℃时,]
(4)已知:25℃时,,的、。则溶液的pH_______(填“>”“”“1.12×10-12,所以有 Ag2CrO4沉淀产生,故B正确;
C.溴化银比氯化银更难溶,向 AgCl 的悬浊液中滴加饱和 NaBr溶液能得到浅黄色AgBr沉淀,故C错误;
D.将0.02ml/L的AgNO3 溶液滴入浓度均为0.02 ml/L的K2CrO4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刚开始生成Ag2CrO4沉淀需要Ag+的浓度为 ;刚开始生成AgCl沉淀需要Ag+的浓度为,所以AgCl沉淀先析出,故D错误;
选B。
10.D
【详解】
A.应先加入硝酸中和氢氧化钠,不然生成氢氧化银,A错误;
B.先增大的原因可能反应放热,也可能锰离子作为催化剂,后速率减小是因为浓度减小,B错误;
C.黄色是因为其中溶解了NO2,4NO2+O2+ 2H2O=4HNO3,故黄色褪去,C错误;
D.因为氯化镁和氯化铜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镁组成形式相同,所以先产生蓝色沉淀,可知氢氧化铜的溶解度小于氢氧化镁,则Ksp[Mg(OH)2]>Ksp[Cu(OH)2],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A.浓度均为0.2 m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此时溶液中的c(Ag+)和c(CH3COO-)均为0.1ml/L,两者乘积为0.01,大于CH3COOAg 的Ksp,可以产生CH3COOAg沉淀,故A正确;
B.向浓度为0.11 ml·L-1 Mg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开始产生Mg(OH)2沉淀时,c(OH-)=ml/L,c(H+)=10-9ml/L,所以溶液的pH为9,故B正确;
C.将AgNO3溶液滴入0.1 ml·L-1KCl和0.1 ml·L-1 K2CrO4的混合溶液中,溶液中的Cl-和CrO浓度相等,产生AgCl沉淀,需要的c(Ag+)是AgCl的Ksp除以Cl-浓度,而产生Ag2CrO4沉淀,需要的c(Ag+)是A g2CrO4的Ksp除以CrO的 浓度再开平方,而AgCl和Ag2CrO4的Ksp分别为1.8×10-10和1.9×10-12,所以产生Ag2CrO4沉淀需要的c(Ag+)大于产生AgCl沉淀需要的c(Ag+),先产生AgCl沉淀,故C错误;
D.用AgNO3标准液滴定溶液中的Cl-,当Cl-完全沉淀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可产生砖红色的铬酸银沉淀,可用Na2CrO4溶液作指示剂,故D正确;
故选C。
12.D
【分析】
由题目信息,CuCl 的溶解平衡中c(Cl-)=c(Cu+)==10-3ml/L,pCu=-1gc(Cu+)=3,同理CuBr 的溶解平衡中c(Br-)=c(Cu+)==10-4.5ml/L,pCu=-1gc(Cu+)=4.5,pBr=-lgc(Br-)=4.5,CuI的溶解平衡中c(I-)=c(Cu+)==10-6ml/L,pCu=-1gc(Cu+)=6,pI=-lgc(I-)=6,即曲线x代表CuCl,则y代表CuBr,z代表CuI,以此解答。
【详解】
A.298 K时,向CuCl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Cu+)减小,但c(Cl-)增大,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代表CuCl,Y代表CuBr,Z代表CuI,a=6,故B错误;
C.298K时,在曲线Y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增大阴离子浓度,温度不变,Ksp(CuBr)不变,则c(Cu+)减小,pCu=-1gc(Cu+)增大,即y上的点向点(4.5,4.5)的斜下方移动,故C错误;
D.298K时CuBr(s)+I-(aq)CuI(s)+Br-(aq)的平衡常数K===,故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A.滴有酚酞的碳酸氢钠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则HCO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A正确;
B.根据现象可知Mg被氧化,根据试管中各物质的性质可知应是+1价的氢元素将其氧化,所以一定会生成氢气,B正确;
C.ii中红色加深,说明碱性增强,应是HCO转化水解程度更大的CO,而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知碱性环境中更容易生成Mg(OH)2沉淀,所以白色沉淀一定含Mg(OH)2,C错误;
D.根据实验现象可知Mg与 NaHCO3溶液的反应的应为:Mg与HCO电离出的H+反应得到Mg2+和氢气,促进HCO的电离,产生大量CO,同时溶液碱性增强,从而生成Mg(OH)2 和MgCO3沉淀,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Mg+2NaHCO3+2H2O=Mg(OH)2 +MgCO3+Na2CO3+2H2↑,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4.C
【详解】
A.0.1ml/L的H2S溶液用pH计测定其pH约为3.9,弱酸的第一步电离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根据电离方程式H2S H++HS- ,c(H+)=10-3.9ml/L,Ka1(H2S)==10-6.8,选项A正确;
B.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实验2中向溶液中通入SO2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氢硫酸消耗时溶液pH先增大,后亚硫酸过量,溶液pH减小,最终保持不变,选项B正确;
C.实验3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氢硫酸没反应完,再加入硫酸锰溶液,又生成硫化锰沉淀,故沉淀量增加,不能说明发生沉淀转化,故不能说明Ksp(CuS)>Ksp(MnS),选项C错误;
D.实验1中溶液存在电荷守恒有c(H+)=c(HS-)+2c(S2-)+c(OH-),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5.D
【详解】
A.Ksp[Mg(OH)2]=c(Mg2+)×c2(OH-),c(OH-)≥ ml•L-1=10-5 ml•L-1,因此溶液的pH=9时,开始产生Mg(OH)2沉淀,故A正确;
B.Ksp(AgCl)只受温度的影响,与浓度无关,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Ksp(AgCl)不变,故B正确;
C.等体积混合浓度均为0.1ml•L-1,c(CH3COO-)×c(Ag+)=0.01>2.3×10-3,一定产生CH3COOAg沉淀,故C正确;
D.0.001 ml•L-1的KCl溶液中形成AgCl沉淀时,银离子的浓度为c(Ag+)=ml/L=1.8×10-7ml/L,0.001 ml•L-1的K2CrO4溶液中形成Ag2CrO4沉淀时,c(Ag+)=ml/L=×10-5ml/L,则KCl溶液中形成AgCl沉淀时银离子浓度小,即AgCl先达到饱和,应先生成AgCl沉淀,故D错误;
故选D。
16.< ABC 3
【详解】
(1)温度越高,的溶解度越大,温度下的溶度积较小,所以;温度时的溶度积可利用c点的数据进行计算求得。
(2)由于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加入固体,浓度增大,的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的浓度减小,可由a点变为b点,A正确;曲线上方区域的离子积大于溶度积,所以会析出沉淀,B正确;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中和的浓度都变大,可能由d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不含a、b)的某一点,C正确;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都会变大,不可能由b点变为d点,D错误。
(3)设每次用饱和溶液能处理,
根据,解得,处理次数,所以至少要反复处理3次。
17.B HA-只能发生电离,不能发生水解 BC BC 3.0×10-6 ml/L 1.7
【详解】
I. (1)H2A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说明HA-只能电离不能水解,所以NaHA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故答案为:B;HA-只能发生电离,不能发生水解;
(2)A.温度未知,则c(H+)•c(OH-)不一定等于1.0×10-14,A错误;
B.电荷守恒有c(H+)+c(Na+)+c(K+)= c(OH-)+c(HA-)+2c(A2-),溶液呈中性,则c(H+)=c(OH-),c(Na+)+c(K+)=c(HA-)+2c(A2-),B正确;
C.2NaHA+2KOH=Na2A+K2A+2H2O,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等浓度的Na2A和K2A混合溶液,此时显碱性,要使溶液呈中性,则KOH量偏少,则c(Na+)>c(K+),C正确;
D.设NaHA溶液的体积为V1,KOH溶液体积为V2,混合后c(Na+)+c(K+)==0.1ml/L,D错误;
故答案为:BC;
(3)CaA的饱和溶液中存在CaA(s)⇌Ca2+(aq)+A2-(aq),并且△H>0,要使该溶液中Ca2+浓度变小,可改变条件使平衡逆向移动:
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a2+浓度增大,A不合题意;
B.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n(Ca2+)减小,Ca2+浓度减小,B符合题意;
C.加入Na2A固体,增大A2-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a2+浓度减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Ⅱ.(1)废水中残留的c(Fe3+)=2.0×10-13 ml/L,则溶液中c3(OH-)== =2.0×10-25,所以溶液中残留的Cr3+的浓度==ml/L=3.0×10-6 ml/L,故答案为:3.0×10-6 ml/L;
(2)当c(Mg2+)小于1×10-5ml/L时,认为完全沉淀,则当镁离子完全沉淀时,c(OH-)==2.0×10-3ml/L,c(H+)=ml/L=5×10-12,pH=-lg(5×10-12)=-lg(×10-12)=-[lg10-lg2+lg10-12]=2-lg2=2-0.3=1.7。
18.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抑制水解 > >
【详解】
(1)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溶液的pH约为4.0,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答案为: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2)氯化铁直接溶于水会发生水解,且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能抑制氯化铁水解。故答案为:抑制水解;
(3)KCN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25℃时其平衡常数。故答案为:;
(4)25℃时,,的、,,则、、的水解程度:,则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故答案为:>;
(5)由、可知,完全沉淀时,完全沉淀时,由表中、的浓度可知,该溶液呈酸性,则,由电荷守恒可知,,即,,由于,所以。故答案为:>;
19. 6 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分解,浓度降低,氧化能力下降
【详解】
(1)酸性含铬废水中含有,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质量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常温下,,溶液中时,,此时溶液的pH≥6。
(3)和类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而发生酸式电离的方程式为,类比推理写出的酸式电离方程式。
(4)在强碱中被氧化为,而则被还原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分析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开始阶段转化率增大,温度超过70℃时,转化率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分解,浓度降低,氧化能力下降。
20. 抑制水解 、、
【详解】
①根据实验1等体积、等浓度的HA和KOH恰好中和后,所得溶液的,则HA为一元弱酸,所得溶液中水解显碱性,则有;故答案为:
②实验2中要使反应后溶液的,所加HA的浓度必须大于KOH的浓度,则起始,根据物料守恒得反应后混合液中。故答案为:
(2)易水解,为了抑制其水解,配制溶液时应加入盐酸,抑制的水解;水解溶液显酸性,水解溶液显碱性,两者混合水解相互促进,发生双水解:, 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故答案为:抑制Fe3+水解;
(3)根据各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可得Cl-、Br-、开始沉淀时各自的浓度分别为、、,因此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故答案为:、、。难容电解质
AgCl
AgBr
AgI
Ag2SO4
Ag2CrO4
Ksp
1.8×10-10
5.4×10-13
8.5×10 -17
1.4×10-5
1.12×10-12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有机物中先滴加NaOH水溶液,加热,再加入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一定含有氯原子
B
向4mL0.01ml/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2mL0.1ml/LH2C2O4溶液
产生气泡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
C
向发黄的浓硝酸中通入O2
黄色褪去
浓硝酸中混有Fe3+
D
向均为0.1m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氨水
先出现蓝色沉淀
Ksp[Mg(OH)2]>Ksp[Cu(OH)2]
物质
Mg(OH)2
CH3COOAg
AgCl
Ag2CrO4
Ksp
1.1×10-11
2.3×10-3
1.8×10-10
1.9×10-12
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
1
用pH计测定其pH约为3.9
2
向溶液中通入SO2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
3
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再加入硫酸锰溶液,沉淀量增加
离子
浓度/()
a
0.05
0.10
0.50
0.58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l/L)
反应后溶液的pH
c(HA)
c(KOH)
1
0.2
0.2
2
0.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63溶度积常数相关计算及图像分析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62溶度积基础练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或表示错误的是,已知一定温度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45溶度积常数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