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5.4 角平分线及其画法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7246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5.4 角的平分线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5.4 角的平分线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教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5.4.1角的平分线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选自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习过尺规作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学习如何作出角的平分线及简单探索角平分线作法的原理,是尺规作图的再次利用和强化。为初三的学习做好铺垫,可以为如何用尺规作图作出三角形的内接圆做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2、学习目标: (1).会用尺规作图作角平分线,并会用语言描述作法; (2).通过操作、观察、证明所作射线是角平分线; (3).了解尺规作图的依据,会进行简单的应用.3、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尺规作图作出角平分线难点: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二、学教过程:学 教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教 学 目 的导新定向基本训练新课导入 1.出示图片并引入课题; 2.学生口答; 3.根据口答情况简评.欣赏图片: 你能找到角的对称轴吗? 学生回答 角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通过欣赏图片,回答问题,回顾角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铺垫迁移,引入新课.学习目标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强调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并在浏览的过程中认真体会本节课所要了解掌握的知识点和重难点.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堂知识点和重难点,以便有目的自学新课,起导教导学导测作用.自 学 课 本1.出示自学提纲: (1). 请任意画一个角,你能否作出角的平分线?有哪些方法? (2).认真体会尺规作图法的步骤,思考: ①OM和ON有何数量关系? ②为什么以大于 长为半径画弧? ③将作射线OP改为连接OP是否合理? (3).你能证明所作射线是角平分线吗?2.宣布自学课本 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自学,了解学生在自学和尝试练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1.自学课本:认真自学课本,勾画圈注重点及疑难点,完全理解自学提纲.2.自学自检 自检自学自测效果,自学后完成尝试练习.尝试练习: 可独立完成,也可师友合作完成. 当∠AOB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即∠AOB =180°)你会用尺规作图法作这个角的平分线吗?这时的角平分线与直线AB有什么位置关系? 4.学生展演 1.“自学提纲”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自学路线图,有目的地引导帮助学生自学课本,整体感知本节知识内容和所要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尝试练习”目的是初步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能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本节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同时,也为学生在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在下一环节“议探交流”时,进行有的放矢地交流讨论、质疑解惑.议 探 交 流宣布议探交流: 1.对议:出示对议内容:自学提纲,提出要求; 2.组议:出示尝试练习题,学习小组组内质疑解惑; 3.巡堂: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了解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学困小组解决问题.师友对议: 要求学生按自学提纲同组师友对议,“师问友答,你讲我评”;师友不理解的问题,互帮互学弄通弄懂,不理解的做好记录,以便组议时质疑问难.组议解惑: 对议交流后,由组长组织讨论自学自检和对议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讲解尝试练习题中运用到的依据.安排展示: 由组长安排师友展示个人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1.师友对议,促使每位学生参与交流讨论. 2.组议意在解惑,解决自学自检和对议中出现的问题,促使每个同学理解掌握自学知识内容,促进互帮互学和团队合作学习的意.; 3.保证每组都有学 生展示学习成果. 展 示 评 讲1.指名展示: 要求学友展示自学提纲和尝试练习的讨论结果. 2.简评讲解:教师对学生回答展示的问题作适当简评,重难点问题作必要的讲解强调. 3.巩固练习 提出问题,小组进行探究解决.师友展示:针对“自学提纲”中提出的问题和尝试练习,老师指名展示,师友起立学友回答,师傅点评补充.质疑补充: 师友展示,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发现问题和不足的大胆质疑、纠错补充.巩固练习:发现问题:尝试练习中平角的角平分线与平角所在直线垂直。提出问题:如何经过一点作已知直线垂线?方案设计:由于这一点可能在直线上或直线外,分两种情况:作图,见PPT验 证:用折叠或测量的方法验证所作直线是否垂直直线AB.证 明:所作直线是否垂直直线AB. 1.学生展示其自学成果,巩固本节知识内容,锻炼表达能力,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进而提高其学习能力;2.鼓励师友展示点评、他组质疑补充,培养促进学生质疑问难意识;3.教师简评讲解,强调知识点重难点,使学生对本节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当 堂 检 测出检测题:(见右栏)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巡视课堂: 了解学生检测情况,知晓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便最后强调.明示答案: 在学生完成自测后,明示答案,要求互批互改,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通过师友互助解决,当面订正.点评小结: 针对学生做题情况,作简而精的点评讲解,并进行小结,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当堂检测:(满分100分) 已知:如图,在△ABC中,∠A=30°,∠B=60°.(1)作∠B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 (30分) ;过D点作AB的垂线交AB于点E(20分)(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作法和证明);(2)求证:△ADE ≌ △BDE.(50分) B C A 互批互改: 组内师友互批互改;当堂订正: 自我订正,或在组内师友帮助订正. 通过独立完成当堂检测,进一步检查教与学的效果;学生互批互改、当堂订正,做到当堂知识当堂练,当堂问题当堂清,不留问题到课外.师 生 总 结引谈收获: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学习内容.提出要求:(略)教师总结: 1.角平分线; 2.尺规作图; 3.尺规作图的依据和简单的应用. 链接知识树 角的平分线. 通过学生谈学习收获,进一步让学生回顾巩固本节课知识内容. 教师总结,意在把本节课知识内容概括化、结构化和程序化,加深学生对角的平分线有关知识的理解,更好利用角的平分线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概括化、结构化和程序化的知识内容,便于学生识记,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6.2 角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典例精析,掌握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1 相交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迎新,操作交流,巩固拓展,畅所欲言,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10.1 相交线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迎新,操作交流,巩固拓展,畅所欲言,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