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三年级下册1.运动和位置优质课课件ppt
展开1.运动和位置
【教材简析】
《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科学探究目标
1.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科学态度目标
1.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2.与同伴合作探究,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能说出物体运动的依据。 2.能描述物体的位置。
难点:能说出物体运动与静止的依据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小组:方向盘、软尺、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引入:出示一张小女孩池塘喂鱼照片,提问: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时,怎么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揭示课题【板书:运动和位置】
二、探索——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
探索活动一:
(提示:引导学生说出判断时,需要与另一个物体比较位置。教师可以用“和....相比”的句式,代替“参考物”概念的表述)
(1)出示图片(在运动会上),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2)出示图片(在公交汽车站),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的判断的证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3)出示图片(在大草原上),先出示第一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说说你的判断证据。学生交流讨论
再出示第二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再说说判断的证据。
各小组交流反馈汇报
小结: 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相比,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板书:物体位置:改变——运动 不改变——静止】
三、探索——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材料准备:方向盘、软尺若干个]
1.探究活动二: 当两人都静止不动时,学生同时获得方向和距离信息后确定自己的位置
(提示: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对教室的8个具体方位有认识基础)
(1)教师介绍方向盘、软尺的使用方法以及活动的要求。
(2)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尝试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2.探究活动三: 站中心同学静止不动时,自己运动起来,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2)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3.探究活动四
方案一:[材料准备:校园平面图、可移动的透明方向盘、测量尺]
(提示:此活动对学生认识水平有一定的挑战,如果学生有困难,选择方案二)
提供每组校园设计图纸,借助透明方向盘及测量尺让学生将方向盘的中心点覆盖在自己选择的校园平面图“参照物”上(告知学生每小段表示几米),然后描述自己在学校的位置。
方案二:[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出示校园设计图课件,多次更改“参考物”,让学生描述自己在学校的位置。
活动结束后学生讨论交流“可以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板书:描述位置:方向、距离】
四、研讨
(提示:这两个问题与聚焦部分的问题相呼应,可以有机融合到探索活动中,问题1与探究活动1融合,问题2与探究活动2-4融合。也可以在探索活动后进行总结提升。)
提问“通过学习,你们知道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可以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五、拓展
(提示:先让学生阅读任务要求和简单坐标图,询问不明白之处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出示坐标图,学生根据已知方向和距离标出物体所在的位置。
【板书设计】
1.运动和位置
物体位置:改变——运动
不改变——静止
描述位置:方向、距离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学生活动手册中没有安排本课内容,建议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简单记录表。
【作业设计】
1.能作为判断老鹰是否运动的依据是( )。
A.看一幅图 B.两幅图对比
2.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 )。
A.方向 B.距离 C.方向和距离
3.在教室里,小明在小红的东方向3米处,那小红在小明的( )。
A.东方向3米处 B.西方向3米处 C. 西方向6米处
4.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向东南方向行驶,因发生故障停在离车站2000米的地方,请用圆点在图中标出汽车的位置。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1.运动和位置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1.运动和位置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pptx、111描述自己的位置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1.运动和位置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1.运动和位置授课ppt课件,文件包含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1《运动和位置》教学课件pptx、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1运动和位置教案含教学反思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1.运动和位置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1.运动和位置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11运动和位置课件34张ppt+素材pptx、01教科版三下一单元1-1-1运动和静止mp4、02教科版三下一单元1-1-2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